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水市参观了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之后,原打算乘火车到兰州去敦煌。陪同我们的会宁诗人牛庆国、定西的崔俊堂,以及渭源的刘晋寿都说渭源县一座风景极佳的莲峰山值得一看,并说莲峰有首阳山,那里有伯夷叔齐隐居处和墓地。如果说只是莲峰山的自然风光和各种寺庙也就罢了,但有伯夷叔齐隐居采薇而出名的首阳山,我们便有了兴趣,于是改变行程,乘车直奔渭源县了。
早上从天水出发,一路行程艰难,中午在陇西吃过午饭,下午到达莲峰山已是4点多钟。莲峰山因九峰独立,形似莲花而得名。首先我们先登上大山,沿石阶小路进入“不二法门”,这“不二法门”是上山的必经之铁门,门上对联曰:“是谁能将眼光放开,看得穿大千世界;请你先把脚跟立定,方可入不二法门。”待我们“脚跟立定”进入“不二法门”后,一路苍松翠柏,荫天蔽日,直达山顶的八卦楼。八卦楼左侧下伯夷叔齐殿,正殿三间奉伯夷叔齐塑像。大山之上还有许多寺庙殿宇和佛洞,我们已无暇一一走到,就匆匆下山了。乘上车沿莲峰河就直达首阳山伯夷叔齐墓地。
伯夷叔齐墓在首阳山湾叫亭堂沟的地方,山门是重修的,有一老人看门,他的家就在山门一侧,我们要买简介文字材料,他就回家去取来,看是专职更像兼职,对我们的到来,他倒是满怀热情,看来专门到此来的人也不是太多,这个景点比较起其他景点来似较偏僻,只有两个坟堆,几间空落殿宇和一些石碑之类,似不如其他景点好看。
但于我们所感兴趣的正是它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的文化内涵,这就是伯夷叔齐的墓地。两个坟堆并列,高达两米左右,直径丈余,墓首有一块石碑,碑上是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篆写的“百世之师”和“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的文字,两边对联为:“满山白薇,味压珍馐鱼肉;两堆黄土,光高日月星晨”,横额为“高山仰止”。据说此对联出自陇西书法家王霖之手。墓后的清圣殿供奉着伯夷叔齐塑像,初建于唐贞观年间,中间几经坍塌复修,现存的殿宇是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修复的。厢房中有一道土打扮的人在做饭,我走进去一看,房中满是烟雾。走到院中,道人拿出他的学习书籍,说是他在研究易经八卦,并写了许多纸条,我不懂,但从字迹和书写的凌乱看不像是真有研究心得。而他在和我们交谈中则言语夸张,无的放矢。这里又只有他一个人,我怀疑,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守庙之人。这里没有香火,也没有祭祀活动,他也许是孤身一人,不过是陪伴着伯夷叔齐的塑像过日子罢了。
要说看风景,虽然这里林荫盛密,的确是休闲的好地方,但谁大老远奔波到这里来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首阳山或整个莲峰风景区也都因为伯夷叔齐而名扬于外。据历史考证,首阳山古代就包括马鹿山即莲峰山,后来把伯夷叔齐葬地亭堂沟之山独称首阳山,而将他们采薇隐居的西五台单称马鹿山或莲峰山。马鹿山的得名也因伯夷叔齐而来,传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得要死时,玉皇大帝动了怜悯之心,派一白鹿给他们喂奶,不想二人吃着鹿奶,还想吃鹿肉,于是神鹿便愤而离去,使他们只好活活饿死。之后人们常见这只白鹿在山林出没,鹿像马一样高大健壮,逐叫它马鹿,山也因此得名马鹿山了。
在回程的车上,大家议论开了。伯夷叔齐这两个人能流传千古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的确他们的身世经历也很简单。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文欲立叔齐,及文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逐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为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首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其实就这么点事,这么种人,却得到了孔子孟子以及历史的推崇褒扬,称为贤人,无非说他们反对以暴易暴,求仁得仁。只有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批评他们说:“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政治家,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来看问题,得出了全新的结论。而孔孟显然是从维护当权统治者的角度来要求,“治则进,乱则退”,不过我想从人性和个人品质看,伯夷叔齐没有名利之心,比起历史或当今的一些争权夺利者来,倒也还是有高尚之处的。因此,颇得历代文人特别是在野的雅士们的欣赏和推崇也不奇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