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2月,我带领铁道部工程指挥部下属工程局的王立武、雷汉发同志一起采写了《活跃在大秦铁路工地的青年知识分子》这组系列性人物通讯,在《光明日报》2版头条及显著位置连续发表后,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如何写好系列性人物通讯呢?我感到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选准群像。这群像,是一群具有一定共性、顺应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的“时髦人物”。通过对这样一群“时髦人物”的宣传,能为人们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起到鼓舞、推动人们前进的作用。因此,要注意从整个社会发展趋向上,来发现“群像”,分析“群像”,报道“群像”。
前些年,由于一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削弱等原因,致使青年学生对人生、理想、前途产生种种不正确的认识。1986年底至1987年初,不少高等院校出现大学生闹事的现象,这一问题得到了充分的暴露。但是,也有很多青年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他们不尚空谈,不求“实惠”,走出校门后,把革命理想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我们在大秦铁路工地了解到的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不恋机关,扎根基层,为铁路施工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有的为我国室外生产混凝土大梁闯出新路,有的为创造隧道施工全国纪录作出贡献。他们是时代潮流中的先进分子。我们想,把他们的事迹报道出来,对其他青年知识分子不是能够起着很好的启迪、鼓舞和推动作用吗?正是从这点上考虑,我们才把他们确定为系列报道的人物对象。
第二点,抓好侧面。由于系列性人物通讯是报道几个人甚至更多人的事迹,因此,每个人的特点和事迹不能雷同。雷同,千篇一律,就没有看头了。大秦铁路工地上有九百多名青年知识分子,我们通过大量调查,了解到十多名局、部级先进典型。他们的事迹都很突出。但是,他们当中有些人的事迹大致相同,必须忍痛割爱。最后,我们只选择了其中7名具有不同特点的人物,把每人从一个侧面、一个闪光点反映出来,既避免了雷同,又从整体上勾画出了先进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
第三点,写活人物。写活人物很重要,是写好系列性人物通讯的关键。人物通讯与人物消息不同。人物消息叙述精要,以白描或特写式为主,线条粗犷。人物通讯则文笔细腻,叙述详尽,以刻画人物为主,运用多种手法把所报道的人物写活。要是人物通讯像人物消息那样写,就没人爱看。而系列性人物通讯更需要把每个人物写活,如果写得呆板、枯燥,人们看完前一两篇以后,往往就不想再看下几篇了。为此,我们在这组通讯的写作上,从下面三个方面下了一点功夫:
首先,通过一些具有特征性的行动来表现人物。前面讲过,写人要写出思想,但思想不是抽象的,它是要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只有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和具有典型意义的行动着意描述,才能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在我们所写的这组人物通讯第一篇《敢挑大梁的硬汉子——安熔南》中,我们第一稿写安熔南带领职工建厂遭到狂风袭击后,只是很平淡地写他对职工如何进行教育,一点也看不出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第二稿中,我们根据他特征性的行动这样描述:“安熔南不甘心‘走麦城’。他把全厂职工集中在沙滩上,面对残墙断壁,顶着狂风大声呼喊着:‘同志们,困难不可怕,就怕我们失去信心……’”笔墨虽然不多,但却把安熔南这位不畏艰难、铁心建厂的硬汉子形象推到了读者的眼前。
其次,运用人物性格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我们知道,“言为心声”,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往往都是通过说话表达出来的,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也往往是通过说话表达出来的。先进人物的经历、性格和文化素养不同,他们的语言也各具特色。运用他们本身的话语,是反映他们思想、表现他们精神的一个主要方面。现在,只要你一听到“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不干,连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我甘愿做傻子”这些话,你眼前就会闪现出焦裕禄、王进喜、雷锋的形象。什么原因?这就是采用先进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效果。在我们所写的这组人物通讯第二篇《年轻的改革家杜顺生》中,我们写了杜顺生这样的话:“众人拉车跑得快。7队是我杜顺生的,也是每个职工的,要想拉好7队这辆‘车’,就得大家都出主意。”这话,比较符合依靠集体力量治队的杜顺生队长的身份,也较好地表现了这位青年改革家的特性。我们在这组人物通讯第四篇《“心比天高”的彭道富》中的开头这样写:
