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古城改夯土城为砖石结构,冶铁固基,历代修葺中又不断加高加固城墙体系,城内原有调节水量的池塘、城濠和福寿沟、水窗等排水系统,福寿沟、水窗是现存的历史上曾屡屡抵挡特大洪水的防洪古城墙中的佼佼者。古城墙、城门不仅成为游览景点,而且至今还在为赣州防洪发挥重要作用。它是赣州的一部历史巨著,记载着赣州2200多年的兴衰、嬗变,它对于研究古代的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登上北部城墙,章贡汇合为赣江北去,百舸争流的壮丽景观尽入眼底。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在赣州考察时指出,赣州古城墙是我国现存唯一地面和地下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国宝。古城墙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津门,赣州古城的五大城门之一,城门滨临章江,城门外原是渡江津口,故名西津门。西津门建有瓮城,城门有两重。1932年红军攻打赣州城时,西津门是攻城的主战场,两重城门均被红军炸毁。现存的西津门,是位于瓮城的外重城门。1933年重建为带有欧式建筑风格的三门洞碉堡式的城楼。旁还建有炮城,炮城平面为不规则的半圆形。是清咸丰四年(1854年),为防止太平军攻打赣州城而建。
郁孤台,唐代前建,在唐代时已负盛名。有唐虔州刺史李勉“心在魏阙”典、宋苏东坡“绛宫明灭似蓬莱”诗闻名,更以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千古名作《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而蜚声海内外。 历代文人雅客多有题咏。台为3层,高17米,建在古城区制高点即西北隅的贺兰山顶,以山势高埠、郁然孤峙,故名。越千年来,几经兴废。登台可远眺秀丽且飘渺的山光水色,俯瞰古城区鳞次栉比绿树红花中的建筑全景。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点。21世纪初依托郁孤台建成占地6500余平方米的郁孤台公园。 蒋经国旧居,位于古城北端的花园塘1号,此地原为赣州府府衙,1939年2月,蒋经国来到赣州任专员,在府衙旧址靠近章江的空地上建筑官邸一栋,并一直居住到1945年2月离开赣州。旧居为一凸字形的西式洋房,西邻章江古城墙,前有花园塘,遥对郁孤台。旧居附属建筑膳厅、厨房、卫生间以及主楼连接的回廊已恢复。旧居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蒋经国主政赣州时,提出“建设新赣南”的口号,大力推行新生活运动,还按照中国传统启蒙读物的形式,编写了《新赣南家训》一文。
八境台,位于古城东北隅古城墙上。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点。章江与贡江在八境台下汇合成赣江。登上此楼台,赣州八景一览无余,故取名八境台。始建于宋嘉祐年间,知军孔宗翰主持建成此石城石楼后将登台所见绘成《虔州八境图》,请大文豪苏东坡按图题诗。苏东坡“观此图也,可以茫然而思,灿然而笑,然而叹矣。乃作诗八首,题之于图上”。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贬官岭南路经赣州时,亲临八境台,在遍览赣州的旖旎风光之后,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后序一篇。由此苏东坡对赣州甚眷恋,其流放7年北归途赣州,在此一小住就是40多天。孔宗翰的《虔州八境图》和苏东坡所写的虔州八境诗并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八景,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里程碑。这是八景文化理论的奠基作。其文中以情看景,情景交融,欢欣的情绪,旷达的心怀,为山川增辉生色。其妙在于历史、文化与山水变迁、忧患情感与园林态势的完美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