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长江好”山寨非常热闹,张善武大摆宴席,庆祝王德泰旗开得胜。这天晚上,山寨的四梁八柱轮番给王德泰敬酒,使出车轮战术,要把王德泰灌到顺桌子腿,压一压他的威风。可是,王德泰在老头沟烧锅的时候拿酒当水喝,酒量如海,来者不拒,敬酒就干,连喝三十多碗面不改色,反倒把四梁八柱都喝到了桌子底下。
趁着酒兴,王德泰敬了张善武一碗酒,夸赞他敢和日本人动刀动枪,是当今的岳武穆。不料,张善武却摇摇头说,我要是有岳飞那么多人马,早就自己当皇上了,扯什么忠君爱国,那是傻子,我可不受秦桧的欺负。
王德泰又敬张善武一碗酒,说起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起兵抗日,以一营之力纵横东满,打敦化,战安图,兴兵数万,令人佩服,大掌柜拥兵千余,枪红管亮,何不趁此乱世,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张善武听了嘴角一撇,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兴兵抗日那是找死。
话不投机,王德泰看清了张善武的真面目,毫无正义之心,是个见钱眼开的小人。他转身和十六个参战的弟兄们喝了一碗,夸奖他们胆大心细,都是敢做敢当的硬汉子。这些弟兄们只是跟着去了趟八道金矿,搬搬扛扛,一枪没放,却得了不少赏钱,都对王德泰心存感激,嚷嚷着以后听先生的,唾沫落地就是钉,咋说咋是。
几天后,王德泰下山买东西,送出密信,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策动“长江好”已不可能,可以伺机拉出一支队伍到游击队。县委金书记同意了他的想法,告诉他带队脱离匪巢后要直奔王隅沟,沿路有人接应。
农历十一月下旬,即1932年12月末,王德泰在“长江好”匪巢当了将近四个月“字匠”之后,等到了脱离匪巢的机会。几天前,“插扦”送来线报,烟集岗有人收购了大批烟土,打算冬至前后从百草沟秘密运往朝鲜南阳。这批烟土是用马驮着走,要翻山越岭,正好从花莲里的老林子路过,而这段是三不管的地界,“长江好”劫了这批烟土不会惹麻烦。
这是笔大买卖,张善武想到了王德泰。中秋节劫了八道金矿,王德泰带人一枪没放,弄到手三十多支枪,三马车白面、猪肉、蔬菜,真是“别亮子”捞得盆满钵满。王德泰还放风是红军游击队干的,把山寨撇的干干净净,东西捞到手消消停停没事儿,尤为让张善武满意。这一次驮烟土的马队有几十人扛枪护着,得手实在不易,硬来说不定打不着狐狸反惹一身骚,必须得去个得力的人。
王德泰和二青几个月朝夕相处,摸准了他的心思,不甘一生为匪,想走一条正路。王德泰就和二青拜了把子,相约“拔香头子”脱离“长江好”,一起去投奔抗日队伍。二青选了几个信得过的弟兄,加上打八道金矿的十六个弟兄,挑了二十余匹快马,带足枪弹,每人带一套伪警察制服,骑马离开炮台山,直奔五凤屯。
马队跑到富岩屯,王德泰让弟兄们下马,牵着马悄悄进屯。他找到眼线,让眼线安排弟兄们吃饭休息、把马喂饱。走的时候,却让弟兄们把马留下,叮嘱眼线看管好马匹,又把一封信交给眼线,让他三天后交给前来接应的“插扦”。
王德泰安排妥当,带着弟兄们翻山越岭来到五凤屯附近,命令弟兄们列队站好,卸下枪栓,交给二青,这才神情严肃地告诉大家:“我们这次下山,是要打劫烟土。这是弟兄们流血舍命,成全大掌柜的发财。人家地有千顷,小老婆好几个,吃香的喝辣的,我们有啥呢?一辈子为匪,老了狗都不如,还不是扔到山里头喂狼。实话告诉你们,这回我要带着你们‘拔香头子’,投奔红军游击队,为穷苦人打天下,活出个人样来。”
话音落地,二青接茬说道:“我大哥的能耐你们见识了,厉不厉害心中有数儿。跟着我大哥错不了。这么着吧,愿意投奔红军游击队的,往我跟前走三步,不愿意的站着就行,等我们走远了你们爱哪哪去。”二青说完,弟兄们安静了一瞬,然后一个个向二青跟前走了三步。王德泰见了,心中涌起胜利的喜悦。他深吸一口气,用力一挥手,带头走进了五凤屯。他们在五凤屯受到了村民的热情款待,饱餐之后迅速通过东山石人沟,又从石人沟走到依兰沟,一路不断有群众送水、送吃的,像亲人一样拉住弟兄们往衣兜里塞鸡蛋。
弟兄们一路上真真正正体验到做一个红军游击队员的光彩,越走越坚定了参加游击队的决心。他们以前走进村屯,老百姓像躲瘟神一样向外逃跑,牵着牛马、赶着猪羊、背着值点钱的东西,乱哄哄如同搬家的蚂蚁;来不及走的女人们穿上破破烂烂的衣服躲在地窖里,头发上、脸上抹着臭烘烘的牛粪;平时婴儿哭了哄不好,只要说土匪来了,孩子就立刻吓得停下哭声。现在他们成了老百姓眼中的英雄好汉,成了大娘口中的孩子,成了大嫂口中的兄弟,成了孩子们口中的叔叔,成了老百姓敬重的人。
队伍开到王隅沟的时候,王德泰让弟兄们整理衣装,各个收拾的立立整整。队伍排成两列,王德泰在前领路,二青在后压阵,精神抖擞向村子里走去。
此时,延吉县委于10月份将依兰沟游击队和老头沟游击队合并,组成了延吉县游击队,队长朴东根、政委朴吉,兵力50余人。中共东满特委和延吉县委机关已经迁到王隅沟。11月2日,王隅沟成立苏维埃政权,下设10个村苏维埃,成为有一千余人口的抗日根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