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中国信仰·太湖湾论坛暨首届中国孝慈文化峰会>>专家论文>>正文
王征:时代呼唤道德信仰
2015-08-19 21:13:06
作者:王征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摘要:道德信仰是人们对道德的笃信与敬仰,是实现道德自律的内在机制。道德信仰的实质是人们对人性和生活的一种价值承诺,通过价值承诺,人获得了内在的尊严与价值,生活获得了自身的意义。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信仰面临严重危机,经济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凸现,引致了道德信仰的缺失。道德信仰缺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道德信仰危机导致人们对道德的否定和摒弃,传统道德的合法性危机、道德需求的萎缩、社会支撑系统的脆弱等严重损害了人们的道德信仰。要重建道德信仰,就个人而言,必须养心立德ꎬ提高道德能力;就社会而言,必须弘扬传统美德,强化道德的社会支撑,维护社会正义,同时道德信仰的养成,还需要有效的机制来保证。
    关键词:道德信仰;社会转型;信仰危机;内心信念;养成机制

    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会追问生活的意义,每一个精神健全的人,都必然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意义的设定,进而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以此给自己的行为提供精神动力。这种对人生意义的支撑,正是人生的道德信仰。出自道德信仰的精神动力既能有效地促成道德教育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又能内在地促使个体成员持之以恒的道德修养。也可以说,道德信仰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道德教育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目的。纵观社会现实,人们道德水平滑坡、道德教育实效性弱等现象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树立道德信仰,寻找有效的道德教育机制。道德信仰内在机制建立,即道德需要的生成机制、道德规范的内化机制和道德利益的创造机制等是树立人们道德信仰的关键.这对塑造人们的道德自我、促进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以及推进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道德信仰的基本内涵
    (一)道德信仰的概念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道德的内心信奉与崇仰,是人们对社会倡导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所持的极度信赖和遵从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及行为倾向,具有整合道德品质的功能。它通过把握道德目标、整合道德规范、督导道德实践来铸造人的最高道德价值理想和最高道德人格。道德信仰的自觉性、理智性、终极性、实践性、超越性等特征影射着道德信仰。在人们在伦理思想史上,康德首次提出了道德信仰的概念。他将人类的信仰分为实用的信仰、学说的信仰和道德的信仰。并且认为信仰的最高层次是道德的信仰,道德信仰是人的尊严的保障。关于道德信仰的概念,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道德信仰是对某种道德目标及其理论的信服和崇拜;道德信仰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状态或目的的超越性把握;道德信仰是对人的某种存在方式或存在意义的认同;道德信仰是人们对某种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理想的信服与崇拜;道德的信仰是对人生和人性的信条,并从内心以此作为自己伦理行为指南的特殊情感;道德信仰是对某种道德目标及其理论的信服和崇拜;道德信仰是指道德形成的精神基础和道德的最高目标与最高境界;道德信仰又是道德情感的最高存在。其共性的认知为:道德信仰是信仰的一种基本形式,是道德体系中最根本的内在支撑力量,是人们对道德的笃信与崇敬,是指对道德律的敬重,它从内心深处维系着、支撑着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
    (二)道德信仰的本质
    道德信仰的实质是对人性和生活的一种价值承诺。道德是人性和生活应有的价值尺度,但是这种价值尺度并不是人性和生活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对人性和生活的一种价值承诺或者价值期待。道德本身具有信仰的属性,对人性和生活的一种价值承诺即道德信仰的实质所在。通过道德承诺,人既能突破内心的浮躁和冲动,获得净化与升华;也能突破生命的短暂和有限,获得永恒与无限,因而道德也就具有了终极关怀和安身立命之本的性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不朽”之“立德”就体现了道德信仰的力量。
