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马上想起我1976年采写过的一篇人物通讯。在这篇通讯中,为了突出一位标兵排长的事迹,把排里的成绩全部归功于这位排长。稿子写好,我先交给他所在排的几个班长看。他们看后,一个个默默无语。我感到奇怪,又把稿子送给连队指导员审查。指导员看后一针见血地说:“这稿子要是登了报,他(指这位排长)排里的人有意见,连里的干部也会有看法。排长的工作离不开战士们的支持,也离不开连队干部的帮助,把‘功劳账’记在他一人身上不合适。”我感到这位指导员的话很有道理,随即作了修改。
打那以后,我才认识到正确反映先进人物与领导、群众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先进人物是从群众中涌现出来的,他们既是群众的一员,又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不能把他们写成高居别人之上的“英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他们的成长进步离不开领导、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我们在宣传报道他们的时候,应该把他们摆在党的领导之下、置于群众之中来写,不能为了突出先进人物而忽视领导和群众的作用,将大家的功劳归于一人所有。
1979年,我发表的《“土专家”——许知祥》,是写老战士许知祥技术革新的事迹。初稿里面,一项项革新成果的成绩几乎都集中到他一个人身上。后来,我感到这样写不妥,便立即做了修改,在写许知祥改革镀锌工艺时,如实地写进了他和战友们一起“研究电解液的配制方案”,“在领导和战友们的支持下,在工人师傅的帮助下,许知祥配制出了一种新的电解液……”在写主人公进行其他项目试验遇到困难的段落里,写进了战友们帮他找资料,给他当助手等情节。这样,便正确揭示了主人公进行技术革新获得成果的外因,较好地反映了他与领导、群众的关系,不仅没有降低主人公的功绩,反而使得他与领导、群众相互辉映,相互衬托。同时,使文章有了真实感,增强了可信性。稿件在《铁道兵》报头版发表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解放军生活》节目里播出,《山西日报》也刊登,部队和全国15个省市的一百多名读者、听众来信,热情赞扬主人公的技术革新精神,并纷纷要求许知祥到他们单位传授经验或用书面形式向他们介绍有关技术革新的资料,准备将有关技术成果推广使用(见附)。
我还感到,写人物通讯更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千万不能用“水落石出”的方式写先进人物,为了抬高一人,故意贬低领导、贬低群众。近几年来,报纸、电台上宣传改革人物的通讯报道较多。我发现有这样一种倾向,有些报道为了突出某一位改革家,即便他的领导不保守,也把他的领导写得如何保守。结果,产生了不好的效果。当然,我们写改革人物要写出矛盾和斗争,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但千万不能人为地制造矛盾和斗争,扩大矛盾和斗争,应该一是一,二是二,是什么情况就写什么情况。
事实上,各条战线涌现出的改革人物,除少数是在逆境中获得成功而外,多数人取得的成就,是与领导上的支持、帮助分不开的。我们的报道,一定不要忘记这一点。如果为了突出改革人物而去贬低领导,不仅达不到好的宣传效果,而且还会给改革人物以后的工作带来困难。
1988年年初,我和铁道部十四工程局新闻科长张阳灿同志采写的《一位青年泥瓦工的胆略》,写的是青年工人胡惠民在工程队濒临垮台之际挺身而出,一举改变困难局面的事迹。虽然主人公勇于改革,足智多谋,但我们了解到,他改革的成功与安装队领导的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通讯中如实地记述了“胡惠民的行动,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尤其得到了队里干部们的撑腰”。即便原来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的队长,也站出来说话:“你干吧,要是砸了锅,责任我们一起承担!”我认为,这样写出来,就正确反映了主人公与领导的关系,比较公正地揭示了他取得成就的外因,主人公所在单位的干部工人和其他读者看了报道,都容易信服(此篇通讯见第五卷《壮志撼山岳》中)。
附: “土专家”许知祥
“土专家”这一雅号,随着老战士许知祥的一件件革新成果的推广使用,在部队内外越叫越响了。
1973年,沂蒙山区春花竞放时节,许知祥入伍来到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某部,被分配到修理连电工班学习镀锌。
当时,他们班采用的镀锌法是比较落后的,3个人每天只能镀锌90多公斤。那阵子,部队正在进行紧张的电力安装,需要大量的镀锌电料。为了满足施工的急需,电工班的同志们每天24小时轮换着干,还感到人手不够,不得不从兄弟班抽人来帮忙。许知祥看到战友们整天艰苦地劳动,感到不在技术革新上下功夫,光靠拼体力是争不来高速度的。于是,他下决心要改革镀锌法,为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改革镀锌,对于干这项工作不到3个月的许知祥来说,困难确实不小,但他迎难而上。上班时,他和战友们认真研究电解液的配制方案;下班后,他一个人留下来仔细观察试验效果;睡觉时,别人已经进入了梦乡,他还在反复琢磨。
他了解到某工厂电镀班采用一种比较先进的镀锌技术,经领导批准就马上登门取经。后来,他又把工人老师傅请到连队作技术指导。在领导和战友们的支持下,在工人师傅的帮助下,许知祥配制出了一种新的电解液,3个人1天可以镀锌500多公斤,工效一下子提高了5倍多!
