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们要去阳关,宾馆的同志犹疑地说:“那里没什么看的,其实可去可不去,再说路程也较远。”一打听别的旅游者,也都没有去阳关的安排,他们一般到敦煌都只去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
但是,我还是决定去阳关。可能是从小读唐诗,王维的《渭城曲》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古代或许就是悲凉伤感之地,经配乐吟唱的“阳关三叠”,如泣如诉,更抒发了多少人的离情别绪啊!“唱彻阳关泪未干”,阳关不仅是一个地名,而是一种悲凉情绪的极致。西汉时阳关就是通向西域的门户,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要隘,这里作为军事要地有重兵把守,商贾、僧侣、使臣、游客进入要在这里验证过关。文人墨客面对阳关,难免不引发人生境遇和身世的种种感叹,留下许多不朽的诗章,这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从敦煌出发到阳关是70公里,公路笔直,也很少行人和车辆。小韦师傅给我们开车,最快时车速达120公里,也许是跑得痛快,路边也未发现有到阳关的指路标记,就一直往前开去。但出城走了约近一小时仍不见阳关的影子,而前面笔直的公路似乎还在通向遥远的地方。
我们和司机都产生了怀疑,是否走错路了?好在这时发现前方路边停着一辆载货卡车,上前停车一问,那卡车司机说,我们早跑过了,应该在有“南湖”路标的地方拐上另一条路,我们已经多跑了30多公里了!于是只好原路返回,果然在叉路口发现有“南湖”标记,但指路标上所指的并没有“阳关”,而是叫什么“湾”的村庄名字。这让我们十分感慨,这路标原是为本地人设的,在他们心目中,村庄是现实的更具体,而阳关是过去的,巳不存在了。可是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人,心目中却只有阳关。寻找历史的过去,在现实中原来是没有明确的路可走的。不过我想,阳关的名既然还存在,为了方便游人,不妨也该设立一个明显的指路标记。而当地人,已经熟悉的现在的村庄不标也罢.至少也该同时标出为好,也免远道而来的游人误入歧途。
费尽周折,最后我们还是找到了阳关遗址。昔日的阳关城堞早已荡然无存,戍边战士,往来行客的身影当然不复存在,唯一有的只是墩墩山上的一座傲然屹立的烽火台,实际上也就是一黄土堆,山下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滩.据考古发掘,沙滩上有面积约上万平方米的建筑遗址,房基排列整齐而清晰,附近还有一段高不过0.6米的断断续续的城堡墙基,这就是真正的阳关遗址。但我们所见到的仍然只是一片荒芜的沙滩,当地人称“古董滩”,据说过去这里有的是汉唐陶片,铁砖瓦块,甚至还能捡到金、银、玛瑙、五铢钱、陶器、箭头、铁片等。当地人说,“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不过我们没有那种好运气,只有立在沙丘上.感受历史的气息了。
古董滩的得名,原来有个传说:唐天子为了和西域于阗国保持友好,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于阗国王,当送亲的队伍带着金银珠宝等众多嫁妆来到阳关,那时这里是绿茵掩映的田园、村庄、城镇,而关外就是无边的沙漠,于是送亲队伍决定先行歇息休整,做好准备再出关。不料就在这时风沙大作,天昏地暗,一连就是七天七夜。待风沙停后,这里的城镇、村庄、田野,连同送亲的队伍和全部嫁妆就都被埋在沙丘之下了。阳关也就这样不复存在了。当然,传说终归只是一种演绎或夸张,事实上,据历史记载,阳关也不是一次风沙就被掩埋了的。但关外白龙滩的流沙不断侵袭,至宋以后,人们只得东迁,阳关逐渐被无情的沙漠就这样掩埋了。
我们来到阳关,到底寻找什么呢?我们没有看到真正的阳关的雄姿和繁华的景象,更不是为到古董滩来捡捡财宝,那么我想那就只是一种精神的向往,或者是一种悲凉慷慨的艺术氛围的追寻,历史和艺术因为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想像,我们就是沿着这种精神想像而来的,至今这种精神想像还留在许多人的脑海里,它是一种诱惑,让我们不安,一定要来,揽胜探奇。阳关的名字只是一个地名了,但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我想它还会一代又一代地影响和诱惑着后来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