1983年初夏,石家庄铁道学院林荫道上,几位青年人正在就目前世界隧道施工纪录展开热烈讨论:
“瑞典单口月成洞米180,挪威单口月成洞米200……” “咱中国搞上百米就了不起。” “哼!别说丧气话,咱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缺胳膊少腿,我就不信比不上他们。” “对!看咱们谁能在世界隧道史上最先刻上中国的名字。”
这些话用在其他类型人物的身上可能就不合适,而用在这些青年学生身上就比较贴切,尤其后边彭道富这句“狂话”,更能表现这位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主人公的性格。
再次,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人物通讯,就是要让读者、听众从本质上认识先进人物。而对他们的认识过程,往往都是从感性发展到理性,由具体上升为抽象的。如果没有细节描写,不给人以具体、感性的东西,这就等于让人从远处看山,雾中瞧人,模糊不清。我们在这组人物通讯第三篇《征服塌方的“薛孔明”》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这天,大秦线东坪隧道洞内一侧裂出好大一条缝,人们停在远处,大眼瞪小眼,不敢进洞。“薛孔明”来了,上前看看,用钢钎敲敲,手指摸摸,说声“没事”,带头进洞了。大伙看他进了洞,也跟着进去了,果真没有塌方。过了几天,这个洞另一侧裂出一条小缝,刚刚喷上去的混凝土有些变形,有人认为没事,可“薛孔明”走到跟前抬头望望,马上皱起了双眉。他拿起钢钎敲了几下,侧耳听听声音,向大家一挥手“赶快撤出去!”果然,人们刚离开,“轰隆隆”一声巨响,一千多立方石头塌了下来。
这段比较细致的描述,就把“薛孔明”那种熟练掌握隧道塌方的规律、料事如神的真本事“再现”在读者眼前。
这组通讯发表后,一些记者和通讯员对我们进行了热情的鼓励,说“抓得较好”,“写得较活”。
《活跃在大秦铁路工地的青年知识分子》这组系列性人物通讯共7篇,现将《光明日报》题头语和前3篇原文附后:
附:
《光明日报》题头语
举世瞩目的我国第一条双线、重载、电气化的现代化铁路,正沿着古长城东段,在太行山、燕山的绵绵群峰之间,急速地向东延伸……
望着那彩虹似的路基,长廊般的双线隧道,以及凌空飞架的双线、三线大桥,人们不禁发出由衷地赞叹。然而,更令人赞叹的是,建设这些宏伟工程的技术指导,竟有一半左右是走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
投身于大秦铁路建设的900多名青年知识分子,把书本知识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将远大的抱负变成了现实。这里陆续向读者介绍的,是他们中间的几位代表。
敢挑大梁的硬汉子安熔南——活跃在大秦铁路工地的青年知识分子之一
“9月份生产不出大梁,咋办?” “你撤我的职!” “好!” ……
一辆北京牌越野汽车像扭秧歌一样在荒沙滩上颠簸着。车上,浓眉大眼、脸膛黧黑的安熔南在回味着刚才在机关和局长的对话。他心里清楚,不是领导不了解自己,而是时间催人哪!国家要求大秦铁路一期工程在1987年底铺轨通车,可眼下已是1985年韧春,铁道部18工程局管区内20多座桥梁需用的500多片32米长的混凝土大梁,至今还没有着落。近处两家桥梁厂因种种原因无法生产,用数千里外的一家桥梁厂大梁,不仅费用高,需400万元运费不算,更主要的是路程远、运输难,到1988年也不一定全能运到,远水解不了近渴。唯一的办法:工地现场造大梁!
局领导考虑再三,把目光投到了1981年的大学毕业生安熔南身上。就这样,刚刚挑起副处长职务的安熔南,又挑起了生产混凝土大梁总指挥的重担。
按过去的常规,建一座这样大型桥梁厂,“一年设计,二年建厂,三年出粱。”那是厂址选在交通便利、条件较好的地方,而工地建厂、生产这种大梁,在国内还未听说过。困难——时间,时间——困难,安熔南的眉宇间皱起了一个大疙瘩。
当地有一首民谣:“大荒滩,黑风口,风卷沙石遍地走。”果然如此,就在建厂紧张之际,呼啸的狂风卷着黄沙铺天盖地刮来,双层砖砌好的围墙被撞倒,支起的帐篷被吹跑10多米远,大自然的威力阻止了建厂速度……
安熔南不甘心“走麦城”。他把全厂职工集中在沙滩上,面对残墙断壁,顶着狂风大声呼喊着:“同志们,困难不可怕,就怕我们失去信心……”
这位总指挥把一切能动员的力量全用上了。他不仅请来了退休多年的工程师当技术顾问,聘请了技术高超的技工来安装机械,而且亲自带领青年突击队昼夜苦战。
一天,驻地一位县领导到工地找安熔南。他转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一个领导模样的人,只好拦住一个正在推车的青年:
“小伙子,你们安副处长在哪儿?”
