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总部计划在西乡、镇巴一带搞块根据地。谁知到达这里一看,由于连年自然灾害,加上兵匪践踏,人民群众生活很苦,不宜大部队久驻。从陕南党的地下工作人员提供的情报得知,四川军阀正在成都一带混战,川北敌人的防务空虚。川北地处大巴山南麓,山高林密,地域宽广,红军到那里去时机合适,回旋余地大。为此,方面军在大巴山北的钟家沟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挥师入川。部队在钟家沟、杨家滩、罐子坝一带驻了一个多星期,进行休整补充,为下一步进军川北做准备。将我军打土豪得来的浮财、粮食,一部分分给贫苦老百姓。部队也补充了一批粮食、衣被、棉花等物资。上级把缴获的棉花分给连队,弹成棉絮,把夹衣或单衣改制成棉衣。广大群众积极支援部队,缝军衣,做军鞋,蒸白馍,拿出花生、红枣、核桃、柿子等犒劳部队。经过休整、补充、训练和动员,全军消除了长期转战的疲劳,恢复了体力,提高了士气。进军川北,最大的困难是征服大巴山天险。大巴山层峦叠嶂,高耸入云,山险路隘,上70里,平70里,下70里,当地人称“巴山二百一”。险峻陡峭的大巴山,气候恶劣,更难攀登行走。前卫217团砍伐密密层层的竹丛,开出一条通道。这次的行军队伍和平常有一点明显的不同,人人都背了一小捆稻草或柴火。这是徐总指挥想出的法子,是用来在途中照明、取暖、铺床、垫路的,还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上山70里,随着山势的不断升高,出现了适合不同温区的植物带。山脚是常绿树木,到了较高的地方,到处长着密密丛丛不足一人高的苦竹和沙棘,枝叶互相缠连,上面结满冰雪,很难穿行。到了靠近山顶地段,下起了鹅毛大雪,落地成冰,狂风卷着雪花朝我们脸上、身上扑来,冰坡一个接着一个,一不小心就有滑落山崖的危险。部队在这里摔死了不少牲口。有的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登山途中,各级领导和党团组织开展宣传鼓动工作,有的编顺口溜,表扬好人好事;有的编快板、喊口号,鼓励大家艰苦向前。到坡陡路滑的地方,战友间互相提醒,你拉我,我扶你,抢着帮身体弱的同志背枪背干粮,有的一人背两三支枪,有的还背着体弱有病的同志前进。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体现我们红军部队的阶级友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到了山顶,雪越下越大,积雪越来越厚,天黑路滑,难以行走,部队住了一个晚上。部分伤员、病号,挤住在先遣队搭建的草棚里,绝大多数人就在雪地里过夜。大家把积雪推扫到一边,搞成个雪窝。有的用油布和稻草铺在地上睡,有的就坐着休息。不一会儿,一个个全成了雪人。
团政委张成台和我们交通队挤靠在一堆篝火旁。他问:
“同志们,到了四川,你们个人想做点什么?”
“我要先弄双新的草鞋穿穿,这双太破了。”
三班副班长李仲文一向爱说笑话,他说:“我要好好学文化,把这一路上的事记下来,好让儿子、孙子们知道,老子当年是怎样闹革命的。”
大家七嘴八舌,讲着美好的心愿。张成台说:“到了四川,我要围着火盆,先喝二两老酒,再吃一碗辣子多多的抄手(四川人称馄饨为抄手),那才暖和呢!”他的几句话,说得大伙都乐了,把寒气驱赶走了不少。那天晚上,连、排干部过一段时间就叫醒大家起来活动活动,免得冻僵身体。就这样,第二天清早清点人数,还是发现有的战友躺着没起来,扒开雪一看,他们已永眠于大巴山上。2 下山70里走起来顺利多了,渐渐听到狗叫鸡鸣,见到人烟。12月21日,红四方面军1.4万余名将士胜利翻越大巴山,进抵川北。
自西征以来,历时两月,行程三千。由于徐总的正确指挥,全军在脱离根据地没有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克服山川险阻、气候恶劣、物资匮乏等重重困难,两越秦岭,战胜数倍于我的敌军追击,迭破重围,屡挽危局,从逆境走向光明,部队始终情绪高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