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方人的信仰是神、是基督、是天主、是阿拉,是希望把上帝的爱传达给世人;中国人的信仰是孔孟伦理思想,是传达人与人之间爱的重要与价值。西方的宗教文化,标榜自由、平等、博爱;东方的儒家文化,强调忠孝、仁爱、礼义。 当今人类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人心不安定,心无所主,现代的社会充满诱惑与挑战,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处在当今的社会,五颜六色,花花绿绿,很多忍不住诱惑的人,就会做出伤己害人的事,造成社会的问题,影响国家的安定;国际间因为种族的不同,政治制度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国家利益的冲突,以致战争不断,人民饱受苦难。 传统优秀美德,尤其是孔孟的伦理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条件,是促进社会和谐、国家兴盛的精神动力,重建伦理思想的信仰为当务之急。我们今天重建伦理思想的信仰,是要追求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他我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创和乐的社会,幸福的人生。 关键词:伦理道德,信仰,宗教,人类社会
前言 根据《维基百科》的诠释,信仰是指对一个人、事物、神、宗教的教条或教导,没有经验证据的观点,抱有信心和信任。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持有。信仰体现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可靠落实。信仰与所信仰的对象是否客观存在,没有必然联系。宗教并非信仰的对象,而是信仰的表现方式,表现方式不可作为信仰对象。简言之,信仰是指一个人对他所崇拜的英雄、神、宗教等的信任、信心,透过有形的崇拜模式或是无形的内心景仰,因而产生了精神力量,成为人生观、生活观、工作观、价值观的依据,即所谓“思想产生信仰,信仰产生力量。” 西方人的信仰是神、是基督、是天主、是阿拉,是希望把上帝的爱传达给世人;中国人的信仰是孔孟伦理思想,是传达人与人之间爱的重要与价值。西方的宗教文化,标榜自由、平等、博爱;东方的儒家文化,强调忠孝、仁爱、礼义。 中国古代民族笃信上天 中国古代民族笃信上天,迷信鬼神,不过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劳动朴实,比较缺乏宗教上的神话,墨子教人信仰鬼神,《中庸》强调赞天地化育与天地参,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神?”孔孟思想虽然重视人道,强调尽心、知性的修养,但不否定天命的存在,孔、孟的立身处世与从政施教,亦有强烈的牺牲奉献与舍我其谁的宗教情怀。 我们未尝不可以说,儒家思想也是一种宗教的表现,尤其在各种祭礼之中。荀子说礼之三本,一是天地,一是亲,一是君师。祭祀之礼,包含祭天地,祭祖先,祭圣贤,民间流传的神位,有天、地、君、亲、师,包括祭祀天地、祖先、圣贤的宗教道德意识。道教主张人生的修炼,要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佛教主张人要成佛,即有无量功德。天人合德,即佛即心,是佛教得以盛行于中国的原因。 事祖如事天,敬祖如敬天,敬圣贤如敬天,是中国儒家宗教精神的具体表现。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在非人文和超人文,东方文化由敬天、畏天,以至制天,中国古代对天的定义,有有意志的天与无意志的天,有意志的天是指天命,无意志的天是指自然,“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指的是有意志的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指的是自然的天、无意志的天。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表现在慎终追远,始祖的崇拜,如伏羲、炎帝、黄帝;圣贤的崇拜,如周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中国人对自然神灵的崇拜,表现在龙凤花鸟的图腾,土神、谷神,以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树木等。中国古代的巫术、卜筮、方术,是人与神灵的交通,社会的习俗、传统节日,则是宗教崇拜表现的形式。
孔孟伦理思想的特色 每一个历久不衰的伟大民族,都有其文化的特色和值得骄傲的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据,就是所谓的伦理思想。在孔、孟以前,伦理思想已经早有渊源,但是经过孔子、孟子等儒家学者的整理与发扬,才更为辉煌光大,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珍贵的瑰宝。 所谓伦理思想,简单的说,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道理。《孟子‧滕文公》:「(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中国人在上古时代,便已经知道利用教育的方式来教导人民做人的道理,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人人享受和谐快乐的生活。 人在天地之间,不管是中国人或是外国人,不管是古代人或是现代人,第一重要的事,便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在天地之间扮演自己的角色。有人的地方,就有人伦关系。人是不能独立生存的,小至家庭,大至社会、国家,甚至全人类,个人与群体,具有很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把各种人际关系,归结为五伦:(一)君臣(二)父子(三)夫妇(四)昆弟(五)朋友,《中庸》说:「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那么,如何使上述五种关系,达到圆满和谐的境界呢?《中庸》又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道也。」 孔孟伦理思想的特色,大体言之,可以归纳为下列四点: (一)、孔孟伦理思想以人性为基础 孔子很少谈人性的问题,《论语‧公冶长》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只说:「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但是《孟子‧告子》孔子引《诗经‧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孔子说:「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可见孔子也同意向善是人类共同的心理。孟子提倡性善,谓人人都有善端,只要存养善心,扩充善端,人人皆可为尧舜,更是给世人带来无限的生命力量,赋予为善的勇气与信心。孔、孟肯定人性尊严的言论,对于世人奋发努力,积极作为,有极大的鼓励作用。 《孟子‧告子》告子说:「食色,性也。」《礼记‧礼运》也记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些都是指物性而言,为人与其他万物所共通的。但是,人的可贵,就是除了物性之外,人性中还有很好的质量,那就是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孟子曾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又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 因为孔、孟的伦理思想,都是以人性为基础,所以他们的言论,都是合乎人性、顺应人性,而且对人性的升华,有积极的鼓舞作用。譬如《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任何一个不甘堕落的人,读了孔子的这一句话,没有不戒惕振作,努力奋起的。孟子更是强调「士尚志。」《孟子‧尽心》又说:「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都是说明祸福自取的道理,对于人格教育的塑造,有很大的影响。
