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外華人孝道文化的落實推行,“不孝子”還是會被社會所拒絕,主要是華人能保留著華夏傳統“畏天”的信仰,由於敬畏“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以會有“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的精神,才能夠“克己復禮”乃至自動自發守法。父慈子孝被視為“天理”,所以“孝”是理所當然的事。 關键詞:海外華人,信仰,畏天,宗教,道。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一套與眾不同的“信仰”方式與內容,這個“信仰”承傳自遠古時代,是世界七大古文化,唯一延續未斷絕的“文化”。經過無數次的詮釋、栽贓、毀謗……,基本的核心體系都沒有改變;這套“信仰”被外族人形容為流淌在血液之中,其根深蒂固可見,今天海外華人身上表現,最為突出,而且保留的最完整。
上古的聰慧先民,“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從中領悟了宇宙化育生成的“道”理;“道”法自然的認識,發現了它的規律,“無”與“有”的關係,萬物皆具靈性,並且是互相相感相通,化理為“各正性命”之說,進而“成性存存”的實踐,由於具備“好生”的原則,在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世界,保持著平衡的中庸,所以中國的人類在二百年之前的七千年中的物質發展,還能保留着“人性”理論,並得到高度提升,沒有毀掉生存空間。西洋人在物質唯一的思維之下,也有一批睿智的人們,在一九八八年正月,六十七位諾貝爾獎得主,佔當時的三分之二的得獎人,在巴黎商討人類的前途時之後所發宣言之中,竟有一條說“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繼續生存下去,要回到二千四百多年前,吸收孔子的智慧”。
孔子是一位二千五百年前的“平民”老師,他被西方認定為第一位對人類最具影響力的偉人;孔子自己說,他的思想體系是“述而不作”,也就是說,他沒有新的創作,而只是重新(用當代的語言)敘述古人,即夏、商、周三代聖賢二千五百年的思想精華。換句話,孔子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思想中轉站,是個續承者延續者。他整理文經:有“刪《詩》《書》,定《禮》《樂》,述《周易》,作《春秋》”之說,是最好的註腳;華夏人民的思想“信仰”,因此在二千五百年前強化了,又延續多二千五百年至到二十世紀。
海外華人很大部份是在上世紀最動盪時代,流落他鄉找生計,後來因政治原因不能再回歸故土,落地生根者有五千多萬,而約四千萬在南洋。這些沒受正統教育的貧苦者,血液中的“信仰”,在他們的子女“再窮也不能窮教育”之後,又開始茁壯成長,並企圖以微弱細小的呼籲,盼望中華大地回顧一百多年,在這之前的數千年之久,“它”一直保持著世界最文明,最燦爛的文明、最興盛的社會,也是最具“真相”的信仰。
海外中國人的信仰
海外“中國人”的稱呼很敏感,因為中國的政治,海外的政治都不接受有廣義“中國人”存在,雙方公開否定,所以海外“中國人”失去身份認同,只能自稱“華人”,而私底下還是照用“我是中國人”,幸好英文比較有人性,可以有廣義存在,所有“華人”都直接了當自稱“I am Chinese”。
海外“華人”的“形狀”可以說五花八門,教育、宗教、言行、政見、文化……各展神通以適應環境而求生存。總的來說,只有一個目標,為了求生存;求生存在這兩百年來,對“華人”是唯一的一件大事,不只是用勞力換取,還要用奴額屈膝,甚至是把靈魂出賣來換取,更糟是無處不有,無所不用其極的政治強迫同化,多少人還得用生命作代價,這種處境時間不是一代人,而是以世紀計,英殖民享有的教育、經商、人權自由突然在“獨立”之後,在一些國家降到近乎零……二十一世紀的來臨,生機曙光咋現,春風吹又生;大石壓草,草會找縫生長。現在我們來解讀一下“華人”。
華人人人都祭拜祖先,以祖先為“神”,祖先是家的一份子。從前的祖廟、宗祠在海外沒有了,所以簡化為“祖先神牌”設在家中,每天早晚上三支香,是孝道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不拜祖先,孝道鏈等於斷絕,連累“文化信仰”也斷絕。好像耶教徒只向上帝負責而要把“祖先”毀掉,不重視祖先者的父慈子孝觀念因此大為打折扣,或置老父老母於不顧,以華人看來,是違“道”行為;家中子女不顧父母,何嘗不是一種天譴報應。
人死為神;有功稱神,無功稱鬼的認知是自然性的。祖先於“我”有功,當然是“神”,所以那些“一神”性的宗教,不可能讓“祖先”與祂平等同坐,非消滅不可,沒有“祖先”我們等同消滅了文化;沒有了或不信祖先,中華文化的家中心就無以為續了。
華人的鬼神觀,對世界來說是獨一無二的,除了上述所闡明,鬼神界線也很模糊,基本上以“人”為陽界者,“鬼神”為陰界者,“神”為有功者,如在世立言、立功、立德,可以設廟安像祭拜祂,而“鬼”也祭拜,但性質上卻帶有“超度”義。視人、鬼、神和萬物都是天地的一部份,“人”還能夠以“誠”和祂們相應相感呢?
