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送你一首诗”河源分会场诗歌朗诵会举行之际,记者就中国诗歌创作的现状和新诗的发展动向,采访了《诗刊》编委、著名诗歌评论家、著名诗人朱先树先生。
诗歌创作呈上升趋势
记者(以下简称记):诗刊社是怎么想起要办“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的?如何操作?效果怎样?
朱先树(以下简称朱):主要是想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唤起人们心中的诗意。这个活动是从2002年开始举办的。为配合这次活动,我们出了“春天特刊”,人们可以在各地举行的诗歌朗诵会上朗诵这些诗、或是自己创作的诗。第一年是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展开的,效果很不错。去年便吸引了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等全国32个城市参加,今年在全国36个城市同时举行,其中,广东有湛江、茂名、珠海、深圳和河源等五个城市。
记:记得当年《诗刊》、《星星》诗刊非常抢手,舒婷、顾城、北岛等人的名作在青年学生中广泛传诵,那真是一个诗意盎然的时期。后来,诗歌的创作逐渐衰落,影响越来越小。这些年来,诗歌的发展如何,目前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朱:许多人都在讲诗歌的衰落。是的,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新诗是不再有那么多人的参与和关注,但诗歌是在走向正常化,它的基本状态是符合中国现在的国情的。时代在发展,诗歌在变革,作为语言文学艺术的诗歌不会消亡,它会走向正常化,它会不断地发展下去。
记:据了解,近两年,网络诗歌比较活跃。诗歌刊物纷纷扩版,一些新的刊物正在加入,出版社也在计划推出诗选,您能不能谈谈具体的情况?
朱:网络给人带来更多方便,网络诗歌的发展势在必然。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相对沉寂之后,近年来,中国的新诗有了上升的趋势。2002年《诗刊》率先改刊为半月刊,下半月刊主要向年轻的新诗人倾斜。扩版后有上千人次的青年诗人在《诗刊》下半月刊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全国第二大诗歌刊物《星星》紧随其后也改为半月刊。它的下半月刊以发表网络上的作品为主,为优秀的网络诗歌提供一个在纸上媒体展示的机会。另外,《诗选刊》、《诗潮》和《诗林》等也都非常活跃。
诗歌创作正在走向多元化
记:请您谈谈对河源的印象。
朱:第一次来河源,还不太了解,但是我已经感觉到河源人的热情。
记:广东正在创建文化大省。对此,您怎么看?
朱:以前有人说广东是经济强省但也是文化的沙漠。这个观点我不赞同,我觉得广东的文化底蕴深厚。只是广东的经济较为突出,经济的快速增长把人们的眼球吸引了过去,让人们没有更多地关注文化。如今张德江书记提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是很好的发展思路。
记:当今诗歌创作的趋势是什么?诗歌的创作有哪些变化?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和评价?
朱:如今的诗歌创作呈现的是一种多元化倾向。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诗歌创作有非常大的进展。审美的方式、语言的变化、诗歌结构的复杂性都为今天的诗歌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跟不上这种变化也是客观的,新的诗歌审美方式的认知与教育是全社会的事。翻开现在任何一本诗歌刊物,都体现它的多元化。总之,我们的诗歌不再是—张面孔,她正在试图与更广大的读者相融合。这是一种潜在的趋势,这种趋势也标志着中国诗歌创作的成熟。
记:诗歌刊物的增加,使得诗人发表作品更为容易,特别是在网上,可以随便“涂鸦”。那么,诗歌创作还有没有标准?
朱:你说的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作品的泥沙俱下成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的诗歌语言随意,似乎以为散文分行就是诗了,有的诗歌失去了语言艺术的音乐性,更谈不上视觉变化的音乐性;有的诗歌与人的共同经验无关,更与人类广阔的文化背景无关。一些浅白、平庸、荒唐的作品,一些摆空架子、大而不当、陈旧的、没有丝毫创意的作品随处可见。对于这些,我们可以去批评它,但不能否认它。我觉得不必愤怒,让它自然淘汰。我们要让诗选择读者,让读者选择诗,随着人们的认可,精品必然会留下来。但是,诗人们对诗歌标准的关注成了一种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