    从本质上讲,道德信仰是以人格的超越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自由和价值。其中,一是社会之我对个体之我的超越;二是精神之我对肉体之我的超越;三是理想之我对现实之我的超越;四是无限之我对有限之我的超越。道德信仰具有高度自觉性,强制的或因诱惑而发生的行为不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必须是出于自觉的道德心而做的。枷锁、地狱的威胁和天堂、金钱的诱惑,可以促成一个守法者,却难以产生一个崇高的道德者。因而道德信仰具有这样一些属性:其一,道德信仰具有主体自觉性。道德信仰及其树立带有巨大的自发性、自主性、自觉性。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是强调道德的教化,给受教育者灌输道德规范、道德原则,道德理想等道德理论知识,而却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情感接受性、忽视了受教育者主动要求性。这样难免会造成道德教育的无效性。因此,根据道德信仰的特性.笔者认为道德教育应关注主体的自觉接受性和内化性,让主体将道德理论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形成自己内心世界的道德信仰。其二,道德信仰具有理智性和终极性。道德信仰不是一种盲目和无知的信仰,也不是停留在简单的现实道德规范层面上的信仰,而是一种理智的,终极的信仰。其三,道德信仰具有情感性和实践性。道德信仰价值属性激发道德主体的道德信仰需要,培养出其道德信仰的情感认同性,将整个道德体系内化为自己的信仰素材,并不断地为道德价值理想的追求而奋斗。其四,道德信仰具有超越性。这是道德信仰的根本特性,突出表现为对自我道德人格的超越。我们只有真正树立道德信仰,在内心上需要道德、在情感上敬仰道德、在理智上坚信道德、在生活中践行道德.那么一个真正道德的人、真正道德的社会便将展现于眼前。然而,纵观社会现实,大家感受到的却是人们道德水平滑坡、道德教育实效性弱、道德教育面临无奈状态等等情况。究其原因,其实就是人们内心丧失了道德信仰,丧失了对道德的信服与敬仰。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些有效机制促使人们树立道德信仰。
    (三)道德信仰的基本功能
    道德信仰一旦形成,在个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选择以及社会道德生活方面,就成为道德发挥作用的强大精神动力。其一,它具有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道德信仰通过调动人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敦促、激发人们去追求和达到它所确信的道德理想目标,这种敦促、激发,就是道德信仰的道德境界提升功能的具体表现。其二,它具有道德人格的塑造功能。道德人格的形成与道德信仰的人格塑造功能是分不开的。道德人格体现着人们自觉选择的做人范式,而道德责任或义务的确认、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确认,首先是在人们的道德信仰中得以整合和确立的。可以说,是道德信仰铸就了道德人格。其三,它具有道德行为的动力功能。目的论者认为,道德行为的动力来自人们对快乐、幸福等目的的追求;义务论或道义论则认为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是无可置疑的道德动力。实际上,道德行为的价值依据是动机,善良动机的稳定策源地是人的良心,良心和人的道德信仰密不可分,而且,道德信仰是良心的根基,道德信仰是道德行为的可靠的、稳定的动力之源。其四,它具有价值定向功能。能为人生指明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人生会有很多具体的、明确的目的,但这并不能代表人的一生应该向何处去,不能从根本上给人的生活以安顿,给人的精神以家园。人需要一个整体性的人生目的和生活方式,人生需要一个明确的、终极的奋斗目标来作为价值上的终极关怀。道德信仰通过确定做人的目标,通过确定人的生活方式,给人生指明了方向。弗洛姆认为,信念、信仰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维特根斯坦说:“信仰是我的心灵、我的灵魂所需要的。”其五,它具有凝聚功能。能够充分调动起人的意志、信念层面的潜能。要达到身心和谐、人格统一,离开信仰、道德信仰是做不到的。是共同的道德信仰使一个集体的成员为一个共同的理想目标而共同奋斗,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其六,精神境界的提升功能。道德信仰是立足现实而又超越现实,对未来美好远景和道德价值目标的自觉的价值追求。它是一种超越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努力实现更高价值的自我意识。其提升功能体现在:一是道德境界的提升。冯友兰先生认为,可以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处起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从个人与社会和天地的合谐之中体认其行为准则,自觉地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行为才是信仰的最终实现。从对幸福的觉悟境界来讲,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自得其乐、与人同乐、与天地共乐。只有立足于社会和自然的伦理关照之中,个体自身的幸福才更为合理与真实。道德信仰总是将个体从低层次的境界中不断地提升着,使之向高层次不断的迈进。二是道德品格的提升。个体道德发展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他律与自律统一的阶段。个体道德信仰的确立,逾越了他律阶段,直接进入自律阶段,使个体道德品格完成了两重提升。人们努力追求最高价值目标的过程就是人们道德境界、人生境界不断提高的过程。道德人格的塑造离不开道德价值目标的设立。而道德信仰一旦确立并践履某一道德理想目标,就会在心理定势的作用下把主体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等调动起来,形成一定的动机倾向和价值倾向,激发人们不断地追求道德价值目标,并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从而达到人自身道德境界、人生境界的提升。其七,激励与消解功能。道德信仰符号化的象征功能,对个体信仰者具有巨大的激发力,促使其不断地向道德目标迈进;道德信仰还是一付精神治疗的药方,它通过个体心理的调整,消解着不可预知的困惑,使个体获得精神平衡,完成着人格的健康塑造。其八,从人生修养的角度看,道德信仰也具有不可或缺的功用:一是体现在道德信仰构成人的精神支柱。坚定的信仰具有防腐作用,能净化人的灵魂,使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不仅使人的思想感情在精神的海洋中得到定力,也使人在社会的海洋中得到定力。