華人對鬼神很有“意境”能力,舉說祭拜祖先一事,記得在父親那個極貧窮的年代,人們用毛筆在紅紙上寫“祖先”兩字,有的未學過書法者,真得寫得不太像“字”。貼在牆上,弄個小架子,用個空牛奶罐,早晚上香,祈禱紀念一番。當時年小思想幼稚,覺得很可笑,後來年紀漸漸長大,當奉三支香時,腦海中念起無數的素未謀面的“祖先”!居然還出現一種濃郁的歷代祖先情感!完全沒有紅紙、自己筆寫、醜字、鐵罐子……的念頭。我想這只有具備高度文化的“中國人”才能做到“借物傳神”的“祭神如神在”智慧。
從“祭祖”習俗再往前閱讀,我們就會明白,當華人面對困難無奈時,甚至走投無路的時候,衝口而出是“天啊”──無語問蒼天;在華夏文化“天”是另有代表的,“蒼天”是一個抽象的形象,不是頭頂上的天空,而是“道”的形象化。
華人祖先為生計而流落海外,絕大多數人都非知識份子,而且還是勞工佔多數,實在稱不上認識“道”理,但內在這份信仰卻是堅定不移;對於《老子》51章所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的“道” 可能想不通,但符合“乾,元、亨、利、貞”“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的“君子以自強不息”配“厚德載物”的“天理”要求卻很肯定!
民間的華人宗教繁多,道教、一貫道、天空教、儒教、德教……,無論是從什麼地方切入,都不離開這麼一個內容,大約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道、德、禮”,這三者又不是獨立的。
“道”是自然如是“存在”,蓋涵了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德” 是“道”的本性,中國人的“德”目,儒家最多,有:仁、義、禮、孝、弟(悌)、智、信、忠、恕、直、勇、節、溫、良、謙、恭、儉、讓、寬、敏、惠、誠、廉、恥、和、平……等不下二十六項內容。但有一個原則,“德”要以“道”為基礎,不合者皆不“道德”了,而“德”也不是實體,有者還很抽象。三千五百年的聖哲就明白,所以那時便已完整齊備設制了“禮”。孔子最尊敬周公,我想是有相應的智慧吧,因此華人對於“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另一番超越性的體會。
中國人的“禮”含蓋面很大,包括有今天所謂的守則、規則、約法規章、節、戒、律……都屬於這個範圍,行“禮”不是用死刑、坐牢、罰款可以達到的,而是因為具備“敬於內,而禮於外”條件,這個“敬”就是敬畏,中國人敬畏“道”而執“禮”,所以“道、德、禮”又是一體的。
雖然今天有說是“二十一世紀是西化完成”的世紀,暗示華夏文化被子孫們唾棄了。這一套流行久遠,與西方阿伯拉罕式宗教大異其趣的中國人方式“宗教”,大概還會有一千萬海外華人做如此模糊認識和信仰,為華夏文化保存最後的掙扎。
舉一例談信仰
我就抄錄一篇短短“經典”文章,說明海外華人如何採用古代的信仰體系,用現代語言來描述。
“縷縷清香繞聖空,香繞聖空神人通,神人相通惟心感,心感信香化蒼穹。……陰陽分曉日月尊,渾渾五行合乾坤,帝德玄黃參化育,訂立慧緣修真根。……慈念塵土末劫,發大悲心,揚大教化,渡一切苦厄,救一切蒼生。眾善子!教不離德,德不離身,天命為性,率性歸真,是故有諸行藏,不欺不偽、不貪不妄、不驕不怠,塵世無魅,無侵損相害,無是非訟擾。赤心古樸,積精為神,水火刀兵不見,災疫疾厄不遇,恬愉自得,慧志潔淨,常持聖典,正覺開智,超凡化真,心廣體胖,家室安寧,以增天爵,以邀吉亨。至誠無物,至妙至精,道化成理,虔感至靈。……義氣貫乾坤,忠心如赤日,紫德訂道軒,願以此教典,普化於世間,同登極樂土,共躋天堂歡。”
上述這一段文是“德教”的《心典》。《心典》是一部很短的經典,減去聖師名號,只有二百五十三個字。可以分六個部份來說明:“啟敬”“明道”“敬畏”“慈心”“履行”“立志” 。“啟敬”“明道”是用四句偈書寫。《心典》最難能可貴之處是上下首尾相承相應,言簡意駭的文典,其表達的內涵,智行具備廣大,每句話有典有故,採用了多部華夏經典的思想精華;若要深入《心典》典義,非皓首窮經不可!
