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习仲勋纪念网>>习老家人>>正文
【学习大军】青年习近平的敬老观—— 十一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为自己考虑多了,就会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越来越远”》
来源:学习大军
作者:学习大军
浏览次数:
2025-09-16 10:37:1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2018年11月6日至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6日上午,习近平在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托老所同老年居民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不仅亲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更在弘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中言传身教,发挥着巨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一向尊重和关心老干部。曾任正定县西兆通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张五普在《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中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重视、关心、关爱老干部的往事,让我们从中得见青年习近平的敬老观。

    把老干部看作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张五普回忆说:“习书记对老干部一直非常关心。他经常给我们讲:‘咱们一定要尊重老干部,重视老干部。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没有他们打天下,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崇高思想境界、精神境界,咱们一生也学不完。’”

    没有老干部们当年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在革命时期他们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枪林弹雨、生死考验,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用坚定的信念和牺牲精神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辛勤付出,投身于火热建设实践当中,为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改革时期他们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勇于实践,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

    尊重和关爱老干部,就是在传承“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红色基因,赓续“艰苦奋斗永不忘”的优良作风,守护“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精神。这份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既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更是新时代奋进路上的精神灯塔。

    发出一辈子向老干部学习的号召

    张五普讲道:“当时,正定县有几个1938年以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叫作‘三八式’干部。习书记对这些老同志评价很高,他说:‘这些老同志,咱们比得了人家吗?咱们一辈子都要向人家学习。日本鬼子大举侵略中国,这些老同志在那个时候参加共产党,反抗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求解放出生入死。他们入党干革命,是九死一生,这能是为当官发财吗?他们这种无私为人民的精神,咱们应该用一生来学习。’”

    一般来说,“三八式”干部是指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至1938年期间参加革命的干部群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号召全民抗战,大批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奔赴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投身革命。正定县作为晋察冀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涌现出一批“三八式”干部,他们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出生入死,为革命的最终胜利而奋斗。

    习近平打心眼里敬重这些老干部,感佩他们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真心实意发出了“咱们一辈子都要向人家学习”的号召。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有了后来那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表达。

    将爱护老干部落实到点滴细节

    张五普还讲道:“正定原来有一个县委副书记,叫宋联捷,就是一位‘三八式’干部,在抗日战争中参加过地方武装。习书记经常到家里去看望他,对他说:‘你有啥事,就尽管跟我说。如果你要上石家庄看病,咱们有一辆吉普车,优先给你用。’宋联捷当时已经70多岁了,家住得比较远,习书记就把他的家搬到县委门口的马路南边,方便县委的同志们照顾他。宋联捷一直非常感激习书记,对习书记评价很高。他说:‘像习近平这样,革命的好后生,人民的好干部,难找!’”

    关心关爱老干部,习近平是个“行动派”。从他把老干部的家搬到县委附近以便照顾和把县委仅有的一辆吉普车优先安排给老干部就医使用这些细节,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温情,看到了他的务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构建起“政治上尊重、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的全方位保障体系。在政治待遇方面,建立定期通报制度、重要会议列席机制,确保老干部及时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生活保障方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的离退休费调整机制,完善困难帮扶体系;医疗健康方面,推行“家庭医生+绿色通道”服务模式,在三级医院设立老干部优先窗口;精神关怀方面,建设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文化阵地,开展“口述历史”等特色活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各地创新实施“银发人才”工程,通过建立智库、顾问团等形式,为老干部搭建建言献策、技术指导的平台。北京、上海等地还开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一键呼叫”应急服务。这些举措既体现了对历史贡献者的崇高礼遇,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温度与优势。

    岁月沉香,敬老情长。张五普最后讲道:“习书记离开正定以后,宋联捷有一次生病,住在石家庄第四医院。我们县委的同志每次去病房看他,他都说:‘每次你们一来,我就回想起习书记对我的照顾,我真感谢习书记,真想习书记啊!’”青年习近平的敬老观,不浮夸,不务虚,他敬重老干部的感情是真挚的,他向老干部学习的心意是诚挚的,他关爱老干部的行动是实在的。这样的他,怎能不赢得老干部的爱戴与拥护呢?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学习大军】习近平说话做事做人都踏踏实实 —— 十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他说话做事做人都踏踏实实、诚诚恳恳”》
·下一篇:【学习大军】习近平“喊楼”寻人—— 十二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
·【学习大军】习近平“喊楼”寻人—— 十二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
·【学习大军】习近平说话做事做人都踏踏实实 —— 十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
·【学习大军】习近平在正定的第一次发火—— 九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
·【学习大军】一份41年前的采访笔记—— 八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
·【学习大军】从习近平工作点滴看领导干部素养—— 七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
·【学习大军】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锲而不舍—— 六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
·【学习大军】习近平改造“连茅圈”—— 五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习
·【学习大军】吕玉兰对习近平的三个印象—— 四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
·【学习大军】“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正定注解—— 三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
·【学习大军】习近平打破“高产穷县”困境—— 二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学习大军】习近平“喊楼”寻人—— 十二评
【学习大军】青年习近平的敬老观—— 十一评
【学习大军】习近平说话做事做人都踏踏实实
【学习大军】习近平在正定的第一次发火——
【学习大军】一份41年前的采访笔记—— 八评
【学习大军】从习近平工作点滴看领导干部素
【学习大军】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锲而不舍
红色书画:众多弟子看望著名书法家张惠臣(
美洲发现神秘图案!学着:殷人东渡得到证实
红色联播-宋任穷:原子能事业并不神秘(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