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红色博览>>《红色年华》(北京红色创意文化发展中心)>>正文
虎“诗”眈眈——寅年话虎说毛诗
2014-02-12 17:25:14
来源:《红色年华》
作者:奚仁德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一

    为有毛诗多壮志,敢叫虎猴气冲天。

    以前我们都说,毛泽东诗词是诗化的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艺术表现。然而,经过长期的深入的研究后,我发现,其实毛泽东思想,主要表现在毛泽东的文章里,并不主要表现在他的诗词里。换句话说,毛泽东诗词主要表现的不是毛泽东思想,而是毛泽东精神。研究的理论依据是,思想是逻辑思维的结果,而诗是形象思维的,形象思维的结果,如果产生抽象性的东西的话,那只能是精神,而不应该是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很丰富,难以一言以蔽之。而毛泽东精神,倒是比较鲜明突出,可以一言以蔽之。用毛泽东自我表述的,那就是“虎气”与“猴气”,即老虎精神和猴子精神。
    
    什么是毛泽东的老虎精神呢,或者说,毛泽东的虎气主要是什么表现呢?什么是毛泽东的猴子精神呢,或者说,毛泽东的猴气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毛泽东诗词是如何表现毛泽东的“虎气”和“猴气”的呢?或者说,毛泽东诗词,哪些表现了毛泽东的“老虎精神”,哪些表现了毛泽东的“猴子精神”呢?

    还是先从“气”说起吧。

    什么是“气”呢?

    气,乃生命与道德的潜能和力量。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充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

    什么是“虎气”与“猴气”呢?

    《形意拳歌诀》亦云:“夺之似虎气,布形似猴气,与神同住耶。”
   
    毛泽东有何精神气质呢?

    1966年,毛泽东在给江青的一封信中说:“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

    毛泽东的这一番自我比喻,无疑是十分确切的。

    毛泽东“虎气”的主要表现是:吞吐天地、气壮山河的豪气,不怕鬼、不信邪、敢作敢为的勇气,倔强刚毅、百折不挠的犟气。他“猴气”的主要表现是:机警过人、见微知著的洞察力,能屈能伸、进退自如的灵活性,洒脱机趣、诙谐乐观的幽默感。

    “虎气”与“猴气”的互补,使毛泽东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地合成了一个完整的毛泽东精神。

    伟人之中以动物精神来自喻的非毛泽东一人也。

    法国的拿破仑说过:“我有时像狮子,我有时像绵羊。我的全部成功秘密在于:我知道什么时候我应当是前者,什么时候我应当是后者。”(《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的典范》谢达怀主编)意大利的马基雅佛在他的《君王论》里认为:领导者应该“效法狐狸与狮子。”“既是一头很凶猛的狮子,又是一只非常狡猾的狐狸”。

    几种比喻,皆有近似之处:老虎、狮子为一类喻体,猴子、绵羊、狐狸为一类喻体。

    气质决定诗质。毛泽东的老虎与猴子的精神气质也决定了毛泽东诗词的精神气质——虎气为主,猴气为次。

    二

    毛泽东说他“以虎气为主”。今年又是虎年,本文就只谈谈毛泽东诗词中的“虎气”精神。

    正所谓:寅年话虎说毛诗,虎“诗”眈眈风骚奇。

    虎,志向高远,喜欢高山峻岭。
    虎,威猛勇敢,不怕迎战猛兽。
    虎,万兽之王,仰首一吼,山岳为之震撼,群兽规避一旁。
    虎气者,勇猛无畏,大气豪迈之谓也。
    虎气者,气势磅礴,力冲霄汉也。
    虎气者,至大至刚,充实于天地之间也。

    毛泽东诗词中的“虎气”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有“虎”之精神和无“虎”之精神。

    所谓有“虎”之精神,就是直接通过“虎”字表现出来的一种“虎气”精神;所谓无“虎”之精神,就是没有写一个“虎”字,同样表现了“虎气”精神。

    毛泽东诗词,表现“虎气”精神的数量偏多,大多数豪放风格的诗词都体现了这一精神。但是,直接写到“虎”字的诗词不多,只有四首:《七绝、咏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冬云》。这四虎之中,只有《咏蛙》一虎写的是自己,其它三虎写的都是别人或敌人。而今年又是《咏蛙》诗写作一百周年。是故,本文只重点谈谈毛泽东的自画之虎——蛙虎。

    七绝 咏蛙

    1910年秋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诗是至今所知毛泽东最早的一首诗。1910年秋,当时17岁的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考试时所作,考题“言志”。
 
    毛泽东从8岁起进私塾读书,读的是“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他后来说他在私塾里没有学到什幺有用的知识,他收获最大、享受最多的是读旧小说,特别是那些“造反的故事”,如《水浒》、《三国演义》等。13岁时,为父亲所迫,毛泽东辍学回家帮父亲干农活。毛泽东非常渴望继续他的学业,在这个问题上,他与父亲的争吵在1910年达到了顶点。父亲打算让毛泽东到湘潭县城的一家米店当学徒,但毛泽东却渴望到一所新式学堂读书,父亲对他的想法置之一笑,这深深刺伤了毛泽东。在湘潭当了半年学徒之后,毛泽东背着父亲从亲戚朋友处东筹西借,为继续求学作好了准备。就这样,毛泽东从偏僻的韶山来到地处繁华闹市的新式学校东山小学,强烈的反差给毛泽东以巨大的心理冲击。同学中大多是富家阔少,衣着讲究,举止文雅。而毛泽东通常是身着破旧的短衣和裤子,而且他来自外乡,年龄也比其它同学大6岁。这个“新来的乡巴佬”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嘲笑和敌视。但这种自卑不但没有使他沮丧,却更加激发了他宏伟的抱负和奋发向上的勇气。      
   