如“香繞聖空、神人通、惟心感、信香化蒼穹、參化育、慧緣、修真根、天命為性、率性歸真、赤心古樸、積精為神、恬愉自得、慧志潔淨、正覺開智、超凡化真、心廣體胖、天爵吉亨、至誠無物、至妙至精、道化成理、虔感至靈……”每句字都包含涵義深邃。真是應了“不說不知`道'”的話。!
《心典》源自潮州人,開始是用潮語唸唱,很有韻律感,現在普及,為了方便誦唸,用華語讀誦。華人讀書(經典)不多,卻明白“讀書百遍,其意自現”的方法。也真是有人唸了幾十年,天天誦唸幾次,再痴的人,十年八年之後,也善良了起來。
綜觀全章經文,採用儒家經典的思想文句佔大部份,有道家經典的,有佛家經典的,是三家融合為一套的修學理論。仔細分析,他又是回到孔老之前的“信仰”,卻是大有庇益於對治今天華人的弊病,最低限度鼓勵了容易沉溺在偉論清談的“儒學”者,去思考落實實踐為“學儒”,具備儒教意識;有換醒淪落只有“拜拜”的道教徒的作用。
海外華人的信仰可以分為三類型,一種是有宗教的信仰,一種是free-thinker,一種是無神論者。有宗教信仰的,非常多樣化,卻有絕對自己否定別人的“迷信”弊端。free-thinker者是新型的信仰,很難拿捏摸清,自由基吧!無神論的信仰者,有大無畏的想法和行為,卻是另一種嚴重的“迷信”,暴烈方式“不允有宗教”。若以上古“效天法地”相似的《心典》所述作為信仰,何嘗不是未來人類之福。
第一段:“縷縷清香繞聖空,香繞聖空神人通,神人相通惟心感,心感信香化蒼穹。”四句偈“神道設教”開章明義,清楚闡明德教是以華夏民族的信仰思維,直指與西教不符,卻有具備其“宗教”廣義性質。信徒首先應有“信仰”的虔誠情操,是“起敬論”,“敬”是中國人的道德先決條件;“敬”的內在才有行“禮”於外;內敬外禮形成“敬畏”,這也是世界所有人類向上向善的基礎。
外族人用的方法是“宗教”。雖然“宗教”勸人向善是局限於內部自己人,至今還是人類史上最有效、維持最長久,可以引導人類盡量減少獸性殘暴,培植人性溫馨的法門。可惜為了創造“起敬”效果,而絕對化了“自己”,必然出頊排外的副作用。當集團日漸龐大後,小集團消失了,彼此的對抗更加白熱化,突顯出和擴大了災難性。
《心典》這四句話的理解,不是獨立的,必需和後面文言相呼應,若不能周圓相承相輔,那就是解釋上有不足之處了。不僅這句話如此,全文皆如此。
手奉上香,香煙縷縷融入空中,心中的虔誠“信香”如是一絲絲融入無邊無界之聖潔的虛空;虔誠化的“信香”進入聖界;“誠” 要如“清香”一般可以有形表現在“禮”上,可以無形表現在“仁”上,兩者都能充滿虛空中的“聖”空。
天人合一或天德合一就是神人的感通,“心”與“靈”的相應,是以至虔至誠如赤日之純潔所成就;人心不“靈”,是受到塵蒙明夷,塵埃者就是:欺、偽、貪、妄、驕、怠...... ,要用“信香”至虔至誠來拭抹,純真明鏡才能顯露。“誠”是“祝香辭”的中心,唯有“誠”能“虔感至靈”,是“神人相通”的不二法門。神人通是德教最密集的活動,德教會“扶鸞”是其中佼佼者。
神人通(乩)符合西方“人與神再接觸”的宗教定義,又超越了各宗教,人人可以依靠自己修行得到的。擁有虔誠謙虛的心靈,自然可以人神感通的接觸(靈感)!
