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起义纪念馆(中红网红色图库)
80年前,在江西省南部的宁都县爆发过一场轰动一时的起义。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的1万7千余名官兵毅然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调转枪口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使红一方面军由4万余人一下子猛增到6万人。
在红军还很弱小的1931年,竟有完完整整的国民党一个军义无反顾地加入红军,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无论是三十年代到中国苏区采访的埃德加•斯诺,还是八十年代到中国重走长征路的索尔兹伯里,在他们相距半个世纪的著作里都着重提到了宁都起义。
宁都起义的爆发,与日本侵略中国有很大的关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一步步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正在江西参加“围剿”红军的第二十六路军,其官兵绝大多数是北方人,他们痛切地感到了深重的民族危机,一致要求停止与红军作战,返回北方去抗击日寇。但坐镇南昌指挥“围剿”的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派遣重兵堵住了二十六路军北去的道路。此举引起了二十六路军官兵的强烈不满。
二十六路军的前身是冯玉祥将军的西北军,大革命时期,刘伯坚、邓小平、刘志丹等共产党人曾在这支部队工作,在官兵们中产生了很大影响。1929年西北军在中原大战中战败,余部被蒋介石收编为二十六路军。 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根据二十六路军的历史情况,指示二十六路军中的共产党员成立秘密的特别支部。支部书记刘振亚,组织委员袁血卒,宣传委员王铭五,都是极富献身精神的青年军人。他们冒着杀头的危险积极开展兵运工作,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其中包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赵博生。
1931年11月底,二十六路军中共产党组织领导人的名单落入蒋介石的南昌行营手中。蒋介石立即给二十六路军发来“十万火急”的电报,严令查拿缉捕军中共产党员。这封电报被赵博生截获,成了二十六路军起义的导火索。特别支部决定发动起义,派袁血卒进入苏区与红军接头。袁血卒星夜赶赴苏区,却被赤卫队员当作敌探逮住,虽百般解释仍无效果。情急之下他唱起了《国际歌》,这才使赤卫队员们相信他是自己人。袁血卒被送到红都瑞金,见到了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刘伯坚、叶剑英等红军领导人,得到了关于起义的宝贵指示,随即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宁都。
另一方面,由赵博生出面,争取二十六路军两位主力旅旅长的工作也进展顺利。这两位主力旅长是董振堂和季振同。他们俩虽是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军官,却与赵博生一样,有着挚爱祖国、不恋高官厚禄的一腔热血。1928年5月,日本军队在济南残酷屠杀中国军民4千余人,连国民党政府派去与日军交涉的外交人员也被割去耳鼻后杀害。日军的暴行骇人听闻,国民党政府却步步退让,禁止军队抵抗,任由日军侵占、蹂躏济南城。再加上“九一八”事变后大片国土的沦丧,有血性的董振堂和季振同早就对蒋介石的卖国政策不满了。关键时刻,他们选择了与红军一起反蒋抗日的道路。
12月14日,宁都起义爆发了。起义官兵拘捕了少数反动军官,解除了不赞同起义的二十五师师部的武装,封闭了国民党的县政府,而后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中央苏区。
起义部队改编为红五军团,季振同任总指挥,董振堂任副总指挥,赵博生任参谋长,毛泽东、朱德派来萧劲光任红五军团政委。经短期整训,红五军团参加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战斗,迅速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主力军团之一。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五军团经常执行断后、掩护任务,打了许多恶仗、硬仗。紧要关头,红五军团指战员往往手持大刀上阵,与敌军短兵相接,杀得敌人血肉横飞,闻风丧胆。红五军团自身的伤亡也很惨重,长征出发时,全军团有1万2千人,到了长征结束时只剩下不足4千人。
令人痛惜的是,红一、二、四方面军在西北会师后,红五军团(这时已改称红五军)奉命加入西路军西征,在甘肃河西走廊的高台城陷入了马家军的重围。经多日激战,高台城被攻破,红五军团于1937年1月20日全军覆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