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日,中央军委在两河口制定了《松潘战役计划》,重申两河口会议决定的战略方针和行动计划,强调以运动战为消灭敌人的手段,要迅速、机动、坚决地消灭松潘地区的胡(宗南)敌,并控制松潘以北及东北各道路,以利北向作战和发展。战役计划规定:一、四方面军分左、中、右三路军在岷江西岸向北挺进,作为进攻松潘的主力部队。左路军由林彪率领一、三、五、九军团及八十九师共十六个团,经卓克基、大藏寺、葛曲河、色既坝向两河口前进;中路军由徐向前率领二十五师、八十八师、十三师共十个团,经马塘、让口、墨洼、洞垭向黄省事关前进;右路军由陈昌浩率领十师、二十师、九十师共八个团,经黑水、芦花、毛儿盖向松潘前进;岷江支队由王树声率领八个团,溯岷江前进,箝制胡宗南部敌军;懋功支队由何畏率领二十七师共四个团,留驻夹金山南、巴朗山东之达维、懋功、丹巴河东岸及崇化地区,掩护我军北进作战及其后方。此外,周纯全率领各警备部队,警备现番、杂谷脑,马塘、卓克基等后方地区。计划要求上述三路军于七月七日至十六日,分别集中于箭步圹、上让口、芦花、红土坡之线。
张国焘虽然在两河口会议上表示拥护党中央的北上方针,会后口头上也表示同意攻打松潘,但行动上却对《松潘战役计划》的实施持消极态度。他借口“组织问题”没有解决,按兵不动,故意延宕四方面军的行动,致使三路军集中的计划未能实现,造成我军攻打松潘的被动局面。张国焘由两河口回到杂谷脑(今理县)后,于七月七日召集四方面军干部会议,非法审查中央路线,散布对党中央的不信任,挑拨一、四方面军的关系,煽动对立情绪。此外,张国焘还策动部属以各种名义与方式,建议党中央改组,充实红军总司令部,军委增设常委,甚至公开要求由张国焘任中央军发主席。党中央理所当然地拒绝了这些无理要求,但为了顾全大局,增进两大主力红军的团结,中央军委于七月十八日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这样,张国焘才肯调动四方面军。二十一日,中央军委决定组织前敌总指挥部,由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分别兼任前敌总指挥和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指挥前方一切作战部队。原一方面军之第一、三、五、九军团依次改为第一、三、五、三十二军;原四方面军之第四、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五个军的番号仍旧。
七月中下旬,一、四方面军的主力分别集中到毛儿盖和卓克基一带。七月二十一日,中央军委重新部署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主力向松潘进攻的行动,决定组成五个纵队和一个右支队,以四军之四个团组成左支队(许世友为司令员,王建安为政委),限二十四日集中于小姓沟地区;以一军之十二师和三十军之八十八、八十九两师共十一个团组成第一纵队(林彪为司令员,聂荣臻为政委),限二十六日集中于毛牛沟以西至哈龙、毛儿盖地区;以三十一军、四军之四个团,十一师、二十五师各两团共八个团组成第二纵队(王树声为司令员兼政委),限二十八日止集中于哈龙、毛儿盖地区;以三军之四个团、九十师两个团、四军之三个团共九个团组成第三纵队(彭德怀为怀念员,杨尚昆为政委),除十三团外集中在黑水两岸为后续策应的兵团;以九军之五个团、五军、三十二军及二六二团共九个团组成第四纵队(倪志亮为司令员,董振堂为副司令员,周纯全为政委),作为向阿坝前进的左支队,限二十七日止以主力集中于马尔康、卓克基地区;以九十一师之三个团、三十三军共六个团组成第五纵队(詹才芳为司令员兼政委),在茂州下游向两岸直至理番、杂谷脑及草坡、耿达桥方面为箝制掩护队。上述军队区分表明:一、四方面军已经开始了混合编制,并依据目前所在地理位置,基本上形成了后来左右两路军的雏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