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左右两路军组成的时间,在已出版的史著和回忆录中,大都说是毛儿盖会议或会后决定的。但这种说法不正确。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一方面军(一、三、五、三十二军共四个军)和四方面军(四、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共五个军)混合编成左右两路军的称呼,最早见于一九三五年八月三日红军总司令部制定的《夏洮战役计划》。
关于左右两路军形成的原因问题,有的说是张国焘个人意志决定的;有的说是中央接受了张国焘自率一军的请求页形成的;有的说是张国焘分裂红军阴谋的产物。这些说法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是值得作进一步考证的。从现有材料看,形成左右路军的主要原因,是根据夏洮战役的需要由中央军委决定的。至于说,左右两路军为何采取混编的形式,这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具体地说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全军统一组织与指挥的需要。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两支部队首先面临着统一组织与指挥的问题,而且两个方面军的领导人在两河口会议上,都认为有统一指挥的必要,以便一致行动,更有力地去打击敌人。两支部队会合不久,各方面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为消除这些矛盾和误会,在沙窝会议上,一、四方面军的领导人都强调,两支部队需要加强兄弟团结,使其溶成一片,所以,这时一、四方面军混统左右路军,更体现了两支部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的一个整体。二是由于各部队当时所在地理位置决定的。在制定《夏洮战役计划》时,大体上是以毛儿盖为界,毛儿盖以东有一方面军之一军在波罗子,三军在亦念、大砦;四方面军之四军在红侧,三十军在俣龙,故划归为右路。毛儿盖以西以南有一方面军之五军在马尔康,三十二军在卓克基;四方面军之九军和三十一军亦在马尔康、卓克基地区,三十三军在杂谷脑,故划归为左路。
《夏洮战役计划》还决定了左右两路军的指挥领导问题:右路军统归前敌总指挥,政委直接指挥。一、二、三纵队则视当时具体情况而定,或由总司令总政委或由总指挥、政委指挥。后来根据情况发展,军委决定右路军由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指挥。右路军的指挥问题,在一些史著或回忆录中说法不一:有的说由毛泽东和党中央指挥;有的说由毛泽东和徐向前、陈昌浩指挥。这两种说法都不够确切。从现有材料看,党中央虽然是随右路军行动的,但并没有明文规定直接指挥右路军。确切地说,右路军是由前敌总指挥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直接指挥。从九月十日起中央政治局决定右路军中的一方面军部队归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指挥,四军、三十军归徐向前、陈昌浩指挥。
四、左右两路军的行动
左右两路军是为执行《夏洮战役计划》而由一、四方面军混合编成的。从组建到取消,只一个多月时间,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八月三日至八月十五日。这一阶段的中心是右路军配合左路军。
为了贯彻夏洮战役计划,进一步明确当时的形势与任务,党中央政治局于八月四日至六日在毛儿盖附近的沙窝举行会议(以往史著右回忆录多称此次会议为毛儿盖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重申两河口会议关于创造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提出加强党在红军中的领导,强调一、四方面军的团结。会议决定吸收四方面军干部参加中央工作,陈昌浩、周纯全增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还任命陈昌浩兼总政治部主任。可是,在沙窝会议结束不久,张国焘又在毛儿盖召集四方面军军以上干部会议,仰仗枪多人多公开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