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习近平主席
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愿不分种族、言语、宗教,团结一致,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之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新加坡国家信约
国家至上,社会为先(National before Community and Society above self);家庭为根,社会为本(Family as the basic unit of society);关怀扶持,尊重个人(Community support and respect for the individual);求同存异,协商共识(Consensus not conflict);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Racial and religious harmony)。—新加坡共同价值观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2015年)2月间提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其后,中国国内有大量的报道、讨论的文章,从各个角度探讨、研究这一重要主题。我是关注中华文化的第二代新加坡人,认为习主席把信仰、希望和力量与人民、民族和国家交织而又层层推进的论述,是有它深一层的重要意义。在由小而大:人民、民族和国家的框架上,人民的信仰是民族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就是国家的力量。反过来说,国家的力量在于民族的希望,而民族的希望系于人民的信仰。
经过这样的梳理,把习主席这论述和新加坡的《国家信約》、《共同价值观》和《宗教和谐声明》摆在一起来看,尽管其中内容不尽相同,其内在精神却有谋合之处。
因此,我想以新加坡的例子和经验,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习主席这一从人民、民族到国家的递进式因果关系的论述。
新加坡共和国的信仰与民族
新加坡的面积只有714.3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6月,人口有 5,312,400;是世界上高人口密度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原本是个移民社会,根据截至2012年6月的数字,人口由以下种族组成:华族占74.2%,马来族占 13.3%,印度族占 9.2%,其他种族占 3.3%。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宗教,同一种族(除了马来族外)也有选择不同的宗教信仰。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以年龄15岁及以上的人民的宗教信仰而言:佛教徒占33.3%,基督教徒占18.3%,道教徒占10.9%,伊斯兰教徒占14.7%,兴都教徒占5.1%,其他教徒为0.7%,无信仰者为17%。
多元种族的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和英语。马来语是新加坡的国语,英语则是行政、商业和教育的主要语言,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能有效的应用英语和自己的母语(华语、淡米尔语或马来语)。
除了17%无宗教信仰者之外,人民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以种族和宗教的关系而言,只有马来族必然信奉伊斯兰教之外,其他种族的信仰较为复杂,如华人可能信仰佛教、基督教、道教,甚至伊斯兰教;印度族不一定信奉兴都教或锡克教。
英殖民时代即重视宗教和谐
新加坡是多元种族、宗教的社会,早在英国殖民地时期,种族与宗教和谐早已被重视。1949年3月18日便有新加坡与新山各宗教联合会(Inter-Religious Organisation of Singapore and Johore Bahru)的成立。
1961年,这个联合会改名为Inter-Religious Organisation of Singapore,中文名称是新加坡宗教联谊会,沿用至今。其成员代表新加坡的十大宗教:道教、佛教、天主/基督教、伊斯兰教、兴都教、锡克教、犹太教、拜火教、耆那教、巴哈伊教。这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和谐团体之一。
作为民间的非政府组织,新加坡宗教联谊会至今仍然扮演着维持新加坡宗教和谐的崇高任务。其宗旨、活动是:
一、促进不同宗教间的友好合作; 二、凝聚各宗教以及其共同的伦理道德精神; 三、消解人性之邪恶,发扬人类和平及善良本质; 四、促进不同宗教间彼此尊重、和谐,相互协助及扶持; 五、促进宗教及信徒间的友谊合作,以增进人类福祉; 六、经常举办静坐及祈祷会; 七、主办公开讲座、研讨小组; 八、通过电视及广播促进公众对宗教联谊会之了解。 新加坡宗教联谊会以下列各点为誓约: 宣誓促进新加坡多元种族及多元宗教国家的和平、发展及繁荣; 二、加强宗教间的互相容忍、信任、尊重、理解及和谐; 三、促进社会凝聚力; 四、尊重彼此宗教自由; 五、存异求同; 六、促进宗教间的交流; 七、确保宗教不遭滥用而导致冲突及不稳定。 从新加坡宗教联谊会所代表的十大宗教而言,新加坡可说是世界宗教的橱窗,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在新加坡都能尊严、平等的存在。
