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习仲勋纪念网>>习老家人>>正文
【学习大军】习近平的“不计较”—— 十八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
来源:学习大军
作者:学习大军
浏览次数:
2025-09-16 11:23:43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2024年6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考察。这是18日下午,习近平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宿舍楼察看学生住宿条件。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习近平的“不计较”
—— 十八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习近平同志办公室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焦裕禄在兰考,盖着一条打满补丁的被子却心系群众冷暖;杨善洲扎根大亮山,住茅棚、吃粗粮,却让荒山变绿洲。这些共产党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在《学习时报》刊发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中,曾与习近平一起在正定工作过的张银耀回忆说,当时年轻的习近平同样具有这种“不计较”精神,住办公室、吃大锅饭,全身心投入工作。这种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品质,正是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精神传承。

    不计较“住”:窄床板上的宽情怀

    张银耀同志回忆道:“习近平同志刚来正定的时候,生活各方面条件特别艰苦。县委办公室都是平房,一间屋也就是十几平方米,大约三米宽五六米长这样的规格。我记得很清楚,他当时过来的时候,床板都不够用,而且都很窄,一米左右宽的床板,就算是比较宽的了。把床板在两个木凳子或者砖垛上一架,上面铺好垫子,这就是一张床了。”“习近平同志的床就是这样的:一床棉垫子,一块窄床板,下面用两个木凳子一架。铺盖是他自己带来的:一条褥子,一条军被。床上就这么点东西。褥子是他母亲给他做的,因为用久了,上面有很多补丁。”很多与习近平共事过的受访者都曾表示,习近平从来不注重物质享受,不搞特殊,反对特权,严于律己。在正定工作期间,简陋的办公居住环境、简单的铺盖乃至带补丁的褥子,就是他日常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正是秉持这样的作风和为民初心,他在正定推动了一系列有利于当地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即便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他依旧淡泊名利和物质,始终把心思放在为群众办实事上。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深刻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为我们立起了精神标杆。

    不计较“穿”:三载布衣不改色

    张银耀接着讲述:“习近平同志生活非常简朴。他在正定3年多时间里,冬天穿军大衣,夏天穿绿军装,基本上就没有别的衣服了。去北京开会,就穿个中山服,穿个布鞋或胶鞋,有时穿个布棉鞋。他那几年唯一穿了一次西装,就是1985年3月他率领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玉米加工考察团去美国考察的时候,那次是我送他到的北京。”“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军大衣、绿军装、中山服、布鞋……习近平一贯朴素的衣着,展现的不仅是他个人的生活习惯,更是他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的生动写照,体现出共产党人扎根群众的朴素作风,也诠释了他坚守初心的可贵品格。习近平的朴素衣着,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他纯粹的为民初心;也是一面旗帜,引领着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价值追求。

    不计较“吃”:一锅一灶见初心

    张银耀继续讲述道:“平时,习近平同志吃的非常简单。当时我们县委都是吃机关大食堂,大家吃什么,习近平也吃什么,没有小灶。”“我们下乡也多,搞调研,有的时候能在乡里吃顿饭,有时候顾不上吃饭,饿着肚子就回来了。回来晚了,食堂的饭就没有了。运气好的时候,食堂有点剩的凉饭,热一热,能填饱肚子。运气不好的时候,连凉饭都没有,只能饿肚子,啥也吃不上。”“为了让习近平同志能够吃得好一点,我们买了一个煤油炉和一个小锅,这样我就可以给他煮挂面,放点葱花,放点香菜,再卧个鸡蛋,又热乎又有营养。”“后来条件逐渐好一点了,县委机关总务室给我俩配了个煤气罐,又有了一个炒锅,一个焖米饭的锅。这样就方便多了。煮挂面不成问题了,烙个饼,炒个菜,也能做到了。冬天的时候炖白菜、萝卜、土豆,能够吃得更丰富一点,生活上也有所改善。”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了习近平朴实无华的作风和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他对吃如此淡然,却不辞辛劳、一心扑在事业上,始终与大家同甘共苦,不搞特殊。这些日常片段虽平凡,却深刻诠释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如今,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依然保持本色,到各地考察调研时,吃的通常都是简简单单的家常菜,食堂自助餐,大锅菜等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更是频频亮相。若换作他人,或有人揣度为精心安排,但习近平数十载如一日的质朴作风早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深知,这份质朴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源自他融入血脉的人民公仆本色使然。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当共产党的干部,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要看得淡、放得下,不能搞‘千里来当官,只为吃和穿’那一套,那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党的工作作风既不是抽象的教条,也不是阶段性的口号,而是体现在衣食住行的细节中,是贯穿执政全过程的政治基因。在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的今天,我们依旧有必要继续保持对艰苦奋斗的敬畏,牢记初心使命,专注于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学习大军】习近平主持制定“六项规定”—— 十七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
·下一篇:无
·【学习大军】习近平主持制定“六项规定”—— 十七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
·【学习大军】习近平的“多重身份”—— 十六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
·【学习大军】从政的起点—— 十五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习近平同
·【学习大军】习近平对他们的关怀发自肺腑—— 十四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
·【学习大军】习近平的“约法三章” —— 十三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
·【学习大军】习近平“喊楼”寻人—— 十二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
·【学习大军】青年习近平的敬老观—— 十一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
·【学习大军】习近平说话做事做人都踏踏实实 —— 十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
·【学习大军】习近平在正定的第一次发火—— 九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
·【学习大军】一份41年前的采访笔记—— 八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学习大军】习近平的“不计较”—— 十八评
【学习大军】习近平主持制定“六项规定”—
【学习大军】习近平的“多重身份”—— 十六
【学习大军】从政的起点—— 十五评《习近平
【学习大军】习近平对他们的关怀发自肺腑—
【学习大军】习近平的“约法三章” —— 十
【学习大军】习近平“喊楼”寻人—— 十二评
【学习大军】青年习近平的敬老观—— 十一评
【学习大军】习近平说话做事做人都踏踏实实
【学习大军】习近平在正定的第一次发火——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