“您有事吗?我就是。”
这位县领导眼睛瞪大了,想不到这个满身油污的青年竟是和自己官职一样大的处级领导……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崭新的厂房。安熔南带领职工只用半年时间,就建好了一座生产32米混凝土大梁的桥梁厂。
1985年9月,这是安熔南难忘的日子。他为生产出第一片梁已经3天3夜没合眼了。一位工程师关心地对他说:“您睡一会儿吧!”他吼道:“这是什么时候了,还睡得着觉!”是啊,面对这前途未卜的事业,他怎能放心呢?
全国能生产这种大梁的工厂没有几家,而工地灌注这种大梁更是史无前例,比在恒温厂房中生产大梁不知增加多少困难。气温的变化,材料的差异,需要攻克配合比试验、捣固养生、张拉锚圈等一道道难关。更何况,他们生产的这种“双线重载桥梁”,技术要求更高,既要早强,又要抗压、抗震。单混凝土中沙、石怎么配?掺什么附加剂?就得通过数十次配合比试验,每一次试验要产生上千个数据,然后再从这上千个数据中寻找出一个最佳值。他们太需要别人成功的经验了。
安熔南带领助手们到正规工厂学习参观,碰到不少白眼和规劝:
“算了吧,你们工程局连十几米的小梁都搞不好,还想打32米的大梁!”
“不是不给你们参观,而是工地上生产这种大梁根本不可能!”
……
明的不行,来暗的,安熔南把跟去的人化整为零,化装参观。回厂后,又把“偷”来的技术“化零为整”,根据自己的情况“消化吸收”。终于,一道道难关在安熔南和他部下的努力下让道了。他们走出了别人从未走过的道路。你看他们所用的工具是多么奇特:火车头喷汽代替蒸汽锅炉放汽升温;帐篷毡覆盖大梁代替恒温厂房保温养护……
第一片大梁终于像初生婴儿出了襁褓,随着试验台上加压加力的喊声,安熔南睁大了布满血丝的双眼:他担心的不是丢掉自己的乌纱帽,也不光是浪费2万多元一片梁的成本费,主要是铺轨列车能否按时通过18工程局管区,同时,能否为祖国铁路施工在工地上生产大梁闯出一条新路。
“抗裂系数值1.21!”
“强度超过国家一等品标准!”
听到这里,安熔南终于吁出了一口长气。
连续的劳累,他病倒了。远在几百里外家属基地工作的妻子闻讯后,抱着一大包中药赶来了,一边熬药,一边不停地数落着这个不听劝告的“冤家”……
实验梁打成功了,但成批生产又是一道难关。机具不配套,原材料供应不上,职工技术素质差……身体刚刚康复的安熔南把“诸葛亮”们找来,集思广益,一套施工工艺流程图和一套施工管理网络图形成了。产量由3天1片梁上升到两天1片梁,又由两天1片梁上升到1天1片梁, 1天两片粱。到去年9月,他们生产的340多片32米长混凝土大梁,经检验,全部达到国家一等品标准!
庆功会上,铁道部副部长尚志功来到安熔南身边,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你这大梁挑得好啊!”
原载1987年2月2日《光明日报》2版头条
年轻的改革家杜顺生——活跃在大秦铁路工地的青年知识分子之二
杜顺生,这位大秦铁路工地上的风云人物之所以远近闻名,不仅在于他自荐当队长,是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还在于对他的一些争议。
我们刚采访他时,对他的争议再度掀起。他领导的7队近1个月时间都在处理塌方。因为是搞承包,没有施工进度,也就没有盈利,职工全月没拿到1分钱奖金。
有人抛出了风凉话:“这个改革队长,把工人的奖金都革光了。”
处、段领导讲了公道话:“眼下7队进度上不去,不能说改革不好,也不能怨杜顺生无能,主要是隧道石质太差,谁碰上都要倒霉。”
正当我们怀疑自己的采访对象时,从隧道里传来消息:7队战胜塌方后,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施工方法,日进度出现了以往塌方后少见的高产,达到4米, 5米,照这个速度,月进尺100多米没问题。他们又要创纪录了!
