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比较,才有鉴别。真与假,美与丑,优与劣,新与旧,先进与落后,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比较法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新闻采访中发现新闻、鉴别新闻的一种手段。《靠“土机”创造出全国施工纪录》这篇新闻,就是用“比较法”抓来的。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形势下,我国各行各业从国外引进一些先进机械设备,这对发展生产是必要的。但我发现,有些单位把眼光完全盯在进口机械上,而利用、发挥原有设备的作用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准备从正面抓一篇自力更生、重视发挥传统机械效能的新闻。开始,我采写一个机械队的事迹,领导同志看后说:“事迹不典型,说服不了人”。我又收集了一个工程段的事迹,领导同志还是摇头,并叫我多找一些单位比较一下,要在全系统、全行业的范围内进行比较,看看是否“拔尖”,是否有典型意义。在他的启示下,我寻找事实,左“比”右“比”,终于“比”出一个事迹比较突出的单位:铁道部十八工程局三处11队。稿子写出不长时间,就在《工人日报》头版显著位置上刊登出来。
事后我想,通讯员同记者相比,有他更接近实际、接近群众的有利条件,但也有他心中缺少全局观念,接触范围狭窄的不利条件。但是,这个不利条件可以通过“比较法”来弥补。即:在选择新闻线索时,不仅把它放在自己单位内部比较,还应把它放在更大范围内比较,这样才能沙里淘金,比出“拔尖”的、有价值的新闻来。当然,“比较法”有多种,我上面所说的这种方法,是将一个单位或一个人的事迹同周围的情况对比的。此外,还有今昔对比,用现在事情同过去的事情比;中外对比,用中国的事情同外国的事情比。我们采访中具体使用哪种方法,需要看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附: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三处11队在大秦铁路隧道施工中靠“土机”创造出全国施工纪录
本报讯(通讯员王开忠) 铁道部十八工程局三处11队在大秦铁路施工中,发扬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精神,用风枪和自制的“土台车”创造了隧道施工全国纪录,并与兄弟队一起,仅用19个月的时间就打通了5058米长的双线隧道,创造了我国隧道史上的奇迹。最近,铁道部表彰了他们的事迹。
铁道部十八工程局三处11队,是在引滦入津工程建设中荣立二等功的英雄集体,被天津市市长李瑞环誉为“插入大山腹部的一把尖刀”。他们从1985年开始,和兄弟工程队一起担负大秦铁路白家湾5058米双线隧道掘进任务。其他工程队配备了进口的先进钻孔台车,而11队仍然使用传统的风枪和自制的“土台车”。开始,11队月进尺只有四十多米,施工进度比别的队少五六十米。队里一些人认为“土机”赶不上“洋机”,主张向上级要进口机械。
11队党支部针对这种情况,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既需要引进先进机械,又不能离开我国国情的道理,使大家认识到,我国目前还拿不出大量资金引进先进设备,搞建设仍然需要靠“两条腿”走路,一靠发挥先进机械的作用,二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让老机械发挥高效能。认识端正以后,全队士气大振,提出“要用老设备创出新水平”的口号,并主动向配有进口机械的工程队挑战,看谁能创高产。
11队向兄弟单位挑战不久,作业面上出现破碎石质,塌方不断,施工受阻。在困难面前,干部职工冒着危险,团结协作,战胜了大小塌方六百多次。穿过破碎石质地带后,职工们又献计献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打眼、装药、放炮、出碴”的循环作业时间由24小时缩短到10小时,日进尺提高了1倍左右。
据统计,在施工中,11队八十多人中先后有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