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本书,叫做《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说的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晚年常因忧虑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思虑,甚至痛哭。是的,老人家没有私心,殚精竭虑,敏锐察觉了党的干部队伍里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思想退化、理想泯灭、作风涣散的问题,并将之与人们灵魂深处的世界观问题和资本主义和平演变问题联系起来,发动和领导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此举不可谓不深刻,不可谓不英明,却在党内高级干部队伍中“支持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时值自己风烛残年,风雨同舟几十年的老战友董必武、朱德、周恩来相继去世,而另一些跟随自己多年的战友们却“不理解,有怨气”,还有的摇来摆去,一会儿积极表白“永不翻案”,一会儿又露出马脚。党向何去?国向何去?谁来接班?根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1949—1976)》记载,主席晚年同身边的护士长吴旭君谈话时说道:“我很担心,这个班交给谁我能放心。我现在还活着呢,他们就这样!要是按照他们的作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 不仅仅毛主席他老人家在忧思,跟着毛主席干了多半辈子革命的老战士韩西雅同志也在忧思。最近,韩西雅前辈又出了一本书《韩西雅敬录离骚今译》,是他将近40年前的1976年,忧思之余闭门抄写屈原《离骚》及郭沫若《〈离骚〉今译》时留下的墨迹。韩老在该书的《跋》中说:“1976年,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经历了十年。千河惊涛骇浪彭湃,宇宙无边无时稍宁!”“周恩来同志鞠躬尽瘁,毛泽东主席年高多病。党将何去?国将何去?”“茫无所知,无从下手!心急火燎,五内俱焚!”“得屈子《离骚》,逢郭沫若的《今译》”,“闭门谢客,虔心抄录,得此一册,视为至宝。”“搁置四十春秋,今欲精心付梓,奉予文苑。”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抒情长诗。长诗从作者屈原个人写起,叙述了作者的成长历程、政治抱负和遭遇政治迫害之后内心的情感。 汉代班固在《离骚赞序》里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可见,“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屈原的“忧愁”,就是楚国被一群奸臣谗人把持,楚怀王昏庸多变,不信任、不重用屈原这样的忠诚之士,“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屈原对楚怀王既爱又恨,无法割舍。 1976年时的韩西雅同志,并不像屈原作《离骚》时那样个人政治前途不得志,也不像屈原那样急切地希望得到领导人赏识和使用,以便立即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1976年时的韩西雅同志,并没有在政治运动中遭受明显的个人不公,他完全是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出于对当时党内形势、国内形势的认识和思考,才萌发出某种忧思。但这种忧思一时难以得到答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则是与屈原相同的。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历史上往往是一种潮流来了多数人跟着跑,只有少数人顶住。真正抱有忧思的人,往往是不多的。屈原当初曾遭遇“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艾萧太盛椒兰少”的不利境地,“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如果说百草枯萎了还不至于那么令人哀伤,最令人哀伤的是芳草腐烂、发臭,蜕变成恶草),“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别人不理解我就算了吧,关键是我保持自己的自信,我的内心永远是好的)。在这里,屈原内心的苦闷、孤独之情跃然纸上。1976年时的中国共产党内,真正忧思“党将何去,国将何去”的,其实也是少数人。这一点与屈原当时也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屈原是悲观失望,无产阶级革命者是既看到困难,又展望未来的。毛主席晚年虽然充满忧患,但仍然写下“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试看天地翻覆”这样豪迈的诗句。韩西雅同志不仅在1976年时就萌生忧思,在毛主席逝世后的30多年里,更是不知老之将至地拍案而起,奋起与修正主义斗争,写下了大量笔锋犀利的文章和充满情感思绪的诗篇。笔者以为,韩老的忧思至今犹在,但他并不像屈原那样悲观失望,而是自觉“心火足以燃犀角”,深信“战炬会有后人传”。这一点是共产党人高于屈原的品格。(韩老2012年9月病中作《自度古风•归去来兮》一首:“烈士暮年肺气栓,灌注显像胸旷然。心火足以燃犀角,战炬会有后人传。照将灵怪现原形,狰狞毕露无处钻。红色年华重返日,凯歌归去唱得欢。”) 《离骚》全诗的语言和意境给读者带来超强的艺术感染和思想感染,是后人学习、思考和模仿的典范。 在语言上,诗人把炽烈的感情与奇丽的超现实想象相结合,虽是政治抒情诗,却不时借用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的希望与失望、坚贞与被嫉、苦恋与追求;虽是表达抽象的思想情绪,却多用比兴之法,以香花美草作为情志节操的象征,令读者如睹具体的圣洁之姿,如闻真实的奇妙之香。 在意境上,全诗并非平铺直叙,而是回环激荡、反反复复。在控诉了怀才不遇,楚王昏庸不察,“群芳”随风转舵,朝廷群小“贪婪”、“嫉妒”、蔽美称恶之后,作者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自不必言。但长诗并未就此结束。黑暗的现实、巨大的苦闷迫使诗人由现实进入幻境,诗篇又展现了一个再生的灵魂为实现理想而顽强追求的动人情境。诗人不顾天高路远,驾飞龙历昆仑、渡白水、登阆风、游春宫,上叩天门,下求佚女。我们读长诗《离骚》,感到的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得到的是一种仰之弥高、取之不尽的内在之美。诗人通过女媭、巫咸、灵氛这些虚构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劝说,把自己的内心冲突和抉择形象化了,向我们展示出一个经过炼狱考验而更加洁白无疵的灵魂。 伟大领袖毛主席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他就如醉如痴地学习和抄写《离骚》。1915年,他在赠送好友罗章龙的一首诗《送纵宇一郎东行》中,用“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来形容岳麓山、芙蓉国的美好气象,用“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来描绘潇湘一带地灵人杰、英才辈出,以此抒发自豪之感。其中没有忘记以屈原、贾谊这些历史人物作为喻体,来比喻杰出的人才。 1949年,在赴苏联访问的火车上,毛主席与著名汉学家费德林谈话时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我们不妨欣赏两段《离骚》诗句: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人们的爱好与厌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这批小人才与众殊异。他们的腰间挂满了野艾,反而说幽兰是不值得佩带的东西。分辨草木的能力都没有,怎么能够请他们正确鉴别美玉呢?他们用粪土塞满自己的口袋,反说申椒没有香气。)这是屈原借天上的神灵“灵氛”之口,对现实社会的无情鞭挞和揭露。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哀怜的是人民生计的多艰、困苦,长长的叹息,止不住我眼泪的倾流。我虽然有高尚的操行,然而早晨进谏晚上就被贬斥。但我决不灰心,纵使毁了我芳香的惠带,我还得用白芷来替代。只要是我内心所认是正确的,纵使付出生命,我也不后悔。)这里表现了屈原面对困难一往无前、九死不悔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