第二個四句偈“陰陽分曉日月尊,渾渾五行合乾坤,帝德玄黃參化育,訂立慧緣修真根。”稱為“起贊”,以《易經》名相“陰陽、日月、五行、乾坤、帝德、玄黃”等詞來闡述萬物宇宙化育生成之理,德生以“參化育”的方法來了悟眾玅之門──“道”的真根。因此德教令信徒修十德履八戒都是以《易經》之教為根基──元亨利貞,各正性命,萬物相亨通,成性存存的“好生”觀
第三個部份是六句“聖名”,從宗教認識上來講,具有“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你知我知,莫以為人不知”的警戒,若從字面的用字分析,內涵可深刻呢!這兒從略。
《心典》內文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部份,皆以“道化成理”來說明。講述目的是要信修行,早日入“道”。
第四個部份“發大悲心,揚大教化,渡一切苦厄,救一切蒼生。教不離德,德不離身。天命為性,率性歸真,是故有諸行藏。”
做人基本要求是要有一顆憐憫之心,以憐憫心擴大為大悲心;而最大的功德是進行宣教教化,唯有具備大愛之心進行宣教教化,才能做到“救渡所有蒼生”。是信徒累德積功、積德累功的途徑。
德教會以德為旨要,不可須臾離開。德生要講德、習德、傳德、證德,身體力行!十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智”是互相輔承,不可孤獨起來。舉說修行“孝”德,“百善孝為先”,行善首要先行孝道,“為先”一詞為關鍵;不可把“孝”當成包含一切 “德”。一個孝親的孩子,可能會是社會的惡人歹徒,所以孝者要以“仁”為本,具備憐憫之心,“仁者愛人”,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又要有“智”德,親親不當,一昧溺愛,反而害了他;沒有“智”行德,恐怕會好心做了壞事!
《中庸》開章便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要知“道”,行教要以道性“元、享、利、貞”為本,天性則啟,方有反璞歸真的一天。
此句讓人敬服的是“行藏”二字,前面提了“道”,講了“德”,都是有些輕描淡寫一語帶過,而後面就全講“禮”了;禮古字為履,“禮”“履”讀音相同,指落實實踐的行為;禮是“行”也,這個“禮”行不是獨存在外,而是本來含藏在“德”裡面。“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的性是“德”;含藏在“德”之中是“禮”。
孔子“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雖然有導與道之爭,其意還是傳神。如此“道、德、禮”教化,人民就會知羞恥有人格。倒過來說:人能盡禮,其德就成就了,德成就了也達“道”了。《心典》大篇幅皆在闡明“履禮”,及“履禮”後的效果。
行“禮”是最容易講得明白,最容易實踐,可說、可解、可行、可體驗、可悟、可證。從“禮”入門,約定成俗,相設成習,移風易俗,日用常行而不知(成為“無為”的狀態)。這是師尊的苦口婆心。
第五個部份,講履行及履行後的效果。最難能可貴是把個人的修行與社會結合在一起;個人修行要長進,必須也要讓社會安靖,否則無法獨善其身;要社會和諧安寧,非“發大悲心,揚大教化。” 不可了──個人與群體同步,結合在一起的精神,大異於其他宗教的學。
“不欺、不偽、不貪、不妄、不驕、不怠”、不怨、不惡八則,換為戒是:欺、偽、貪、妄、驕、怠、怨、惡。《心典》說:人們若履行八則,漸進和出現層次不同的效果,人也因為環境的提昇,相應地可以進修至更高境界;表達了宇宙萬物在“道”化育之下,生成的相互感應。(水在人心善惡感應後的結冰晶體觀察試驗,証明萬物相感)
“塵世無魅,無侵損相害,無是非訟擾。”人們修行八則,世間沒有魑魅魍魎,人與人之間就不會互相侵犯損害,也沒有是是非非的諍吵爭訟的困擾。
“赤心古樸,積精為神”,有了這樣的周匝環境,人心就可以回到“赤心古樸”;沒有污染的赤子之心,就如古代的純樸,這兒的 “樸”含有與大自然合一之義,那就能“身以集精為德” (參考《韓非子‧解老》)。“積精為神”,《韩非子‧解老》:“身以積精為德,家以資財為德,鄉國天下皆以民為德”。 漢朝班固 《白虎通‧情性》:“脾之为言,辨也,所以積精禀氣也”。《黄庭内景經‧仙人》:“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以為真”。宋朝蘇軾《南華寺》詩:“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鍊。”。