(二)、孔孟伦理思想以修身为精神 《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孔子的人生理想,就是要人道道地地做一个人,他称为「成人」。《论语‧宪问》所谓「成人」,不是指具备五官四肢的形体,而是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别人?如何与人羣都能维持和谐圆满的关系? 人在天地间,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既然要与别人发生关系,就有伦常的建立,而所有的伦常,都是以自己为根本。所以,谈到政治,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论语‧子路》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说:「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孟子‧尽心》都是说明修身为一切伦常的根本。 孔子的伦理思想,以仁为中心,「仁者,爱人。」能爱人的人,自然能够推己及人,从积极方面说,即「己欲立而立人」;从消极方面说,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孔孟伦理思想以道德为内涵 孙中山曾说:「有道德始有国家,有道德始成世界。」一个人的成败,一个家庭的盛衰,一个国家的兴亡,尽系于道德。道德的重要,由此可见。 孙中山在讲民族主义的时候,特别指出,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五千余年,而不为外族所灭亡者,以其道德之高于人,故大而能容,刚而不屈。所以,孙中山先生认为我们要恢复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固有的旧道德恢复起来,他说:「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什么是孙中山先生说的旧道德,孙中山归纳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蒋中正在1934年提倡新生活运动的时候,又提出礼、义、廉、耻等四维,以相配合。这些德性,都是做为一个人立身处世所应遵行的准则,而在孔、孟的伦理思想中,正是重要的内涵。这些德性,虽然在孔、孟以前,早有渊源,但是经过孔子、孟子等儒家的努力阐扬,才辉煌光大,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珍贵的瑰宝。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所著《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一书中,认为中国社会数千年来,虽有朝代的转换,外族的侵略,内乱的频兴,但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是相当永恒的,这完全因为中华文化有稳固性,有其超越的特质,有其深厚的基础。李约瑟先生所谓的「深厚基础」,就是孔、孟的伦理思想。
(四)、孔孟伦理思想以救世为目标 孔孟的思想,绝不像佛家的小乘,只要做个自了汉,而是要像大乘一样普渡众生。孔子一生,汲汲而行,足迹半天下,目的就是要淑世,他向齐景公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就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站在自己的岗位,各尽其应尽的本分。孔子的人生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就是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受到他的德泽。孔子的伦理思想,虽然以修身为本,但其极致,则是要由「修己以敬」而「修己以安人」,至「修己以安百姓」,所以熟读《论语》,不只可以修身,而且可以匡时济世。 孟子的思想,更是抱持救世的心愿,《孟子‧公孙丑》:「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闻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曾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通「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孟子‧离娄》这种「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精神,正是孟子自己的写照。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孟子为什么要好辩呢?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是: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滕文公》 孟子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滕文公》所以不得不挺身拨乱反正。孟子标举仁义思想,既以修身,又以治国,而其最后目标,则在于救世。
当前人类社会的难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在去年(2014年)9月24日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国际儒联成立二十周年大会的讲话,首先就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事关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两大问题,可是很多地方仍然充斥战争和暴力,贫困与饥饿,也仍然笼罩许多无辜的人。” 习近平在那次的讲话中也说,“当今人类社会的难题,一是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二是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三是个人主义而行膨胀,四是社会诚信不断消灭,五是伦理道德每况愈下,六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解决之道,除了应用现代人的智慧与能力,也要向古人取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