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不骄、败不馁,善于学习,纠正错误,王德泰在战斗中成长,也引起了童长荣的注意。王德泰生于1907年5月,童长荣生于1907年11月,两人年龄相仿,工作是上下级,平时是好朋友,王德泰私下里毕恭毕敬称童长荣为张先生(化名张长荣)。
童长荣曾到日本留学,通晓日本的风土人情,是在旅日华侨中享有盛誉的青年政治家。王德泰是在长白山脚下、布尔哈通河畔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通晓东满的风土人情,是人们口中机智勇敢、屡战屡胜的游击专家。两个人偶有闲暇,就在一起聊天。
许多时候,是王德泰像小学生一样坐着听讲,日本国情、日本侵占台湾、日本吞并朝鲜,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这些故事让王德泰从反对奴役、精忠报国的朴素情感中得到升华。他认识到:要驱逐日本侵略者,首要的任务是唤醒民众,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根本目的是要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之崛起。
童长荣常常询问一些游击队的生活细节,队员们吃的怎样、穿得暖不暖乎,走路的鞋跟不跟脚,每人分几颗子弹,打什么样的仗缴获多于消耗,老百姓对游击队的态度。
他告诉王德泰,宣传要有的放矢、直指人心,不仅要通过宣传鼓舞游击队的士气,还要向敌人做宣传,让敌人士兵认识到战争的实质,瓦解敌人,动摇敌人的军心。
1933年3月,中共吉东局的军政扩大会议和党内干部会议还没有正式开始,部队接到侦察员崔善玉转来的由延吉县电话局一位朝鲜族女话务员提供的情报:日伪军已在延吉、珲春、和龙、汪清四县调集约3 000兵力,正分几路前来,准备对苏区进行“讨伐”。
获得情报后,童长荣立即召开临时军事会议,决心打破敌人的“讨伐”,用胜利庆祝吉东局军政扩大会议召开。
童长荣之所以决心打这一仗,是经与同志们分析研究,感到这一仗有把握取得胜利。为筹备召开军政扩大会议,参会的的各路将领带来了主力部队,我军兵力与敌相当,而敌伪不知道我军实力。
马家大屯有1000多户人家,村里的少先队、红色自卫队、妇女宣传队都做好了迎战的准备。童长荣与各路将领预判敌伪可能从四个方面同时来攻,决定兵分四路迎击。出发前,东满特委筹集15 000发子弹分发给参战部队。
战斗一开始,敌伪部队被我军迎头痛击,打了个措手不及,四路敌伪部队都遭到很大损失。战至午后,敌人的飞机在战场上空盘旋助战,但因各阵地敌我尚处于胶着状态,加之树木丛生无法观察,敌人的飞机也施展不出什么威力。
经一整天战斗,我军杀伤日伪军200人左右。黄昏,敌伪因不善夜战,停止了进攻,但是没有准备撤离的迹象。午夜,正当我军准备换防的时候,侦察人员回来报告:敌伪军突然全部撤退。这个变化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五月下旬,我军通过截获的情报才搞清楚敌人突然撤退的原因。
原来,敌人的总指挥官名叫龟岗村一,是少将旅团长。在战斗中,他被我军战士击中,受了重伤,但仍很顽固,坚持原地重整队伍,准备半夜发动进攻,可让他感到沮丧的是,部下消极畏战,不想打了。
原因是童长荣根据苏区的地形山势进行军事部署以外,专门组织力量做好了政治瓦解敌人、开展宣传攻势的准备。童长荣曾留学日本,精通日语,写了许多日文传单,指出日本帝国主义是中日两国劳动人民的共同敌人,侵略战争让日本军阀与财阀大捞好处,普通人只能做炮灰,告诉日兵他们的母亲和孩子天天在家盼望他们活着回去……写了“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阀和财阀!”等标语。
苏区的少先队、妇女抗日宣传队、红色自卫队行动起来,在日伪军进出马家大屯的必经之路上张贴传单,路边的电线杆和树干上,很快贴满了日文传单,有人还把传单用石头压在路面。敌人所到之处,到处都是红红绿绿的传单。
龟岗村一在进攻途中看见到处张贴着传单,就断定马家大屯是共产党的重要机关所在地,催促部下加快攻击速度。当他看到传单上的内容时非常担心影响士气,因为传单上的内容士兵都能看懂,便立即下令一旦发现传单,全部撕毁,谁也不许看,更不许揣在身上。
但是,他的命令没有吓住那些渴望了解真相的日军士兵。有的日语传单非但没有被撕毁,还被日军士兵偷偷藏起来,趁长官不在跟前时借手电筒的光偷偷阅读传单上的内容。
这些传单上的内容直击日军士兵的心灵,卑鄙的侵略真相让一些日军士兵产生了厌战情绪,他们不想给财阀、军阀卖命,不想再和抗日部队作战,只想回家过平平安安的日子。龟岗村一得知有人在偷看传单,严令搜查,结果发现每个班都有士兵在偷偷传看。
就在这时,龟岗村一接到奸细密报:眼前这支部队不是马家大屯的地方游击队,而是从宁安地区开过来的抗日救国游击军,是不久前在八道河子击毙治田大佐的游击军主力。
了解我军实力后,龟岗村一大吃一惊,知道再战也只能失败,仓皇下令全线撤退。据有关情报,龟岗村一撤回延吉后,日军特务机关对受到我军宣传影响的龟岗村一部队逐人进行审查,有20多人遭到枪决,200多人被送到延吉“纠正院”去反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