道德信仰既赋予了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促使人去实现这一意义和价值,进而从中充分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可见,道德信仰是人生的主心骨,没有它,生命就等于没有灵魂。二是体现在道德信仰是人们道德行为选择的价值坐标。人们在实际道德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道德信息,会面临许多道德冲突,正是道德信仰使个体能够排除和克服错误的引诱而按照自己内心的道德信念行动,所以道德信仰在人们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时会起到无形的导向作用。无论是非理性的价值体验,还是理性的价值判断,都汇集为人们的精神信仰,成为人们选择自己生活的指南。精神信仰不同,人们的生活面貌可以完全迥异。道德信仰的导向作用为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一个人一旦确立了自己在生活领域的道德信仰,就确立了正确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三是体现在道德信仰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道德信仰给人一种推动力量,不仅是初始动力。这种力量能使人克服自身的惰性,能使人克服外部的困难和障碍。道德信仰一旦确立,就会把主体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等调动起来,形成一定的动机倾向和价值倾向,激发人们不断地追求道德价值目标,并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

    二、道德信仰的内外效应
    (一)道德信仰内在机制的作用
    道德信仰的有效建立必须重视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于主体的内心世界。探索并建立道德信仰的内在机制离不开主体道德需要的生成、外在道德规范的自我内化、主体道德利益的创造等。只有切实考虑到主体诸方面因素并保证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发挥道德信仰内在机制的整体功能,从而能够激发主体高度自觉、完全自律地去信仰道德。
    道德信仰内在机制的作用有哪些呢?
    其一,道德信仰的内在机制的树立有利于道德的自我塑造
    道德信仰内在机制具有价值引导性特质,其对于自我道德人格的塑造、道德境界的提升、道德价值观的整合等等都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道德信仰借助道德信仰机制的力量确信某一道德理想目标。并通过调动主体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激发人们去追求和达到他所确信的道德理想目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主体的道德境界。道德信仰借助道德信仰机制的力量不断追问、探索、追求主体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不断铸造着主体的道德人格。道德信仰借助道德信仰机制的力量权衡和整合着人们的信仰价值观,使人们的价值观导向于主流的、崇高的道德信仰目标。总之,道德信仰的内在机制其力量是巨大的.它支撑着人们的道德信仰,维系并塑造着主体之道德自我。
    其二,道德信仰的内在机制的树立有利于道德的实效教育
    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道德信仰危机的出现。因此,人们树立道德信仰是道德实效性教育的关键途径。如.强调道德规范内化机制建设,以取得道德教育实效性效果;又如,道德利益创造机制的建设同样有益于实效性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重视主体道德利益机制的建设,有利于使道德教育更具实效、更具活力。
    其三,道德信仰内在机制的树立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信仰通过其固有的内在机制,完全自律地内化着优良的道德规范,使社会制度体现公正性:并且引导国民崇尚价值、崇尚人性,这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道德信仰以及道德信仰机制整合着人们的价值观,为社会树立起了共同的价值信仰目标,引导着社会向着完美、崇高的方向发展,统领着社会精神实践活动的展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二)道德信仰的社会意义
    首先,它是一种道德自律的内在机制。道德既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人自我完善的重要力量,是工具与目的的辩证统一。人与人之间的分殊使道德调节成为必要,而人与人之间的同一使道德调节成为可能。缺乏道德调节,人类的生活将是一种暴戾的生活。道德信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能够使人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节制自己的感性欲望,坚定地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道德自律为特征的道德没有硬性的强制,它要求人出于自愿。这就决定了道德必须以信仰为基础,道德信仰是一种强大的内心力量,是人对自身道德责任的强烈使命感。基于这种信仰的行为完全是一种由良心支配的自由自觉的行为, 道德信仰确保了道德动机的纯正性。
    其次,使道德得以以信仰化存在。一方面,道德规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是出于人们内心的自愿,投诸于强烈的情感与意志。信仰化是道德存在的特殊形式,真正的道德总是被信仰着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道德即道德信仰。另一方面,道德信仰还是社会群体最主要的精神凝聚方式。道德信仰在社会群体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价值整合作用,有了共同的道德信仰,就具有了共同的道德理想和目标,就具有了共同的善恶价值评价标准。因此.共同的道德信仰就是一面人心向往之的旗帜,就是一种精神纽带,发挥着巨大的精神凝聚力的作用。道德信仰关系到对社会体制的合法性认同,没有共同的道德信仰就意味着社会已产生了合法性危机,也无法避免出现社会秩序紊乱的危险。
