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忠率领二军西征队到达南满,与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二师八团一部胜利会师后,在濛江县江南抗日游击区那尔轰一带短暂停留,受到八团和游击区群众的热烈欢迎。
第八团团长玄基昌,是磐石游击队的老队员。他请李学忠住进同心村,按照朝鲜族的风俗,用狗肉款待远方来的战友。他看到远来的战友们一路跋涉,衣服早已刮的褴褛不堪,难以遮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尽管八团的军装补给也很困难,还是想方设法给二军部分战士换上了新军装。当天,玄基昌派出交通员,分别把两封鸡毛信送到师部和军部。
9月3日,濛江县那尔轰反日会举行盛大欢迎会,到会军民达2 000余人。会上,第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学忠、第一军第二师八团团长玄基昌等先后讲话,热烈祝贺两军会师。会后,游击根据地群众送来面粉还杀了一头牛,和第一、第二军指战员一起包牛肉馅饺子。
9月17日,根据地同心乡的群众捐款制作了写有“欢迎西征”和“敬祝胜利”两面锦旗,敲锣打鼓赠送第二军西征队和一军指战员。
9月18日,南满反日总会印发传单,热烈欢迎二军西征队与第一军胜利会师。传单中写道:“你们英勇地冲破敌人的阵地,安抵游击区域,我们代表全南满反日人民热烈欢迎你们。”传单中还写道:“我们坚决相信,只有人民革命军政治上领导和军事上指挥,反日民族革命战争才能争取最后的胜利。所以,我们热烈地希望你们与南满战线紧密结合,东南满战线打成一片后,更广泛地号召绝大多数抗日武装和反日同胞,共同进行更英勇的反日战争,扩大巩固革命根据地,早日收复失地,实现东北人民革命政府正式成立。”
当时第一军办的《人民革命报》,刊出纪念“九一八”专号。以《东满人民革命军西征队已接头南满人民革命军》为题,对两军会师做了报道:“英勇善战的第二军西征队150名,在该军李政治部主任率领下,已经来到游击区,于八月初(按:农历)已与南满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二师八团之一部接头,并共同配合行动。”
9月中旬,杨靖宇收到鸡毛信,得知第二军部队前来南满根据地的消息,十分高兴。他在金川旱葱沟战斗结束后,即率军部及直属部队教导团专程来到濛江那尔轰,与第二军西征队会面。
杨靖宇激动地握着李学忠的手说:“学忠同志,你辛苦了。东满的同志们都好吗?”李学忠回答说:“好,都很好。魏拯民政委在去莫斯科之前,特意要我转达对你的问候。王德泰军长,要我告诉你,他想念你。”杨靖宇听了李学忠的话,点点头说:“我也想念魏政委、王军长。”
10月4日,杨靖宇军长决定在濛江县那尔轰龙岗西坡于家沟的一个场院上召开第一、二军接头庆祝仪式和军民联欢大会。会场四周虽然堆积着冰雪,但是,举行庆祝仪式的主席台两侧摆放着翠绿的青松枝条,白雪青松相映生辉。参加大会的第一军、第二军将士,反日会员和当地群众共约1 000余人。
联欢大会上,杨靖宇军长首先代表一军表达了欢迎之情。他请李学忠先做讲话。李学忠向与会人员报告了东满革命形势和第二军发展状况,最后高声说道:“我们盼望这一天已经很久了,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李学忠以火热的激情,表达了东满军民对一、二军会师的期盼。
接着,杨靖宇军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我人民革命军向以抗日救国为天职,四年来与日匪血战,屡获胜利。今天得与东满二军接头,感到更为光荣。因我两军战士,均奋勇冲锋,方有今日两军之会师。此后,我东南满游击区要打成一片,一军要和二、三、四、五、六军进一步联系,团结各抗日军队,共同组织东北抗日联合军,更能集中力量,统一领导,顺利地打击日匪。”杨靖宇讲话慷慨激昂,两军战士深受鼓舞,一起鼓掌欢呼。之后,第一、第二军战士分别表演了文艺节目。
1935年10月6日刊出的《人民革命报》号外载:“首由东满二军代表宣布开会,报告东满革命形势与第二军发展情形。次由南满第一军军长演说。”
是年12月14日刊出的《人民革命军画报》第67期,登有3幅生动的钢笔画,反映了当时大会的热烈场面。画报刊登了对铅笔画的说明:“上面第一幅画为军民均到一二军接头式的会场,主席团安排军民所站的位置后,进行会议的光景;下面左侧第二幅画为会议开到余兴的日程,上面有二军西征队队员苏联式的跳舞,配合军乐来进行,而得到满场军民的欢迎招手;下面右侧第三幅画为会议完毕后,二军西征队抛手榴弹,与一军画一邵贼本良的像以机关枪扫射他等的军技演习,来威胁日满匪,与观望群众高举红旗欢呼胜利万岁的光景。”
在那尔轰,杨靖宇、宋铁岩等及南满特委负责同志与东满特委组织部长、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学忠领举行了联席会议,史称“一二军和东南满特委联席会议”。
会议相互交流了对敌斗争的经验,共同确定了为巩固、发展游击区域、互相配合开展游击活动的计划。决定一二军以自己精锐的兵力之一部在某一时间,实现对安图县城的进攻,以必胜的决心,夺取安图县城,做为军事根据地。两军交换了军政干部,一军调给二军一名妇女干部为江南特支妇女委员宋吉凤,二军调给一军一个射击能手。两军还订立了“抗日救国竟赛公约”,规定在一年内做到:改善装备,为全部换成三八式步枪而斗争;把一二军完全变成能征战,必取胜的铁军;互相提供对敌斗争经验。竞赛公约拟定后,双方负责人签了字。为纪念这次会师,双方交换了礼品,一军送给二军两支匣子枪,二军送给一军数枚手榴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