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静子、王君、秋子、丽陵、路涛、刘定等,也都是他的笔名。第一期《晋察冀画报》上没有署名的也全是他的作品。”
1943年1月,沙飞(左一)、赵烈、石少华、罗光达在碾盘沟。
《晋察冀画报》在世界摄影史上书写了光辉篇章,延安《解放日报》称赞这是一种“开拓与创举”。国民党统治区群众赞扬画报创刊,是抗日根据地的“一种奇迹”。
沙飞是革命摄影家,更是人民摄影家。他怀着对和平的无限渴求、对人民的无比热爱,深入抗日一线,记录抗日军民的战斗豪情和火热生活。沙飞的摄影作品,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品,他曾说过,我们的摄影和照相馆是不同的,与艺术照相也不同。用照相机表示爱憎,表示支持和反对,摄影的贡献是很大的。他最反对用摄影去娱乐。他说,不能用胶卷拍自己,要把有限的胶卷记录人民斗争。
刘汉兴参军
在南庄拍摄的名作《送郎上战场》
沙飞留下的,不仅是一幅幅照片,它所记录和见证的,是平山的光荣,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灵魂。《父母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是抗战摄影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它表现了平山县南庄村青年刘汉兴一家欢送他参军的动人场景,是当年老区人民积极投身抗日的真实写照。刘汉兴的弟弟刘法兴,是当年照片上那个拿小旗的孩子,也是惟一健在的当事人。
刘法兴老人如今已年逾古稀。他告诉我们:“二哥刘汉兴是1942年2月参加八路军的。在新战士即将离家上前线时,沙飞赶到南庄村,拍摄了全家人为二哥送行和话别叮嘱的场景。当时我才13岁。那天刚刚下学回家就碰上了沙飞来拍照,于是我就拿了一面写着号召参军标语的小旗站在哥嫂身后,就这样被沙飞摄入镜头。”
照片在《晋察冀画报》上刊登后,在整个边区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还在部队和农村到处展览,许多具有爱国心的家庭纷纷以他们一家为榜样,将亲人送上前线去杀敌报国,充分显示了这幅摄影名作的强烈感染力和教育鼓动作用。
“是沙飞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2004年5月,在石市举行的沙飞塑像揭幕活动结束之际,沙飞的女儿王雁女士就曾由衷地发出“是沙飞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感慨。
早在1998年,《石家庄日报•都市周末》就在河北率先刊发了介绍沙飞的长篇报道,此后不断登载沙飞的摄影佳作,并与沙飞生前众多战友建立了联系。2003年4月,报社与河北双凤山陵园共同发起为沙飞建立纪念设施的活动。
前年,在电视文献专题片《沙飞与石家庄》开机之际,王雁女士专程从深圳赶到石家庄,在双凤山陵园沙飞塑像前,她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与本片总编导王战军久久拥抱,以这种超乎寻常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摄制组一份特殊的敬意。
另一位因沙飞与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老人名叫顾棣,他是沙飞当年的学生,原山西省画报社总编辑。虽然他在同时代摄影家中年龄是最小的,但如今也已77岁高龄。得知要拍摄《沙飞与石家庄》的消息后,老人不顾年迈多病,主动提出重回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协助我们拍摄。
在平山县拍摄的几天中,顾老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跟随我们一口气走访了五六个村庄。为摄制蛟潭庄全景,摄制组需到山上,大家劝顾老不要上山了,而他坚持要去,走不多久,大家都气´吁吁,而顾老却足下生风,连年轻小伙子都自愧不如。每走进一户农家小院,往往在大家还东张西望之际,顾老就早已经爬到房顶上,选择了最佳的摄影角度。
顾老对摄制组人员说:“你们拍摄这部片子,我的老师沙飞和他的学生,以及他的亲人一定会感激你们!你们完成了我们多年的心愿……”说到动情处,老人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并出人意料地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令全体摄制组成员感动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