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中国信仰·太湖湾论坛暨首届中国孝慈文化峰会>>专家论文>>正文
余忠良:传统家风家训与中华民族信仰
2015-08-20 16:07:26
作者:余忠良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程度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自古以来,“家和万事兴”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传统家风、家训源于我国古代乡土亲缘社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家风是一个家族或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的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良好的家风、家训中得到了新的延伸和传扬。从总体而言,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这正是传统家风、家训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传统家风、家训也是中华民族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015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伴随着记者的采访镜头的逐次呈现,一大批知名人士和普通市民群众、游客作为受访者,面对镜头畅所欲言,让广大电视观众一起分享了他们传承父母长辈的家风、家训的美好经历。看着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电视画面,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家风、家训这一古老但并不落伍的话题。

    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程度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自古以来,“家和万事兴”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而家风则是一个家族或一个家庭的风气和风尚,是一个家族或家庭所奉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
    传统家风、家训源于我国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也就是传统的家庭教育,包括传承价值观、论理观和道德观,也包括传承的基本方法与规矩。优良的家风、家训的终极目的就是达到“家和”,达到“万事兴”,达到家族的世代繁盛。因此,家风、家训的关键往往是在家庭中强调尊老抚幼,成员间互为体谅,坦诚相处,包容信任,而禁忌猜疑、抱怨甚至指责。就绝大部分的家庭而言,各自的家训、家风侧重点是针对下一代,对下一代提出的严格要求,希望下一代能尊奉之,践行之,并传承下去。
家风、家训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对中华民族信仰的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的家训文化历史悠久,最早萌芽于五帝时代,明清达到鼎盛。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120多种,包括《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流传至今,为历代有识之士所尊崇。而在大兴节俭办事之风的当下,无疑,重温一下这些古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作用。

    二、
    家风、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和力量。因而,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逐渐丰富起来。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其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这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仍脍炙人口。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视,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 等。
    笔者的本宗本祖为毗陵余氏,近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合力修整了家谱《毗陵余氏宗谱》。其内中的“家训”、“家规”的内容极有特色。据《毗陵余氏族谱》记载:常州余氏源于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黄帝的元孙大禹。明嘉靖《新安名族志》、清同治《新安余氏族宗》亦认为余氏源于夏禹第三子“罕”。罕生于涂山,居泗州下邳,以涂有“余”字,遂以为姓,是为余姓之始。常州《毗陵余氏族谱》载:“我余氏系出夏禹三子罕,自罕至讽(晋朝元帝朝东府参军谏大夫)世次莫详,讽后子姓繁衍……迁常州而浸炽浸昌,遂为毗邻望族。”历史上余姓名人、才俊辈出。据毗陵泗水堂《余氏宗谱》记载,从西晋至元代就出过状元二名、进士三十四位。在清代,毗陵“端本堂”谱载有进士四人、举人九名。
    毗陵余氏家训的主要内容有:
    孝父母:人在世间皆为父母所生,自十月怀胎,一年乳哺,以及后来延师训读,聘定婚娶,教儿成立,父母之心一时一刻也没放下。孝敬父母,要行孝道,孝道有二:一要安父母的心,教导妻子悉心奉事二老;二要养父母身,四季衣服、时新果品、家常小菜要不惜钱财置办奉事父母。
    友兄弟:兄弟是一父母所生,同气连枝譬之手足。兄弟乃骨肉之亲,何以掂斤估两妇人之度量多狭。兄弟不和父母便要惹气。平时共处,为兄者当爱其弟,为弟者当敬其兄,勿听刁唆,务存逊让。至于异母兄弟也要和好,兄弟虽有前后之别,但都是父母的骨血,看轻兄弟即是看轻父母。
