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东行漫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正文
第四章说不尽的依恋
2007-07-04 15:30:53
来源:《东行漫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作者:阎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消灭胡儿子!"老乡们也激昂地喊起来。
    任弼时带领大队人马已经走远了,这里的老乡还围着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毛泽东几次给他们说:"大家请回去吧,我们还会回来的。"
    老乡们前簇后拥,送到村口。毛泽东和周恩来走远了,还扭回头来向他们招手。
    这一次中央纵队走了不远,搬到靖边县的田次湾来了。在田次湾住了一周,又被靖边县城的敌人发现这"一小股共军"。也派两个团,朝田次湾打来了。
    中央机关对这两个县城的来犯之敌,不偏不倚,仍不以枪炮还击,照样给他腾出了又一个小村。
    两边的敌人都未寻到目标,便认为这"小股共军"被他们这几个团吓跑了。他们也不再追击,因为共军的踪影皆无,不知该向哪里去追。再说也不敢乱追,他们早有青化砭和羊马河的教训||,三两个团根本不敢胡走乱串,稍有闪失,便会全部覆灭!
    毛泽东和周恩来给敌人一再让地方,转了个弯儿,在6月17日,又来到了距青阳岔与王家湾都不远的小河。那几团侵犯军倒是怕被共军消灭,吓得又撤回了县城。
    中央机关在小河住了一个半月。到了8月上旬,被敌人发觉了。这一回还真的被发觉了!胡宗南使用测向仪,测出了中共中央的电台,这才相信了毛泽东没有离开陕北不是谣传。于是,立即指挥刘戡部的三个旅,由安塞出发,向小河猛扑过来。
    那一次,他们由靖边向东,扑向枣林沟的时候,是大张旗鼓,浩浩荡荡,十分威风,结果扑了一个空。这一次学乖了,也学会了偃旗息鼓,企图来个突然袭击,"一网打尽"。而且有两团骑兵,来势十分凶猛。
    幸亏陕北老乡都是共产党的"信徒",发现敌人的意图以后,消息便迅速传到了小河。敌人的骑兵团赶到时,中央机关正好离开。
    警卫团与敌人接上了火,边打边向西撤去。这是周恩来和任弼时安排的。采取了个分兵诱敌的办法。敌人一直追着警卫团向西打了。中央机关却朝着东北方向而去。.
    到了火石山,大家停下来吃早饭。毛泽东坐在一家屋门的门槛上,给房东的娃娃喂饭。这个男娃娃才一岁多,长得胖胖的,很是可爱。只是满身满脸都是土,嘴唇边上都沾着厚厚一层泥嘎巴。由于这里缺水,加上偏僻山乡那落后的、不讲卫生的习俗,他的妈妈可能从来没给他洗过手脸。主席想给他擦擦,却擦不下来,那嘎巴跟肉皮紧紧粘在了一起。
    主席手里端的是一个搪瓷小碗,碗里盛的是小米干饭,饭上放一点小菜o小娃娃的胃口很好,吃得分外香甜,大口大口往肚里吞。主席只怕噎着他,就给他讲,吃完了这一碗,那盆子里还有好多好多,保证管饱他,要他细嚼慢咽。
    娃娃眼大肚子小,只吃了半小碗就不吃了。这时他的妈妈看见了,赶紧走过来。一边嚷着:“呀呀——,让娃娃给你把碗都脏啦!"她说着看了看主席,满脸都笑开了花,"你这位老同志可真好!对俺这娃娃这么亲!"她说着上前劈手把搪瓷碗从主席手中夺过来,"你不要再吃娃娃的剩饭了我去给你重做!"说完,抱起娃娃噔噔地回屋去做饭了。其实,她并不知道喂她娃娃饭的是毛主席。
    毛主席忙给她说:"不用不用!这剩下的足够我吃的了!"她根本就没听,只管走她的。主席只好指使身边的警卫员:"快去给房东解释,就说咱们这里还有,不用她重做。那半碗饭就给娃娃留下来。"
    早饭之后,决定在这儿休息一天。一是天气炎热,大家走得辛苦,特别是有些老弱病残,都走不动了,只好缓口气儿了。
    这天夜里,由小河向西诱敌的警卫团三个连赶来了。他们把三个旅的敌人引向相反的方向,然后又设法甩掉,才赶回到中央纵队。
    然而,在天亮之前即传来消息:敌人三个旅向西追出二十里,发现上当后马上又折返回来,朝东追来了。
天渐渐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中央机关在这里停留一天,不能再耽搁了。于是一大早冒雨出发。
    两天前,开始动身向东转移,天气晴朗,赤日炎炎,走得大家口干舌燥,满身是汗,还冒着敌机的骚扰和捣乱。任弼时司令员要大家每人用树校拧个帽子戴起来,头顶都"长"出了一丛幼树校,又防空又防晒。
今天,好像换了个季节,由炎夏进入了深秋,雨水把大家浇了个透湿。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三章八百人的国家
·下一篇:聂荣臻题词
·后记
·第三十三章东方的黎明
·第三十二章洞中数月,世上千年
·第三十一章他在临终之前
·第三十章兵临北平城下
·第二十九章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
·第二十八章寒风雨雪花落去
·第二十七章决战中原
·第二十六章夜行千里奔濮阳
·第二十五章空城不是计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黄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特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王小霞: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一幕悲壮,一个故事(图)
不忘历史教训,铭记烈士功勋——茅山老区革命英烈事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