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两次到过聊城,一次是1997年11月末到12月初,去聊城参加由诗刊社和聊城地区诗人协会联合主办的《孔繁森之歌》暨全国第二届讽刺诗研讨会,一次是1999年5月诗刊社在聊城举办的第十五届“青春诗会”。两次都是诗歌的会议,两次诗会在聊城召开,原因是聊城是出诗人的地方,诗歌创作活动开展较好,张维芳、姜建国、郭立河、张军等团结一大批老中青诗人组成诗人协会,并创办了诗歌刊物《鲁西诗人》。他们的创作,特别是讽刺诗的创作,在全国诗坛都是有一定影响的。我记得当时在会上有人就提出,聊城是出诗人的地方,应当授予“诗城”的雅称。
聊城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其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厚的。特别是明清两代,聊城是南北大运河经过的繁华都市之一,沿河过往的帝王相卿、文人墨客多在聊城逗留观光。康熙皇帝曾四次到过聊城,乾隆皇帝东巡、南巡,九次在聊城驻足。随行画师还把聊城城池、运河风光、名胜古迹等绘成大幅写生画,刊入《南巡盛典》一书。可见当时聊城盛极一时的景象。
聊城现在还留存着许多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古代建筑、风景名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过了济宁,便是东昌”(聊城为古代东昌府治所),据说聊城有八大胜景,即“光岳晓晴”、“巢父遗牧”、“崇武连樯”、“绿云春曙”、“左愁铺琼”、“圣泉携雨”、“仙阁云护”、“铁塔烟霏”。这些胜景,可惜我并未能一一感受,但我参观过的地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古城中央的“光岳楼”,四重檐十字脊,高33米,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其规模形制,建筑结构都不逊于黄鹤楼和岳阳楼,是我国建筑中最古老、最高大的木构楼阁之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往来的文人名士到聊城都要登楼凭栏吟咏,作诗赋词。仅《东昌府志》、《聊城县志》及现存碑刻中就记载有120多篇咏赞光岳楼的诗文,光乾隆一人就有13首诗。另外就是位于聊城东关双街南首的山陕会馆,始建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为山西、陕西两省商贾联谊、祭祀关帝的。建筑结构精巧,雕刻艺术精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原在京杭大运河西岸,现在大运河不存在了,山陕会馆还完好如初。在“山门”、“戏楼”、“夹楼”、“钟鼓楼”、“大殿”等等,处处可见的匾额、楹联,辉映着精美的雕梁画栋,让人品味,联想到它昔日的繁华与辉煌。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海源阁”。这是一个藏书阁,据说昔日藏书22万卷,同北京的皇史宬、文渊阁、宁波的天一阁并称为中国历史上公私藏书的典范。这是聊城人杨氏四代:杨兆煜、杨以增、杨绍和、杨保彝,从乾隆到同治年间潜心搜集珍藏的结果。1960年文物出版社编印的《中国刻板图录》,“海源阁”收藏的44种宋元珍本被拍照编入。1961年中华书局相继出版了标点本《二十四史》,其中前四史,就是以“海源阁”藏书为主要参考文本。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毛泽东送他的《楚辞集注》,也是“海源阁”藏书的影印本。我们看到胡乔木题写的楹联“一人致力万人受益,四代藏书百代流芳”,醒目地悬挂在“海源阁”大门西侧。的确“海源阁”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聊城文化昌盛的标志。当然作为聊城胜景的还有“环城湖”,清澈的湖水像一幅巨大的丝缎环绕着古城,面积有4.2平方公里,只略小于杭州西湖,却比济南的大明湖大五倍。环城湖原在护城河基础上拓展而成的,由于古代沿城取土,形成洼地而后为人工湖,环城湖既美化了环境,又调节了气候,加上丰富的养殖水产资源,为聊城人民带来丰富的利益,是参观游览和休闲的极好去处。这“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形成独特的景观。据聊城的朋友说,环城湖还有个名字叫“胭脂湖”,蒲松龄的《聊斋》中关于“胭脂”的描写,就取材于这里的传说。雌凰仙子的故事又充满许多神话色彩,说明环城湖同样有着丰厚的文化意味的。
的确,聊城作为一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有着它独具的魅力的。但说实在话,这种魅力是我亲到聊城后才感受到的。而不是如泰山、曲阜,或者青岛、威海等,没去之前,由于它们声名的远播,而使我们产生一种向往与期待。聊城在人们印象中,原来知道它,也是认为它在鲁西北,是较为贫穷落后的。原因可能是它过于纯朴的本质决定了它的缺乏自我张扬,从而把自身魅力隐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