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飞带领摄影科的同志们奔波在抗日前线,拍摄了大量反映晋察冀军民抗日的鲜活图片。十年当中,通过各种渠道发向延安、重庆、苏联、菲律宾、越南、新加坡甚至欧美各地的新闻照片有5万余张,极大地鼓舞了国内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的战斗热情。
在陈家院,沙飞开办了首期摄影训练班,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摄影家
1937年底,晋察冀军区刚成立时,专职摄影干部只有沙飞一人,由于人手奇缺,顾了东顾不了西。1938年2月,沙飞教军区李廷占、刘彬、王宗槐三人照相。他用带徒弟的方法,培养出来3名摄影爱好者,后来他们拍了不少战斗照片。1940年沙飞又培训三分区的张进学、冀连波和阎书麟学习摄影。沙飞很快发现,个别辅导的办法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他认为“没有组织和计划,就绝不会发生多大的力量。只有把全军区所有的摄影机动员起来,把全军区所有愿意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同志们联系起来,才能担负起时代所给予我们新闻摄影工作者的重大任务。”于是,沙飞又萌生了创办专业摄影训练班的想法。
1941年冬,摄影科在军区政治部驻地平山县陈家院开办第一期新闻摄影训练班,沙飞和指导员赵烈在班上任教,章文龙、赵启贤讲文艺理论。经过沙飞和石少华(冀中军区摄影科主任)的努力,晋察冀和冀中军区(1943年合并)先后开办了9期摄影训练班,毕业学员200余人,除了部分同志在战地采访中牺牲和离开摄影岗位之外,到1948年华北军区成立时,仍保持了100余人的新闻摄影队伍,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摄影事业培养、锻炼、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包括摄影家和组织者、领导者。
在碾盘沟,沙飞创办了世界摄影史上的“神话”——《晋察冀画报》
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在河北平山县碾盘沟村出版。聂荣臻司令员亲笔题词:“五年的抗战,晋察冀的人们究竟做了些什么?一切活生生的事实都显露在这小小画刊里。它告诉了全国同胞,他们在敌后是如何地坚决英勇保卫着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的正义人士,他们在东方是如何的艰难困苦中抵抗着日本强盗!”
原晋察冀画报社第一任党支书裴植回忆:画报社的创办人是沙飞和他的得力助手罗光达。1938年初沙飞就向聂荣臻提出搞《摄影画报》,1940年他们开始为办画报做准备。沙飞事业心非常强,对工作、对人特别热情,解放区摄影工作搞起来他起了重要作用。在整个解放区,摄影画报工作晋察冀最突出,整个创办的功劳主要是沙飞。他非常执著,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全力以赴,排除万难,没有他顽强的努力,根本办不成画报,沙飞有独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聂荣臻为画报社创刊题词
对于画报创刊时的艰苦情形,沙飞的不少战友都记忆犹新。画报编辑章文龙回忆:“沙飞当时肺结核是活动期,但他常常拖着病弱的身躯自己出去采访,重大事件更是冲锋在前。1942年春沙飞带我去采访,回来路上休息时,他吐血了,就这样他还躺在床上写出了精彩的采访报告《滚滚的滹沱河》。”沙飞的学生张进学回忆:“1942年初,发现第一期画报照片不够,从1月至5月,沙飞带着我去阜平、曲阳、行唐、灵寿进行采访。5月至7月和他一起编第一期画报。很多事都是沙飞亲自操办,结果失眠很厉害,胃和肺都有病,身体越来越不行。当时没有暗房,他便创制了两个大棉口袋,一个放大,一个显定,还手把手教我操作技术。第一期画报照片就是我放大的。当时天很热,曝光有时一张要一小时,一天放大几张,每张八寸、六寸。我问他,为什么你的照片,登在画报上用那么多化名,甚至有的不署名。沙飞说,你想,如果不用化名,人家一看画报,以为咱们部队搞摄影的只有一个沙飞。所以除了大家知道的化名孔望、眼兵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