    再者,当前树立道德信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明晰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基础;二是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道德的凝聚功能;三是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方式。

    三、道德信仰危机及其成因探析
    说起当前道德信仰态度弱化的原因及其根由,人们普遍认为,当今存在道德信仰态度弱化,主要表现为人情冷漠、利己主义膨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一味空洞地要求树立以无私奉献精神为特点的道德标准,已经难以有效地调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强调个体利益自我生存力和主张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机结合的新的道德生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正在形成但还不完善,同时,人们仍然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制约,因而内心产生了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并形成了道德选择时的两难和焦虑,这正是道德信仰危机的情感表现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变革过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是道德曲折发展的表现,不可避免。
    (一)正确看待当前道德信仰问题的变化
    对我国目前道德信仰状况的评价,既要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又要有辩证思维。应当看到,我国道德信仰中出现的某种危机是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也只能用继续发展来解决,特别是近年来着力将道德教育与道德制度建构有机结合,社会道德现状有了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即使在某些领域道德信仰危机较为严重,在高度关切的同时,还应有坚定的道德信心,道德悲观论没有充分的事实根据。深入研究发现,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观念和心理学上综合素质偏低的人际认知偏差影响,道德信仰危机的程度和性质被夸大化了。综合品质偏差这一认知偏见是指人们往往在综合他人品质时,将他人的积极面加以弱化而将他人的消极面加以夸张的现象,表现为:一个人的好品质不太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也不容易形成印象;而一个人的不良品质会很快被人形成印象。因此,人们往往对他人道德品质的评价要低于对自我道德品质的评价。长期以来,个人正当利益追求没有获得道德上的应有肯定,甚至被简单地等同于自私自利,这一传统观念直至今日也未能得到彻底地校正。一些合理合法的谋利行为或互利互惠行为也被归为“相互利用”或“利己主义”或“拜金主义”。其实,物质利益的原动力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念,是否承认物质利益是思想动机背后的根源与基础,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分野。个人利益作为静态的结果或作为行为主体的动机并不直接涉及善恶,必须同时联系谋利的手段、方式才能对其进行道德评价。谋利的手段是多样的,手段不同,个人利益的性质也不一样,因此,为个人利益正名的主要任务是厘清如何获利才是正当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致富光荣。当今人们利益观念的一个内在矛盾是,对他人的利益追求和自我的利益追求的道德评判标准并不一致:同一个谋利行为,如果是自我追求的,便具有理所当然的合情合理性,而一旦谋利主体换为他人,则可能被视为恶的表现。
    (二)当前道德信仰危机的体现
    当下有人不再相信道德,道德无用论盛行。面对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人说对奸商讲道德无异于对牛弹琴;还有一些人肆意践踏道德,道德冷漠现象时有发生。道德底线频频失守,道德效力严重弱化。究竟是我们对社会道德的变迁过于敏感,还是道德信仰真正发生危机?从当前社会的一些败德现象来看,见死不救、见利忘义、趁火打劫等确实触及了人类的核心价值,伤害了人的权利、尊严乃至生命,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今社会,一些人的道德信仰已经面临严重危机,化解道德信仰危机成为解决当下中国道德问题的迫切需要。
    道德信仰危机是人们道德信仰的动摇、淡薄乃至缺失而产生道德失范的风险状态。道德信仰危机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方面的,有个体方面的;有外在的,有内在的。就个体内在的精神世界而言,道德信仰危机实质是就是人生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道德信仰危机是一种深刻的精神危机。因为道德信仰一方面是对人生价值、存在意义的统摄性把握,另一方面它又取非理性的形式,具有最为稳固的存在形式。道德信仰危机者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做个有道德的人?其实质是在重新掂量道德在人生价值中的地位。在有些人看来,宁愿过不崇高却很快乐的日子,不愿过看似崇高却穷困潦倒的生活。与其做一个总是吃亏的君子,不如做一个虽然平庸却很实惠的“俗人”。这种道德价值在人生价值中被边缘化、虚无化的现象,本身就是道德信仰危机的表现之一。
