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安中学枣园校区高一(2)班教室,同师生亲切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特别辛苦,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有时甚至十二三个小时。这么繁忙的公务之外,如果还有始终保持的爱好,那必定是他的“真爱”了。那他的爱好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听听《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中的受访者张银耀怎么说吧。
酷爱读书。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一些事情主要是由正定县委办公室的张银耀协助处理的,前后一共3年多时间。可以说张银耀十分了解习近平当时的作息习惯。据张银耀回忆,习近平常常工作到深夜,但读书的习惯却一直保持着,有时处理完公务到晚上12点,之后还会坚持读书到夜里两三点。听到这儿,我们不禁感叹习近平总书记的旺盛精力,但更多的是感受到他对读书这件事的执着和热爱。换作现在的我们,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即使还有精力恐怕也很难坚持继续读书。而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躬耕基层到领航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却始终保持着读书爱好,正如他在2013年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的:“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忙”绝不是不读书的借口,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习近平总书记就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博闻强记。张银耀还讲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习近平到正定大概半年多的时候,有一次去一位同事家里吃饭,同事六七岁的孩子听大人说习近平很爱读书,所以就问了一些关于“三国”的问题,习近平对答如流,并且笑着摸摸孩子的头,鼓励地说:“想要难住我,你还要好好学习啊。”其实不仅是“三国”,习近平在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涉猎,而且往往都能把看过的书当中的重点内容记得很清楚。能做到博闻强记,除了天赋,更重要的是日积月累的沉淀和长期的努力坚持。2013年五四青年节参加主题团日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根据2025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24年我国的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百分之82.1,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百分之86.6,这些成效都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的带头示范和亲自引领。
喜爱体育。张银耀回忆,习近平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其实很喜欢体育。机关那时有一台黑白电视,下班有空的时候,一听说有足球、篮球比赛,习近平就会抽空看看。特别是如果看到足球比赛中该进的球没进,习近平还会惋惜地拍大腿说:“哎!太臭了!”进了球也会跳起来欢呼。这不就是妥妥的“球迷”嘛!除了将体育作为爱好,习近平总书记还高度重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2014年中国首次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我们身边的体育公园、健身设施也越来越多,“15分钟健身圈”不断涌现,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经超过了5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这些都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擘画和推动。
我们经常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不论是青年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坚持的阅读与运动习惯,还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他对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的高度重视,这些都对推动全民素质提升产生了深远影响。做到“能在书房静读一天,也能在赛场冲刺百米”,才能既得到“运筹帷幄”的智慧,也拥有“落地执行”的力量,“一静一动”也正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