    了解了少年毛泽东的这一番曲折经历,再来看《咏蛙》这首七言绝句,其蕴涵的丰富情思也就十分清楚了。可以说它是少年毛泽东英雄情怀的绝妙写照。东山学堂背山面水,院内便河环绕,草木青葱,蛙声不绝,素来热爱山水的毛泽东不能不为之怦然心动,他托物言志,把自己立志成为英雄豪杰的远大抱负寄托在小小的青蛙身上,为我们留下了这首理趣兼备、生动传神的咏志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开篇突兀而起,一只以静待动、虎虎有生气的青蛙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此句不凡之处在于诗人发现了青蛙身上的“虎气”、豪气。一个“独坐池塘”,把青蛙那种万虫之主的英雄气概刻画得入木三分,接着用“虎踞”来借喻,陡然间将青蛙的形象放大了。此句写的是青蛙的静态,它孤独地盘踞在池塘边,头顶绿荫修身养性,我们在这种静谧中感到的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蕴积着,等待着喷薄而发的时刻。这实际上正抒发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和不凡的抱负。虽然当时的毛泽东被看作“乡巴佬”,可他对这些俗人之见毫不在乎,他充满自信,觉得自己要比那些锦衣玉食、骄横傲慢的富家子弟高大得多。这种精神上的优越感通过青蛙的形象生动地凸现出来。毛泽东把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在东山学堂就读的机会看作是他修身养性的大好时机。他争分夺秒地吮吸着现代文明的乳汁,从中寻找实现自己雄才大略的途径。“养精神”是一种静,但它预示着养足精神以后的动,我们不难想象经过一番静静的修炼后的“虎踞”般的青蛙将会爆发出一种怎样的力量!再看后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由静到动,将诗人“万里江山我为主”的宏大志向表现得淋漓尽致。别看“我”此刻蹲在池塘边默然无声,但当春天到来时,“我”的叫声将震撼天下。此句更将诗人天下无敌的英雄豪气推向了高潮,恰如其份地抒发了少年毛泽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古来有不少咏蛙诗,如陆游的《闻蛙》,借被厨子残害青蛙发出呼叫来为当时的抗战派鸣不平。明代张维的《蝌蚪》通过蝌蚪演变为青蛙寄托其超凡脱俗的情思。但像少年毛泽东那样把青蛙本身的形象升华到如此高妙的境界,则闻所未闻。诗人用轻松而充满情趣的笔墨,通过一只小小的青蛙,却表现了感人心魄的英雄情怀和壮怀激烈的宏大抱负,小中见大,举重若轻。然而,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贴切,丝毫看不出“故作惊人之笔”的做作。把青蛙蹲的姿态写成“如虎踞”,是非常传神,因为蛙蹲和虎踞这两种姿态确实酷似。而“虎踞”却把青蛙身上的“虎气”凸现出来了,诗人赋予了“虎”的气质,这种联想确是神来之笔。把其它“虫儿”作为陪衬的对象,合乎青蛙的活动规律,但让青蛙的“万虫之王”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陡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叹

    细细想来,慢慢品来,你会发现,毛泽东的这种“虎气”精神贯穿了毛泽东的整个一生。

    正是凭着这股“虎气”,他如一轮红日从韶山升起!凭着这股虎气,他发动了秋收起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建立农村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井冈山道路。凭着这股虎气,他带领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使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起死回生!凭着这股虎气,他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团结了中华民族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了八年的抗日持久战,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凭着这股虎气,他赴重庆谈判,粉碎了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凭着这股虎气,他果敢地作出了以延安换全国的决定,并最后一个撤离延安。凭着这股虎气,他发动了三大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形势。凭着这股虎气,他力排众议,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命令!凭着这股虎气,他在全国还有三分之一的地方还没有解放的时候,就举行了开国典礼。凭着这股虎气,他又一次力排众议发动了抗美援朝战争。凭着这股虎气,他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完成了“一化三改造”,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凭着这股虎气,他制定了过度时期的总路线,成立了农村人民公社,掀起了大跃进高潮。凭着这股虎气,他发动了反右斗争,巩固和加强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凭着这股虎气,他发动了团结亚非拉人民反对帝修反的斗争,建立了第三世界。凭着着股虎气,他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这把刀子丢不得——读《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
·下一篇:毛泽东对美国的五次当头棒喝
·谈毛泽东晚年读书生活
·毛泽东词《蝶恋花·向板仓》手稿揭秘
·我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点建议
·洪湖岸边红旗飘——叶昌保和他的“红色村庄”
·中国农业合作道路的曲折坎坷和坦途——在中国农业合作社首届(北京)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农村干部的一面旗帜——深切怀念史来贺同志
·尼联共(毛)的分裂、大选失利及未来政治走向
·乌克兰:抗议运动和法西斯
·赵树理和曲里村
·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