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这是14日下午,习近平在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考察。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形式主义是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一周年之际,新华社等多家央媒重申并公开发布《若干规定》,督促提醒各地各部门落实好这一文件。其中就要求改进调研方式方法,不得动辄要求见主要负责同志,不得频繁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如何开展真正有效的调研?《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采访组的受访者石文生,谈起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县工作时开展调研的情况——当时石文生与习近平既是“邻居”又是同事,接触比较多,他说习近平经常骑自行车调研,把正定25个乡镇222个村跑了个遍。其中对永安乡三角村的一次深入调研,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帮扶群众自掏腰包。据跟随习近平调研的石文生回忆,进村时他们看到有个60岁上下的老太太,穿得很脏很破,在路边坐着,一脸苦相。习近平当时就下了自行车,走近俯身打招呼。当听到村民们说这老太太无儿无女、身体不好、生活还很艰苦时,习近平当场就从身上掏出20块钱交到老太太手里。老太太很激动,流下了眼泪,向习近平表示感谢。这20块钱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时任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当年月工资也才50块钱左右。拿出小半个月的工资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村老太太,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但习近平就始终是这样,心系困难群众,不遗余力帮扶,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他曾说:“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他不仅是这样说的,很多年前他就已经带头这样做了。从担任县委书记到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从自掏腰包用20块钱帮助一位农村老太太,到带领近1亿农村人口彻底摘掉贫困帽子,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中国奇迹”,他的为民初心始终没有改变。职位越高,能帮助的人也越多,这才是从政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撸起袖子一起干活。石文生说,习近平当时下乡从来不提前通知,所以这次到大队部调研时,干部已经去田里劳动了。于是习近平和石文生就骑着车到了村外的田边,看到有几十个人正在干农活,他们就从田头随手拿起工具加入到劳动的队伍当中。习近平对农民生活特别了解,干起活来和农民一样熟练,撸起袖子和大家干得热火朝天。2017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说“撸起袖子加油干”,其实正是来自他的劳动生活实践,所以才能表达得这么生动、准确、接地气,让老百姓听了特别振奋。七年知青岁月中,他在梁家河从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到打井、修梯田、建沼气池,什么活儿都干,什么苦都吃,被乡亲们评价“干活不惜力”。在宁德工作期间,常扛着锄头在田间地垄同群众一起劳作,给人留下了“一看就是干农活‘老把式’”的印象。担任总书记后,他仍保持“田埂上的调研”习惯,他常对老乡说“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与农民保持亲密无间。“南方不插五一秧啊”“不要听蝲蝲蛄叫就不种庄稼了”“青蛙打鼓,豆子入土”“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他对农谚烂熟于心,同乡亲们交流起来更是自在亲切。在国外走访农户时,他用“我当过农民”介绍自己。习近平对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怀有深厚感情。
问计于民科学决策。石文生回忆,干完活后习近平才跟生产队长说明了来意:“我们是从县里来向大家征求意见的,现在歇晌的时间,咱们一起开个会吧。”大家围坐在一起,抽烟的抽烟,喝水的喝水,就是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下,习近平向大家征求对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意见和要求,还让大家谈谈正定县的未来发展怎么做才好。当得知三角村粮食提留比较多、老百姓生活比较困难时,习近平当时就表态说:“这个问题我们会认真研究,我们这个村是先进村,本身为县里、为国家作了很大贡献,决不能让老百姓受苦。”并在调研回去后马上进行了研究,一条一条落实了改革政策,真正把调研的成果用在了为群众办实事上。事实证明,只有在调研中问计于民,才能做到科学决策。今年又到了新一个“五年规划”的筹备阶段,习近平强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在5月至6月规划编制开展的网络问计活动中,累计收到了311.3万条网民建议,还新增“人工智能+”“共同富裕”等主题板块,这就是顶层设计与群众智慧的结合。从三角村的田埂调研,到新时代的网络问政,如今这样问计于民的实践越来越多,这些都充分彰显了习近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只有通过多样化渠道汇聚民智,才能真正实现推动科学决策与民生改善相统一。
“四轮到,追不到;两轮到,把话唠。”调查研究应当有什么样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骑着自行车走遍正定的身影,就是最生动的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