推行宗教伦理课程引生的问题
新加坡政府对宗教教育的重视,莫过于80年代在中学课程中加入宗教知识课程。时任新加坡第一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吴庆瑞博士在1982年1月16日宣布以基督教、佛教、回教、兴都教、世界宗教和儒家伦理,作为中学三、四年级的道德教育必修科目,是“O”水准会考的考试科目。这是属于教育体制上的措施,规定所有中学生必须根据自己宗教信仰或兴趣,选择上述一门宗教伦理课程。
在学校教导宗教伦理课程,自有其理想的教育目的。然而,由于新加坡多元宗教的社会背景,宗教伦理课程的推行,也产生了一些预想不到、却又足以危害到宗教和谐的状况。
新加坡政府处理危机的的一个特色,是在事态未发生前采取果断的行动。1987年8月间,新加坡社会发展部委任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一项新加坡宗教与宗教复兴的研究计划,次年10月发表《新加坡的宗教与宗教复兴活动》报告书(Religion and Religious Revivalism in Singapore)。报告书指出以下现象:
一、从50年代开始,基督教的人数,尤其是新教派教徒,有显著的增长。一些魅力教堂,吸引大量年轻的改信者。基督教的复兴不但表现在信徒人数的增加,也表现在基督教活动强烈上升的趋势。 二、无宗教信仰者人数的增加。 三、传统华人宗教信仰者的人数减少。 四、佛教有复兴的趋势。
报告书花了大约四分之一篇幅对基督教的快速扩张作出评论,涉及基督教成长的范围、谁是基督教徒(及改信基督教徒)、基督教复兴的过程、改信基督教的过程、“推力”和“拉力”因素与混乱失范因素。在谈到传统华人信仰的衰退和“讨论与建议”的部分,也是关联着基督教迅速成长所造成的影响来论述的。
报告书也注意到:(当时的)近年来传统华人宗教有“学理化”的趋势,导向对佛教有更新的兴趣。一些受高教育者开始从更为哲学的进路看待佛教,以弘扬正信佛教。这是受到学校教授的宗教知识之一的佛教课程所激励。
在“讨论与建议”部分,报告书指出:近几十年来,新加坡人口的宗教组成有所改变。有些宗教的信徒对于自己所属宗教的兴趣和活动也更为热忱。配合近几十年来的市区重建造成的地域流动,不同宗教信徒的接触更为频繁。频繁的接触可能导致有关宗教或宗教习俗问题上的紧张与冲突。同时,频繁的接触也提供机会让“强势”的宗教侵占“弱势”宗教的疆域,而对后者造成威胁。传统上所接受的不同宗教的“界限”已经变成模糊,并在改变中。当宗教领袖和信徒以行动保护自己的宗教,不论是为了意识形态的原因或是个人利益,是造成宗教之间紧张的潜在根源。
报告书指出:快速成长的基督教可能影响新加坡各宗教长期的脆弱平衡。福音传道者的活动经常被其他宗教的成员认为是有进攻性的,而且对他们缺少敏感性。
迅速扩展的基督教徒中大多数是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士。报告开始发现到,在新加坡的精英社群成员中,受良好教育、讲英语、有高尚职业的,同时也是基督教徒。如果这种趋势持续,新加坡人口结构中宗教的差异将等同于语言和社会等级的差异。这将是另一个必须严厉关注的问题,因为宗教冲突将与社会等级缠绕在一起。
报告书强调:新加坡的宗教实况是敏感的,因此呼吁政府谨慎监控与处理。报告书建议政府在总理公署之下成立宗教理事会(Inter-Religious Council),以监控新加坡不同宗教组织的关系,并减少宗教间的摩擦。
报告书认为:在学校推行宗教知识课程对新加坡现在和未来的宗教发展有重要的冲击力,而建议进行一项系统性的研究,以评估宗教课程对新加坡社会的长期影响。
报告书的观察与建议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举办了一系列的公众论坛和闭门会议,以检讨宗教知识课程。经过六个月的检讨与辩论,政府决定从1990年起,宗教知识课程,包括儒家伦理课程将不再是必修,而改为选修课程。
新加坡政府在维持宗教和谐上的努力,可说马不停蹄。1989年12月26日,以新加坡共和国总统的要求,向国会提交《维持宗教和谐》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最近几年,各种宗教团体及其信徒对信仰的热忱、传教的热心以及坚持己见的态度等有了显著的提高,出现了各种宗教争取信徒和改变他人信仰的竞争,这种竞争且有越来越激烈的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将使新加坡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宗教宽容、和谐及和平共存的精神荡然无存。
因此,《维持宗教和谐》白皮书建议,为了维护宗教和谐,政府应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一些基本原则,作为新加坡各宗教团体和种族在处理与其他宗教的关系时,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这些准则是:(1)认识我们的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社会特征,以及其它宗教组织的敏感性;(2)强调各宗教共同的道德价值;(3)尊重每一个人保有自己的信仰,与接受或拒绝任何宗教的权力;(4)不允许会员信众、职员或传教士对其他宗教或宗教组织做出不尊敬的行为;(5)不影响或煽动其会员以仇视或暴力对待其他组织,不论是宗教或非宗教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