说风凉话的同志服了:“杜顺生还真有两下子!”
……
时针倒拨到1984年5月。燕山深处,暖融融的阳光下,千姿百态的山花竞相开放。一阵清脆的哨声过后,担负河南寺隧道施工的7队到了上班时间。可是过了半小时,才见职工们三三两两往工地走去。奇怪的是,这样暖和的天气,不少人还披着棉大衣。隧道里冷吗?不是,内行的人知道,那是准备工作中睡觉用的……7队已连续几个月完不成任务,有时“穷”得连工资都难以发出,全队一半左右的人想“飞”出这个“穷窝”。
25岁的7队技术员杜顺生坐不住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工程队兴衰,职工有责。”他奋笔向处党委写出了《假如让我当队长》的自荐书:
“我自荐担任7队队长,推行改革措施,保证3个月改变队里的落后面貌,产值、利润翻一番,半年跨入先进行列,如达不到以上目标,本人自动下台,并请给予处分。”
这一冒险行动有如油锅中撒了一勺水,工程队炸开了:“既非党员,又非官员,竟想一步登天当队长!”
“奶气未脱,想把7队抓上去,不可能!”
出人意外, 7月底,处党委批准了杜顺生的要求。在一片怀疑的目光里,他走马上任了。
人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杜顺生任职后,一连烧了“4把火”:
——重新编班,奖勤罚懒。他把队部多余的通信员、理发员、卫生员、材料员全部下到生产第一线,充实施工力量,然后以自愿为原则,重新组班,由工班长挑选班长,再由班长挑选工人。同时宣布,全队实行计件承包、多劳多得浮动工资制;拉开奖金分配档次;有贡献重奖,不上班重罚。
——弹性工作,能者先歇。为了提高施工效益,他破除了过去施工中的那种“有活无活8小时,活重全队齐加班”的疲劳战术,调整工序衔接,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哪个工班只要保质保量完成循环指标就可提前下班,使职工有充裕的休息时间,保持旺盛的精力。
——集思广益,人人当家。他说:“众人拉车跑得快。7队是我杜顺生的,也是每个职工的,要想拉好7队这辆‘车’,就得大家都出主意。”他上任第二天,就在队里设立了“合理化建议奖”、 “改革贡献奖”。当年,全队收到群众各种建议120多条,杜顺生采纳了91条,对加强企业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慷慨解囊,开发智力。他上任不久,拿出自己300元转业费,买了500多册书籍,在队里办起图书室。同时,开办专业技术培训班,自己亲自任教传授理论知识。在他的引导下,全队有32人参加高等院校函授学习,文化知识、专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为熟练地使用新机械、新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杜顺生上任不久,碰上了一次“顶头风”。
施工正紧时,隧道中风枪哑了,斗车停了,空无一人。宿舍内,“飞相”、“走马”,正进行着另一场激战。上个工班下班1个半小时了,这个工班还不上班。杜顺生一了解,问题出在工班长身上。当天晚上,杜顺生发出上任后第一号“公告”:
“x x工班长,私自决定本工班停工停产,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免去其职务,并罚款15元。”
这一决定使全队职工震惊了:
“队长真敢干,竟撤掉仅比他小1级的工班长的职!”
“这回动了真格,7队有希望啦!”
撤掉一个人要有魄力,任用一个人同样要有魄力。青年工人胡国良,聪明,能干,懂技术,可就是有一副犟脾气,爱给领导提意见。有的领导说他是“刺头”。干部会上,桂顺生力排众议,任命他为风抢班班长。
小胡上任后,果然身手不凡,带领工人大搞技术革新,打出的炮眼既整齐又光滑,施工速度一跃进入全处先进行列。
当然,杜顺生的改革远不止这些。在他一个接一个的不眠之夜的奋斗中,隧道施工状况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生产管理上,采用80年代最时新的信息网络反馈指挥;施工方法上,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新奥法”施工;施工程序上,多种先进机械配套使用,组成了一条龙流水作业线……
改革,犹如一把锋利的犁铧,使7队这块板结的土地开始复苏并呈现生机: 3个月后,产值、利润均翻了1番,工效提高两倍多,职工收入增加1倍左右。7队当年跨入了先进行列,第二年又被评为“两个文明”建设标兵。领队人杜顺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原载1987年2月3日《光明日报》2版头条
征服塌方的“薛孔明”——活跃在大秦铁路工地的青年知识分子之三
神了!在隧道里,他说这个地方有塌方,就真的有塌方,他说这个地方塌不下来,还真没事。因为他姓薛,远远近近的人都叫他“薛孔明”。
“薛孔明”真名叫薛继连, 32岁, 3号个头,一口浓重的山西口音。真是貌不压众,语不惊人。若不是我们亲眼所见,跟他在隧道里呆几次,谁相信他有这么大本事!