    教子孙:子孙之习尚全靠祖父之引导,故爱之不可不教也。今之爱子孙者一味姑容,听凭他好吃好穿,酗酒浪赌,全不检束,性子容怂,长大便难更改,势必入于下流。故为祖父者必立些好样给子孙看,又必请明师教诲,将孝悌、忠信之事日与讲习,使知立身处世之道。
    择婚姻:生男择妇,生女择婿,父母之至情也。今人非不择但以富贵门楣为念,而于世泽家风全不加意,这是愚蒙势利之见。所以择婚姻娶亲不能以其外貌、陪嫁东西多少为标准,选女婿不能只计较其财钱的多少、家世的显赫,要择其先祖是否清白、父母是否为规矩之人。大凡其先祖清白则子孙性情温良,有规矩则子女的行止必善良敦厚。做媳妇的则自然知道会敬重长辈,度量必大。
    慎交友:人必有朋友。朋友是能相互友爱、相互帮助、完善品德的人。酒肉中交朋友,嫖赌中交朋友,会把一个端端正正的人弄得七歪八邪,面目全非,岂不令人痛惜。近时,有轻薄少年习气不好,穿几件好衣服,说几句尖利话,做几桩刻薄事,同在一处,以戏谑为风流,以傲慢为洒脱,以怒骂发牢骚为直道,甚至聚赌肆酒,此等朋友断不可接近他,与其交往。
    敬长上:天地间总是一个名分管定,如伯叔祖父母、姑兄、姐之类是本家族的长辈。外祖父母、舅父母、岳父母之类是外亲长辈,乡邻之间有与祖同辈、与父同辈、与己同辈而年尊者是乡邻长辈。先生与工艺、做手艺的师傅,是受业的长辈。本处公祖父母及学校师长。是有社会地位的长辈,这些人都应受到敬重。近来有些风气不好,有些年轻人对年老者刻薄不敬重,见有些年长者生性古板便将其不放在眼里。有些还大模大样地指名道姓,不该抗礼的也与其抗礼,一味骄横越礼。古来成大器之人必能谦和礼仪待人,望后生宜知之。
明礼让:明礼仪,是天之经地之义,也是做一个民众的为人之道。礼仪内涵博大精深,大为纲常伦理,小到行为举止,莫不是礼仪的表征。礼仪的功用,贵于和,而礼仪的实质在于为人谦和。知道礼仪一味挂在口里,没什么用,应该见之于行动。事奉父母应当孝顺,遇见长辈则要尊重恭敬。在家里夫唱妇随为和睦,兄弟要友爱,朋友之间讲究诚信,亲族之间则要融洽相处,乡邻村人之间要长幼尊卑有序,一切非礼之举都不能有。
    端心术:人与人之间交往,要靠良心诚信。世间有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只图个人利益和好处,不顾及别人。一切奸淫邪盗、刁钻欺诈、害人利己、忘廉无耻之事。都是以做事没有良心、不讲诚信开始的。所以,为君子者要仁慈待人,做事要公平正直,看见人急难应想法子帮其解救,见人困苦应想法周济他。而不因有私怨而挑唆争讼,而好生事,而搬弄是非。应多做修桥铺路、舍食施衣、抑强扶弱的好事,这样天地欢喜你,神明也会保护你,世人也敬重你。希望勉之戒之。
    务节俭:节俭二字对于居家过日子最要紧。但现在有些人家只要稍有钱财,身子便娇贵起来,穿要绫罗绸缎,吃要山珍海味。平时饮食便要了解谁家的烹调得最好,某物滋味最佳,这是异穷之道。祖宗辛辛苦苦挣些家业能够你几许花销,直至无衣无食仰面求人,方悔从前过度浪费,已是嫌迟了,更可笑者,世人好尚意气,于一切斗奢华、齐胜会营斋醮、祷师巫、争体面,要名声,便不惜钱财,而独至穷亲族、穷朋友、穷乡邻面上偏不肯略为施舍。所以过日子务必要节俭,衣服能遮体就行,何必一定要绫罗锦绣;饮食能填饱肚子就行,何必一定要山珍海味,这样事事务求节俭,自然不至于败家。有余钱,可多做积德积善之事,修桥铺路,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发展紧密相依的。
而我们也不难发现,传统家风、家训的核心内容“忠、孝、信、礼、义、廉、耻”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涉及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是一脉相承和基本契合的。习近平最近强调指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只关德行,家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影响着社会之风。从家风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是具体行动,一个是精神层面,逐渐升华。就能赋予家风、家规、家训以新的意蕴,除旧布新。时下,引领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时代风尚,顺理成章地成为家风家训的重要内涵。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曹瑞冬:关于共筑中国梦力量凝聚问题的探索——观《百年潮•中国梦》有感
·下一篇:朱佳木:陈云家风——共产党人家风的典范
·曹永康、殷小梅、乔英:实践成就梦想,信仰点亮人生——井冈山大学“让红色基因世代相
·特稿:实践成就梦想,信仰点亮人生——井冈山大学“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口述史学团队
·特稿:革命领袖孝道情——在《首届中国信仰常州太湖湾论坛暨中国孝慈文化峰会》上的书
·江山:革命领袖孝道情——在《首届中国信仰常州太湖湾论坛暨中国孝慈文化峰会》上的书
·黄育华、温如昌、江山:透视汉字形义 感悟中华文化——在首届中国信仰论坛上的讲话
·陈启生:海外华人的中国人的信仰
·王凯全:弘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王二路:坚定正确的信仰是民族兴盛国家强大的精神基石
·朱荣智:伦理道德是中国人的信仰
·缪向东: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信仰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湖南: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开馆
陕西:陕西抗战旧址年接待观众一千万人次
曹永康、殷小梅、乔英:实践成就梦想,信仰点亮人生
特稿:实践成就梦想,信仰点亮人生——井冈山大学“
从习老的“一哭一护” 看习书记的“三严三实”
洪根荣:从习老的“一哭一护” 看习书记的“三严三实
特稿:从习老的“一哭一护” 看习书记的“三严三实”
尹红旗:红色征途之走遍麻城(组图)
特稿:红色征途之走遍麻城(组图)
井冈山将可坐直升飞机空中游览(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