“水火刀兵不見,災疫疾厄不遇”,有了這樣的人心,我們的社會就看不到相殘的戰爭,拐搶矇騙、災難疾病也不會來臨。(理解這個道理,要回到宇宙萬物的各正性命和萬物靈性相感的道理上,才能知其玄妙之處。)
“恬愉自得,慧志潔淨”,悅愉是人的精神狀態。《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以恬愉為務”,提出的精神的一項重要原則。恬,安静也;愉,即愉快樂觀、開朗;務,任務。“以恬愉“為務” ;“外不勞形於事,内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弊,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在外不受外境所勞,在内不受思想煩惱,以恬静快樂為根本,以悠然自得為目的,形體不易衰老,精神就不易耗散。如此可以進一步“慧志潔淨”。人們一定要以精神樂觀為務,人才能“自得”,智慧、心志便可以達到純潔清淨,這是修行的另一個境界了!
“常持聖典,正覺開智,超凡化真”,常常依聖(心)典所指導的法門努力修行,會更上達一層“正覺開智”階段。“正覺開智”是佛教的修行高境界,佛法的緣起緣滅理論,相對說有點接近“道”理,其“人間佛教”修行法門與德教相近似,只是條目有別(可參閱一字一法門的《心經》)。行者便可以超越了庸俗迷糊、轉化為真性。
“心廣體胖,家室安寧”,“心廣體胖(傍音)”,明白此句話含義,要參讀《大學》,了解並落實其修行方法,能“富潤屋,德潤身”者,心胸廣大,則 “心廣體胖”,家室才能安寧。唸錯了,變成了身體發胖,那可差別大了;胖人恐怕會多病,可能造成家人擔心,煩惱叢生呢!
“以增天爵,以邀吉亨。至誠無物,至妙至精,道化成理,虔感至靈”。修行者的進階要求“天爵”,不是停留在人間福報吧了。明白“天爵”含義(參閱《孟子‧告子上》),到了這個階段,才是圓了人間吉祥福祉。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并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人性本然希望有好“人爵”,古往今來,有智慧的人們要求物質生活富足、優越的社會地位和名望,同時也渴望精神世界的祥和,内心安寧,追求“天爵”的期望從未放棄過。自己能有五福具足,福蔭世世代代子孫,還能留芳遺世,這才是人活著最大的期望、
“至誠無物”,再高一層者可修至“至誠無物”,“誠”是修行必備的條件,“至誠”是修行的高境地:了解“至誠” 要深讀《中庸》,“無物”也是來自《中庸》。
“誠者,天之道也 ;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唯天下至誠能化。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簡單的來說,“誠”是天生的道理,是一切的根本,是化育萬有的基礎。唯有內心真誠,才能盡心地發揮自我的本性,能夠盡心地發揮自我的本性,就能完全認識世人的本性。內心真誠,能明白宇宙的真理,明白宇宙的真理,內心的真誠就會更加堅定,所以君子把真誠視為最寶貴的情操。唯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總結出“天、地、君、親、師、人”六倫的關係,才能確立天下根本的大德,也才能認識天地運行和萬物生滅的道理。然而若失去了“誠”,終將失去一切,因為“不誠無物;不誠,未有能動者也”,由此可見“誠”的重要性。
《禮記‧中庸》中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認為“誠”,是天的根本屬性,努力求誠以達到合乎誠的境界,則是為人之道。又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認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賴於“誠”。孟子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離婁》上)。又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盡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