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书记的旧址住房、董必武、陈云的住处、作战室、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小礼堂、中灶食堂等,都照原来的模样迁到了这个新大院。而且还增建了原来没有的一些纪念设施,如有邓小平题名的西柏坡纪念馆等。
迁村时,虽然有80%的户迁走了,留下的这20户仍然没有多少地种,上级政府花钱还帮着劈山造了些田,可一直到迁村37年后的现在,人均耕地仍然只有二分多山坡沙地。
国家为这些迁建村可没少花钱,仅迁建费就发了几次,一直到迁村30年以后,还发过一次迁建补助款。还帮着想过不少生产门路,比如,地淹了有水库,组织移民打鱼,围水库几十个村庄都打,没几天便打光了。放上鱼苗,仍然不够打,人多水面小,养不了这些人。所以一直到1991年,西柏坡人均收入还不到300元。
但是,只过了3年,到1994年西柏坡的人均收入却达到了2279元!为何能突然增加这么多呢?省报与市报刊登了一篇报道,讲了变化的主要原因:
“省委书记九上西柏坡!”
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把西柏坡当成他的基层联系点之一。1991年9月,他第一次来这里就提出个要求:“经过三五年或更长二点时间的努力,要把平山县建成石家庄最富的县之一,把西柏坡乡建成全县最富的乡之一。”
为什么特别对平山县和西柏坡提出这样的要求呢?因为从抗战开始,这儿一直是老解放区,而且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过重大牺牲贡献,应该首先富起来.可是,不仅没富,而是还很贫穷。他特别想到了西柏坡是中国革命五大圣地之一,决不该再这样贫穷下去,一定要改变这个情况。
1995年4月,程维高第九次来到西柏坡,在农民家里一连住了6个昼夜,一户换一户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到确实有了很大变化,同时也得知上等收入的户还不多,下等收入和特困户占的比例还不小,于是又一户户帮着出主意找办法。
程维高到村支书阎庆芳家,问:“你是不是村里最富的户?”答:“差不多。”“你搞了些什么?”“开一家饭店、一个照相馆、承包一个停车场。还买一辆大客车想跑客运,只是还没办下手续。”程维高对他说:“个人带头致富是对的,但不能光想着个人致富,更要想着共同致富,集体富裕,多为群众办实事。”省委书记听说一位60多岁的老人生活困难,到他家了解后出主意:“到这里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可以把家里闲的房子作为家庭旅馆,能安排6个床位,一天可收入24元。”并让乡干部帮着落实。
在石家庄开车的村民阎上青休假在家,程维高问他:“在外开车一年收入多少?”答:“一万元左右。”“运什么?”“拉煤。”“村里有几个人在外开车?”“8个。”“你们村有这么多司机,能不能自己办个运输公司?”阎上青表示非常愿意后,程维高亲自帮着搭桥找销路,又帮着落实贷款购买汽车,让他们“除增加群众收入,还要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里的集体积累”。
毛泽东在这儿居住的时候,全部是土坯房,连一家砖房都没有。现在家家都是高大宽敞卧砖到顶的红砖房,还有不少用磁砖贴面的。今年又有拆了砖房盖楼房的……
看起来,现在的西柏坡比过去两次“桑田变沧海”时的西柏坡要更加富裕了。村子里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又有这个碧波万顷风光迷人的人造湖,都成旅游胜地了。真如那首纪实诗中所描写的:
湖底松柏翠,
漫山金霞帔。
山腰长长汽车队,
山顶淙淙银泉水。
西柏坡啊,
你真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