当前位置:首页|
新四军将领高敬亭遭枪杀的史实过程
2009-12-16 13:38:17
作者:安徽省公安厅 陈加胜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1938年4月,日军为打通华中与华北的通道——津浦铁路,重兵南北夹击徐州,为配合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战,新四军第4支队从皖西大别山区继续东进到皖中,并在巢县、无为、桐城、庐江等地展开,司令部驻舒城县。5月12日,第9团侦察队和第2营第4连在巢湖蒋家河口将一艘汽艇上的日军全部歼灭,打响了新四军部队抗战的第一枪后,敌后游击战争频频打响。随即,为配合国民党军保卫武汉的战役,新四军第4支队各部队,在皖中地区各公路沿线展开了伏击日军运输队的游击战,捷报频传,钳制了西犯之敌。

    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守后,皖东敌后空虚,是江北新四军向东发展的好时机,故中共中央提出了新四军第4支队向皖东敌后发展的要求,新四军军部命令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率部东进,建立皖东根据地。但高敬亭犹豫不决,行动迟缓,不愿去皖东。原因是他留恋战斗多年的大别山,他的部队在鄂豫皖山区作战多年,特别是他的80多个便衣队(实际上是党政军三位一体的武装工作队),在3年的游击战争中已经建立了较好的群众基础,这支部队熟悉大别山情况,是一支善于山区作战的部队,所以他一直想把部队留在大山区,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为此,他曾在武汉中共中央长江局军事会议上与王明(长江局书记)发生争执[③],对长江局和安徽工委派上万名中共党员和革命青年“帮助国民党第五路军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的做法抱抵触情绪…… 当军参谋长张云逸从皖南渡江抵达第4支队督促高敬亭率部东进,部队仅推进到合肥地区,没能继续东进皖东。后叶挺军长亲自抵达第4支队指挥部队东进,他因阻碍东进行动,经报蒋介石批准后,对高敬亭执行了死刑。

    (三)

    枪杀高敬亭的历史背景:1938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召开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认为“华中为我最重要的生命线”。会议撤销了长江局,成立了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原局,东南局仍以项英为书记。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为执行中共中央这一战略方针,推动第4支队全部东进,决定从皖南派出部分主力到江北,收编中共地方党的游击武装,成立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担负起坚持皖中地区的抗战和皖南泾县云岭军部与江北新四军各部队的交通往来的任务。为此,派历史上与桂系(新四军第4支队属国民党桂系第五战区战斗序列)上层军政官员有联系的参谋长张云逸赴江北。11月17日,张云逸奉命率军部特务营3个连和数十名干部,离开皖南泾县云岭军部,北渡长江,抵达皖中第4支队[④]。

    张云逸与高敬亭会合后,11月下旬,在舒城县召开第4支队干部会议,张云逸在会上指出,国民党桂系第21集团军和安徽省政府已进驻大别山区,在这个时候,新四军在大别山是很难有发展的。因此,第4支队必须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关于挺进皖东地区的指示,在皖东建立根据地。会后,张云逸和第4支队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政治部主任戴季英(原红25军参谋长、长征到陕北后,因抓“肃反”致陕甘边损失,后到延安抗大当高级研究班主任)赴立煌县(今金寨县)。张云逸利用自己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军队尤其是在桂系上层军政官员中有着较大影响的有利条件,找到国民党第21集团军总司令兼安徽省政府主席廖磊。廖磊一开始仍坚持新四军第4支队在津浦路西15公里以内活动,并不得扩军、自筹军饷、收缴民枪。经张云逸据理力争、廖磊又碍于对张云逸的尊重和敬仰,最后还是勉强认可了第4支队张学文、林英等协助皖中、皖西中共党组织负责人李世农、张恺帆、桂蓬、曹云露等人发展的游击武装。通过谈判终于达成两项协议:一是新四军江北部队可到津浦铁路南段两侧地区活动;二是批准了无为、庐江地区的地方武装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的番号,并委任戴季英为该纵队司令[⑤]。

|<< << < 1 2 3 4 5 6 7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新四军后代向我馆捐赠革命文物
·下一篇:依法治馆 以法促馆——浅谈纪念馆法治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对策
·封一(组图)
·封二、封三(组图)
·高层微妙关系使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失利
·与蔡长雁同志发表的《试论曹甸战役与皖南事变之间的关系》一文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略论新四军文化建军之路
·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分
·爱国主义进校园 铁军精神育后人——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铁军精神进校园”巡展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5•18国际博物馆日
·先辈浴血奋战九死一生 后代寻迹思源继承遗志——“皖南事变战地行”寻访活动纪实
·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再次“拥抱”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地址:安徽省泾县云岭镇罗里村 邮编:242546
电话:0563-5901022 传真:0563-5900315
E-mail:N4A19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