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1月29日,伪延吉警察厅长召开会议,实施伪保甲制度,推行“保甲连坐法”。12月1日,伪满洲国军政部决定将伪吉林警备军进行整编,划分为新京、滨江、延吉、绥宁、依兰等地区警备军,各地区警备军由日本关东军直接控制,服从关东军指挥。延吉地区警备军司令为金恩奎,布置了冬季“防范”反日活动的计划。
1933年12月中旬,日伪军发动的冬季“第一期讨伐”以失败告终。这是东满四县抗日游击队联合其他反日部队共同奋战所取得的战果,是成千上万的抗日战士英勇抗击、流血牺牲换来的胜利。
1934年1月,日伪军又调动6000多兵力,进行“第二期讨伐”,“讨伐”的重点地区为延吉、汪清两县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敌人一路从延吉的依兰沟、八道沟和瓮声砬子方面向石人沟、三道湾等抗日游击根据地进犯,动用日伪军3000余人;另一路从夹皮沟、大汪清、磨盘山向汪清东部抗日游击根据地进犯。
日伪军的“第二期讨伐”更加疯狂,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敌人的疯狂,吓不倒英雄的抗日军民。2月4日,中共满洲省委作出《关于反对日本强盗“满洲国”侵略运动和第二期“讨伐”反日游击战争的工作决议》。2月10日,中共满洲省委给东满特委发出指示信,要求东满党组织在领导游击队粉碎敌人“第二期讨伐”的斗争中,要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袭击敌人的弱点,要迅速集中力量,包围其小部分而消灭之,或袭击其某一点,或袭击其运输辎重等等。
为贯彻执行满洲省委的指示信精神,东满特委在领导各县游击队开展反“讨伐”斗争中,采取了避敌主力、选择敌人弱点、伺机作战歼敌的作战方针。王德泰以东满特委委员的身份积极参与了作战方针的讨论和制定,认为这一方针是符合游击队实际能力的,是正确的。做为军事部长,他坚决执行这一方针,积极组织各县游击队行动起来,在广阔的战场上不断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
他指挥延吉县抗日游击大队率先出击敌后,奔袭天宝山铜矿,消灭伪矿警队一部,缴获了伪矿警队的部分枪支和大量炸药,首战告捷。1934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一,延吉县游击大队与其他反日部队奔袭老头沟镇,向镇内的日军守备队、铁路护路队、伪警察署、伪自卫团一起发起进攻,用杀敌的枪声迎接新年,打的日伪军心惊胆战,感到新年第一天就被游击队偷袭是不吉之兆。
延吉县游击大队主动外线出击,打乱了敌人的“讨伐”计划和部署,迫使敌人顾忌后方,分兵守卫,达到了钳制和调动敌人的作战目的,为取得内线作战主动权创造了条件。
1934年2月初,延吉县伪警察局长和日军守备大队长率领300多名日伪军警向三道湾游击根据地发起进攻。这些日伪军警自恃“第一期讨伐”取得了“胜利”,肆无忌惮地闯进根据地,接连占领了多个村庄,屡屡向日本主子邀功请赏。
王德泰获悉敌人进攻路线,在地图上标注好20余处有利地形,决心把游击队爬山越岭如履平地的优势发挥出来,跑死这些体能弱于我军的日伪军警,以伏击、袭扰、奔袭相组合的打法狠狠教训敌人,让敌人的进犯付出更大的代价。
延吉县游击大队主力隐蔽待机,先以小部队冒充主力,利用有利地形伏击敌人,稍一接触我军即溃,慌忙向高山深谷转移,待敌人进犯到另一处有利地形,又如法炮制。敌人屡遭伏击,损失兵力只有几个人,而我军溃败,使敌人以为经过连续“讨伐”,游击队已经不足为惧,进犯的胆子更大了。
侦查员探明,敌人一部驻地是个山沟里的小屯,距离敌主力住的大屯约五六里远。王德泰抓住时机,当晚向敌主力发起袭扰。
深夜的山村伸手不见五指,敌人在梦乡里突然被激烈的枪声惊醒了,只听见枪声不断、人喊马嘶,只看见周围都是亮堂堂的火把和晃动的人群。敌人立即组织还击,机枪向着有火把的地方不停的射击,打的枪管都红了。到了天亮,没有动静了,敌人战战兢兢冲出来,慢慢接近了点火把的地方,看见捆绑在树干上的火把、地上鞭炮的纸屑和乱纷纷的脚印,这才知道上了当。
这时候,去联系小屯伪靖安军连长的人回来了,向伪警察局长和日军守备大队长报告,伪靖安军连长和二十多名士兵全部阵亡。伪警察局长赶到小屯,吓得倒吸一口凉气。屋内简直就是杀猪场,二十多具尸体横躺竖卧的倒在炕上,地上的血冻得成了冰坨,墙壁上留下许多弹孔。
原来,小屯过去是一户地主的庄园,青砖瓦舍、雕梁画栋。地主和日本人有生意上的来往,在屋里安装了日式的洗澡木盆和烧热水的大茶炉。伪靖安军连长是日本人,特想洗澡,悄悄带一个排的士兵住在了这里。王德泰带领游击队主力包围了小屯,派出部队向敌主力住的大屯警戒,趁我军一部袭扰大屯敌主力的机会,由一只小部队潜入庄园,摸掉伪靖安军岗哨,冲进伪靖安军住的屋子,乱枪干掉了睡梦中的敌人。
天天都进攻顺利,天天都有伤亡,十几天后,伪警察局长掐指一算,差点吓尿裤子,他的兵力已经伤亡过半,而除了占据一些村庄,还没和游击队枪对枪、刀对刀的打过一仗。眼下,游击队要是发动反击,恐怕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伪警察局长不顾日军守备大队长的阻拦,急忙下令撤退。日伪军警走出游击区,都暗暗庆幸逃出了生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