前进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正当许知祥和战友们采用新法镀锌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原来,他们采用的这种镀锌属于有毒镀锌。一次工作时,不慎将含有毒性的污水泄出营区,毒死了驻地群众的13只绵羊。尽管后来领导承担了责任,并向地方作了赔偿,但是许知祥难过极了。他想,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搞出一种无毒无害的镀锌法。
要搞无毒镀锌,关键是配制无毒电解液。当时,许知祥还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困难就像一片陌生的山地出现在他的面前。
但是,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勇敢地向那些沟壑巉岩进行挑战。他从附近中学借来了初、高中的化学课本,还用节省的津贴费买来了《化工辞典》和一些大学化学课本,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点滴时间刻苦学习。那些天,在电视机旁,在篮球场上,人们难得看到他的踪迹。晚上,为了不影响战友们的休息,他就钻到厂房里看书,差不多每天都要熬到半夜。许知祥经过艰苦的努力,攻下了第一道防线,掌握了大量的化学知识。
接着,他又向第二道防线冲击:研究配方,进行配液试验。
一种种想法在他脑海里闪过,又一次次地推翻了;一个个配方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又一道道地划掉了……
在困难的时刻,战友们有的帮他找资料,有的给他当助手。一天,排里有个战士从某中学抄来一个没有经过试验的配方,许知祥接过一看,像勘探队员发现矿藏一样高兴。因为这个配方和他试验过的一种几乎相同,只是有一种次要的原料和附加剂不同。他和战友们参考这种配方,研究出以氧化锌、氢氧化钠、三乙醇胺为主要原料的一种“碱性无毒配方”,经过试验,初步获得成功,只要更换一种附加剂就可以达到理想效果。但是,附加剂有二十多种,采用哪一种最好呢?正当这个难题不好解决的时候,许知祥突然看到了一份杂志上刊登的天津某“五七”工厂生产无毒镀锌附加剂的文章,他决心要想办法和这个单位取得联系。
正巧,当时连队要派人到天津出差。领导决定让许知祥去。他到天津把事情一办完,就马上到这个工厂虚心求教。一位老师傅告诉他一种名叫“DPE附加剂”可能适用,许知祥如获至宝,立即乘车返回连队,投入了紧张的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苦战,无毒镀锌试验终于成功了。它不仅溶液稳定,工艺简单,而且成本还比有毒镀锌降低1/3。
许知祥是一个从不自满的人。他刚把无毒镀锌试验成功,又立即投入了螺帽镀锌的研制工作。
当时,他们搞螺帽镀锌,是用一根铜丝把一个个螺帽串起来,再放在镀槽的电解液里镀,工效很低,1个人1天只能镀十多公斤。为这事,许知祥动了不少脑筋。开始,他将螺帽放在铁桶里,不行;放在铁筐里,也不行。困难和挫折没有使许知祥退步,却给他增添了信心和力量。他走到哪里想到哪里,只要有一分可能,也要去做十分的努力。
一天,他到工地办事,看到在那转动不停的拌合机上,几百斤的沙石送进滚筒后,几分钟就搅拌成功。这个偶然的启示,打开了许知祥的心灵,他决心利用拌合机的原理,制作一个滚筒,用电动机带动,将螺帽放在滚筒里进行滚镀。经过二十多天的反复试验,滚筒制成了,1个人1天可以镀螺帽七十多公斤,提高工效6倍多!
以后,许知祥和战友们不畏劳苦地攻关,用心血和汗水又浇灌出一朵朵革新之花:
1974年4月,革新了普通镀铬;
1977年3月,试验成功了快速净水剂;
1977年11月,研制成功硅胶体蓄电池;
1979年1月,革新成功了低温镀铁和缸套镀铬。
这些成果,有的使旧工艺获得了新生命,有的使劳动力成批解放,大大提高了工效,为加速铁路施工和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这些成果,像春风一样吹遍了部队内外,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许知祥和战友们研制的硅胶体蓄电池,具有电量足、电压稳、造价低、表面清洁、搬运方便等优点,在军内外具有普遍推广意义。自它问世以来,各部队纷纷派人来参观学习。地方上有5个省市的几十个单位派人前来取经,有些省市还将这种蓄电池列为重点革新项目,大力进行推广。
1979年6月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