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初,延吉县抗日游击大队把“讨伐”的日伪军拖得筋疲力尽、怨气冲天,已成强弩之末。敌疲我打,王德泰发出邀请信后,义勇军、“平日军”、“双胜” 等部纷纷赶来参战。
大队长林胜奎召开会议,决定此次战斗集中全部主力,一举打破敌人“讨伐”,授权王德泰全权指挥。经过几次联合作战,游击队员的军事素养、战斗能力、勇敢精神都让反日部队刮目相看。这次来参战的反日部队兵力达300余人,带足了粮食弹药,各路头领纷纷表示要打头阵,不能光让游击队啃骨头、让自己吃肉,那不仗义。
王德泰把参战部队集中起来,举行宣誓仪式,“共同进退,服从命令,不计得失,战斗到底。”然后宣布十条军纪:临阵脱逃者,杀!贻误军机者,杀!作战不力者,杀!通敌卖国者,杀!见死不救者,杀!抢夺战利品,杀!不服从命令,杀!隐匿枪弹者,杀!趁乱劫掠者,杀!淫辱妇女者,杀!
为了鼓舞士气,王德泰还是让延吉游击大队承担最艰巨的任务,把两个中队放在突前位置,重点打击日军,留一个中队做预备队,随时增援作战受挫的反日部队,另一个中队专打日伪军的结合部,分割日伪军,为反日部队压制伪军创造条件,配合伪军起义。
王德泰在敌人必经之路设下埋伏。这是一道狭长的山谷,两边是茂密的森林,中间的山道弯弯曲曲,道左侧是陡峭的山坡,道右侧是一条溪流,过了溪流是十几米的草滩,没有一块可以藏身的石头。
王德泰胸有成竹,静静等待敌人的到来。“讨伐队”只有日军一个小队,50多个人,配有两挺轻机枪、三个掷弹筒,和游击大队的装备差不多少。伪军两个连,200多人,普遍厌战怕死,不愿给日本人卖命,没有战斗意志。参加“讨伐”的伪军里有他的朋友,正在联系他准备战场起义,如果能掉过头来打日本人,那他的兵力将达到700多人,消灭日军小队不在话下。
敌人赶着牛车来了,望远镜里,日军的军容风纪还算整齐,就是像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伪军则衣帽不整,像犯了大烟瘾、哈欠连天。王德泰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这些不是人的东西,来尝尝秋风扫落叶的厉害吧。
雨季过了,道路干爽,路两侧的森林青杨、山榆已经变了颜色,苦霜打过的葡萄像串串黑珍珠,元枣子在树上变成暗绿色,松塔在红松树上如同玉雕的宝塔。长白山的秋天殷实而丰美,土地山林都要开始收获了,队员们也该收获一场胜仗来高兴高兴了。
王德泰一枪击中了走在护旗兵旁边的日军小队长,顿时枪声大作,几个日军被击倒,有日军的伤兵翻滚着惨叫。队员们一边射击一边喊着日本话:“举手投降,缴枪不杀。”这时候,另一个中队打退了后面的伪军,成功把日军和伪军分开了。
反日部队围住伪军,一起高喊:“好兄弟,放下枪,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趴下别动弹,反抗死路一条。”
这时候,王德泰的朋友带着一部伪军向山谷左侧发起攻击,喊声震天,弹如飞蝗,子弹从反日部队士兵的头顶飞了过去。反日部队按着事先的约定向后急退,打开了一个缺口,百余名伪军呐喊着冲上了山谷的陡坡,顺利钻进了山林。
另一部伪军看有人冲出了包围,马上跟在后面也想冲出去,却被反日部队两侧的交叉火力眨眼间打死打伤好几个人,慌忙向后撤退,眼巴巴看着前面突出去的伪军没了踪影。
山顶上,王德泰一个人等着他的朋友。当伪军爬上山顶,王德泰迎了过来,大声喊道:“欢迎弟兄们起义,大家辛苦了。”和带队的军官挨个握手。他的朋友感动地说:“弟兄们看看,王参谋长多么信任咱们,一个人来迎接大家,就是让大家看到游击大队的诚意。小日本拿咱们当炮灰,还他妈防着咱们,往咱们队伍里掺沙子,真是憋气又上火,实在受够了。现在咱们腰板挺起来了,掉过头打日本子,好好痛快痛快。”
王德泰对他的朋友劝慰道:“部队刚刚起义,情绪还不稳定,还是先到根据地休息整训一段时间,部队训练好了再打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他的朋友回答:“参谋长放心,敢起义都是铁了心的汉子,啥整训都不如让他们痛痛快快揍小日本子一顿,只要肚子里的火气出去了,以后整训就容易多了。”
王德泰看时机已到,下令担任预备队的中队和起义伪军一起围攻日军。双方交火几分钟,王德泰看到日军龟缩在草滩的一片丛柳深处,队形不乱,机枪和掷弹筒互相配合反击游击队,一时间很难歼灭敌人,就下令停止射击,等日军冲出来再打。可是,受伤的日军小队长看似凶悍,光着上身,腹部缠着的纱布透出来黑红的血渍,但不鲁莽,没有贸然突围,也下令停止射击等待援兵。
这时,王德泰传令反日部队,向被围的另一部伪军喊话,愿意投诚的,脱下军装,只穿衬衣,拖着枪往反日部队这边爬过来。反日部队集中两挺机枪,掩护要投诚的士兵,谁敢打爬行的士兵就用机枪压制,让敌人抬不起头来。
过了十几分钟,二三十个伪军爬到反日部队阵地投诚,剩下的伪军和日军小队合在一起继续顽抗。王德泰看看表,战斗已持续40分钟,不宜再战,就让反日部队头领挑着拿战利品,准备撤离。反日部队头领很感谢王德泰的大度,带着几箱子弹撤离了战场。王德泰留两个中队监视剩下的敌人,带上战利品,带领起义的伪军向根据地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