    从根本上说,道德信仰危机是指人们对既有道德价值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缺失的精神状态,在现象层面上显现为道德失范。由于当前道德信仰危机是发生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因此,它包含着对旧有的已失去了历史必然性的一些道德规范的否弃,这是一个正在以还未得到大多数人认同但却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道德艰难地取代旧道德的过程。从这一视角看,社会在符合规律要求的变革期的道德信仰危机具有积极的革命性质。但在新旧道德交替的过程中,又不会简单地是先进的道德自发地取替落后的道德,而是在性质复杂的诸道德意识尖锐冲突下曲折实现的,这就难免使人们产生道德焦虑、痛苦乃至发生悲剧性的道德信仰危机。
    (三)道德信仰危机的根源辨析
    有人把道德信仰危机的产生归因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显然是一种比较肤浅的看法。道德信仰危机的实质是人们对现存价值系统的认同危机,这种危机既有社会道德体系与社会生活不相适应的原因,也有道德主体自身的原因,还有社会支撑系统的原因等
其一,传统道德的合法性危机引发了深层次的道德信仰危机。
    从道德发展的历程来看,在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传统道德多次遭遇合法性危机。同时,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道德逐渐失效,而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由此引发了深层次的道德信仰危机。
    其二,主体道德需求的萎缩削弱了道德信仰
    从主体的道德需求来看,在现代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日益感性化、物质化,道德需求严重萎缩。在传统社会,物质生活的相对匮乏需要伦理道德制约人们的感性欲望以维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个人沉思或反省,追求一种至善的生活,道德具有强大的规范力量。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精神生活的形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更加强调感性存在与感性解放,物质的、感性的需求不断膨胀,繁忙使得现代人很少有时间去沉思或反省个人的生活。一些人还把道德视为对个性自由、个性解放的束缚,精神过程和精神产品只有被还原为物质的原始的需要才能被理解和接受。现代化过程是人的一个自我解放的过程,在人与道德相斗争的过程中,道德日益宽容,道德生活日益退居到私人领域,道德逐渐成为个人主观的价值选择,道德在社会生活诸多领域的隐退使得公众的道德需求也相应萎缩,道德需求的萎缩必然会削弱人们的道德信仰。
    其三,社会支撑系统的脆弱严重损害了道德信仰
    道德运行首先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支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ꎬ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只有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使人知善明恶、择善弃恶。道德的存在是为了使谋利活动符合道义,它总是以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为前提的。然而当代中国社会,经济人假设成为经济人事实,极端功利的价值观念必然导致不择手段的非道德主义。社会转型阶段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善导致潜规则盛行也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机制,违背道德的成本过低。不仅大大挫伤了人们守德的积极性,而且加剧了社会的道德混乱。一些党政官员的腐败行为与他们在公共场合表现出的道德风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伪善”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更严重的是潜移默化地动摇乃至摧毁了公众心灵中的最基本的道德信仰,使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大打折扣。

    四、克服道德信仰危机的根本保证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社会转型期的道德信仰危机是道德发展的否定性环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道德信仰危机会自然地消除,要克服道德信仰危机不仅要让人们坚信道德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且必须重建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道德信仰,必须针对损毁道德信仰的具体因素对症下药。
    (一)重估传统道德,弘扬传统美德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所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我国道德文化的基因。传统道德是一个民族相对稳定的集体记忆,对传统道德的过度批判将导致一个民族的精神涣散和“集体失忆”。对于那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过时的道德规范,要坚决予以抛弃;对于那些维护基本人伦关系的日久弥新的道德规必须理直气壮、一如既往地予以坚守。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倘若缺乏应有的道德自信,把西方道德文化奉为圭臬,就会窒息我们的独立思考和道德创新,使思想道德建设与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称,没有道德自信的话语权力。我们无法真正走向世界,只有充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能找回家园感,重拾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总之,对传统道德的认同能够为重建道德信仰奠定思想基础。
