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科班准备高考前,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部分学生到泸高实习,一位女大学生老师负责批改我们的作文。那时为了压高考作文题,三天两头就要写一篇作文。我有一篇作文,这位女大学生老师看了很不满意,通篇给我涂改过,几乎成了班上最差的作文。刘兴利老师看了可能认为批改不当吧,后来这位女大学生老师向我收回又重新批改。我知道刘老师可能考虑到高考临近了,怕影响我的情绪和自信心才这样做的。由于经常练习作文,脑子麻木了,空空洞洞的,每次我也不知该写什么。有一次好像还是重点测试,作文题目是:“大学毕业后的我”。大学还不知道能不能上呢,该写什么?我在规定的时间内,只好糊里糊涂乱写一气。交卷后,同学们交换意见,有个同学说他写的是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到了边疆西藏,在艰苦的高原上,如何全心全意地为藏族同胞工作服务等等。我好佩服,我怎么就不能展开想像去写呢?后来,刘老师见到我,极不理解和无可奈何地问我,你怎么这次写得这么差呢?我无言以对,只觉得有负老师的希望,以后再也不敢马虎了。我们在准备高考时写了很多作文,体裁多样,有抒情的、叙事的、写人物的、议论的,都让我们作了充分准备,学校和老师对我们的这份苦心,让我永远难忘。
填报高考志愿书时,学校要我们“树雄心,立壮志”,最好报一个北京的学校。我填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师范大学,因为它既是北京的,又是师范.可以不要交学费,还管吃住不花钱。二、三志愿是四川大学和西南政法学院。但对是否能考上大学,我心中是没底的。后来班主任刘学辉老师审看志愿书草稿时,把第一志愿给我改为中国人民大学,当年人大在四川全省招青年学生20名,泸高填这个志愿的好像就我一人,我心里想,既然老师让报,就听天由命吧!
高考结束后,全体毕业班学生都没回家,留校参加义务劳动,修马路、修围墙,等待高考发通知.也为学校做最后贡献。有一天,我们正在修路挖土时,邮递员送来了第一份录取通知书,原来就是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录取我的,录取号好像是11号。我说不出当时是什么心情,只感到同学们好像都在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后来又过了几天,大批的录取通知书都陆续来了,这一年高考,我记得泸高的毕业生除个别人外,绝大部分都被各类学校录取。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后,大家才离开学校回家,准备开始去各奔前程。在泸州高中的三年,也从此成为了我们一生美好的回忆!
(发表于2004年第2期《泸州文艺》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