这天,大秦线东坪隧道洞内一侧裂出好大一条缝,人们停在远处,大眼瞪小眼,不敢进洞。耐“薛孔明”来了,上前看看,用钢钎敲敲,手指摸摸,说声“没事”,带头进洞了。大伙看他进了洞,也眼着进去了,果真没有塌方。过了几天,这个洞另一侧裂出一条小缝,刚刚喷上去的混凝土有些变形,有人认为没事,可“薛孔明”走到跟前抬头望望,马上皱起了双眉。他拿起钢钎敲了几下,侧耳听听声音,向大家一挥手“赶快撤出去!”果然,人们刚离开,“轰隆隆”一声巨响, 1000多立方石头塌了下来。
一位青年工人吓呆了,忙问薛继连:“你真神了,怎么料得这么准?”
薛继连回答道:“其实,我也没有百分之百把握,只是平时积累了一些经验罢了。”
是的,薛继连不是神仙,他也没有什么“特异功能”,他的本领完全来之于勤奋的实践,刻苦的钻研。
薛继连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 1979年底,来到铁道兵某营当技术员。两年后,他随部队参加了引滦入津工程的施工,担负着隧洞掘进任务。他在大学里学的是桥梁专业,现在搞隧洞施工,是个新课题。这条隧洞有一条200多米长的断层带,塌方不断。他看到有的战士被砸伤致残,心里难受极了,决心找出战胜塌方的办法。上班时,他冒着随时都有被土石埋进去的危险,站在最容易塌方的掌子面上,仔细观察土石结构;下班后,他放弃休息,翻阅国内外隧道施工资料,比较各种施工方法。在他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摸索出一套制服断层的“新招”,为隧洞的顺利施工创造了条件。工程完工后,天津市政府给他荣记一等功,还授予他“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1984年初,他参加大秦铁路建设,担任了铁道部16工程局施工技术科技术员,负责隧道施工技术指导工作。这个工程局管区内9座隧道,石质都很复杂。碎石,软岩,断层,应有尽有,几乎每天都有隧道塌方。他担心出事,就住在工地指挥部,并有1/3时间吃住在现场,发现哪座隧道有问题,马上就朝哪里跑。哪里施工出现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有人问他:“你老朝危险的地方跑,怕不怕?”
“当然怕。”他坦率地回答:“但我想,我怕,工人们怎么办?我可以躲,可以少进洞或者不进洞,可工人们能躲吗?他们1天24小时都要在掌子面上作业。党和人们把我培养成为大学生, 我应该把学到的知识献给人民。所以,怕归怕,洞子不能不进,慢慢摸出塌方的规律来,也就不怕了。”
薛继连在隧道内研究各种石质的特性,观察塌方前的征兆,不仅摸索出塌方的一些规律,而且还掌握了一些征服塌方的“绝招”。
一次,大团尖隧道遇到了胶结度很差的碎石层,喷上去的混凝土连同大量碎石直往下掉,怎么也挂不住。薛继连来到后,仔细观察一番说:“先用多量速凝剂的混凝土喷射1至两厘米厚,让岩层表面迅速结亮,然后再用正常配合比的混凝土喷射1次。”
“两次喷射,中间能粘牢吗?”有人问。
“能!”他回答得那样肯定。
“书上没有介绍过这种办法呀,行吗?”仍有人担心。
“行!”他是那样胸有成竹。
一试喷,果然奏效。混凝土粘上了,塌方治住了,掘进又开始了。
薛继连越来越“神”,名声越传越响,不久,在16工程局发生一场“抢孔明”的喜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