    (二)养心立德,提高道德能力
    马尔库塞在《现代工业社会的攻击性》中指出:“真正意义的发展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向度。如果人们沉醉于商品消费中,并以此作为自由和幸福的体验的话,那么这种发展只能是异化的发展。”养心立德是实现心物平衡的保证,养心就是要让精神充实心灵,理智节制欲望;立德即确立道德修养目标,完善道德人格,提高道德能力。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成人与成圣的立德目标。每一个人都要养成一种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健康品德,公民的道德能力是每一个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罗尔斯指出:“个人被看作是因其在必要程度上拥有两种道德人格能力——即正义感能力和善观念的能力——而成为自由平等的个人。”正义感能力是理解、运用和践行公共正义观念的能力,善观念的能力是形成一种合理追求个人利益的能力。两种道德能力是人的内在条件,每个人只有拥有两种道德能力才能成为一个自由而平等的公民,才能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养心立德,提高道德能力不仅对于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为重建道德信仰优化了主体条件。
    (三)强化道德的社会支撑,汇聚社会正气
    功利与道义是同一行为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形态。功利是行为所产生的功效和利益,道义是行为所彰显的道德义理。在道德价值结构中,功利与道义相互依存,功利为道义提供现实支撑。当功利摆脱道义的制约走向惟利是图的时候,道德义理将不复存在。面对极端功利的价值观,必须坚持义利并重,以义取利,为道德的生长留下空间。任何一种制度都要与社会道德的价值诉求保持基本一致,面对制度的不公平,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维护社会正义。
    管子曰:“有身不治,奚待于人?”吏治腐败必然加速道德滑坡,而吏治清明肯定有利于道德进步。面对某些领导干部的败德行为,必须加强官员道德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道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一是要加强道德赏罚。对于那些道德品质败坏、社会影响恶劣的官员必须坚决地加以罢免和撤职,对于那些自觉遵守道德、口碑较好的官员要予以褒奖和晋升。在干部的选拔与任免过程中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对于有道德污点的干部,绝不容许带病上岗。二是要加强道德教育。充分认识官德的重要性,经常对官员进行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和培训,及时发现、矫正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三是要加强官员道德立,依法监督与管理领导干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官员道德立法,就是为了发挥道德对官员的强制作用,防止官员违法背德行为发生。美国多次以立法形式强化官员的道德责任,比如1978年颁布的《公务员道德法》、《政府道德法》;1980年通过的《公职人员道德法》等都是为了促进对官员道德的监督,防范官员的败德行为。中共中央也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法,对于规范官员的道德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张家驹:试论弘扬孝道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一篇:肖飞:让孝道文化渗透龙城大地——有关常州孝文化传承的探析
·曹永康、殷小梅、乔英:实践成就梦想,信仰点亮人生——井冈山大学“让红色基因世代相
·特稿:实践成就梦想,信仰点亮人生——井冈山大学“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口述史学团队
·特稿:革命领袖孝道情——在《首届中国信仰常州太湖湾论坛暨中国孝慈文化峰会》上的书
·江山:革命领袖孝道情——在《首届中国信仰常州太湖湾论坛暨中国孝慈文化峰会》上的书
·黄育华、温如昌、江山:透视汉字形义 感悟中华文化——在首届中国信仰论坛上的讲话
·余忠良:传统家风家训与中华民族信仰
·陈启生:海外华人的中国人的信仰
·王凯全:弘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王二路:坚定正确的信仰是民族兴盛国家强大的精神基石
·朱荣智:伦理道德是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湖南: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开馆
陕西:陕西抗战旧址年接待观众一千万人次
曹永康、殷小梅、乔英:实践成就梦想,信仰点亮人生
特稿:实践成就梦想,信仰点亮人生——井冈山大学“
从习老的“一哭一护” 看习书记的“三严三实”
洪根荣:从习老的“一哭一护” 看习书记的“三严三实
特稿:从习老的“一哭一护” 看习书记的“三严三实”
尹红旗:红色征途之走遍麻城(组图)
特稿:红色征途之走遍麻城(组图)
井冈山将可坐直升飞机空中游览(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