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8月29日,王德泰率一团主力200余人,联合义勇军各部200余人,加上1934年8月15日攻打安图县城时被迫哗变的伪警察300余人,发动了对安图县城的围攻。
一年前,这300余伪警察哗变后,不愿加入人民革命军,也不愿意加入义勇军,退出县城后,我军按约定没有对其缴械,而是同意其保留建制,在两江口一带自立山头。这股伪警察同意我军派政工干部对士兵进行教育,并派骨干人员到军部随军学校参加学习。
根据事先掌握的情报,安图县城(今松江镇)守军约100余人,我军总兵力700余人,我军兵力数倍于敌,势在必得。
发起进攻之前,我军切断了守军的电话线,并对抚松、桦甸、明月沟、和龙通往安图县城的道路进行了破坏,并在破路的地方选择有利地形布置了阻击连队,使敌人难以迅速增援,安图县城形同孤岛。
王德泰采取围而不打的战术,让部队日夜骚扰守军。战士们白天组成战斗小组,围着县城打冷枪,让守军不敢露头。夜里四面点上篝火,在铁桶里放鞭炮,不时敲锣打鼓,同时宣传队大声喊话,动员伪军拖枪投诚,摆出随时攻城的架势,让守军寝食难安。骚扰两天两夜之后,折腾的守军精疲力竭、人困马乏。王德泰命令攻城。
安图县城建县之初没修城墙,只是沿城挖了一圈壕沟。民国八年,始修城墙,因为城墙是用土夯筑,低矮、容易破坏,民国九年9月股匪破城,居民惨遭劫掠。民国十四年,县城城墙重新加固,纯用土坯夹心、内掺黄土砌成,高八尺五寸、厚七八尺不等,周围共计800丈,计5华里。1932年7月,经6年多风雨侵蚀,城墙倾颓不堪,姚振山率大刀会武装攻占安图县城。
日伪急于加强防守,又无资金再修城墙,就用一根一根黄花松杆子竖着夹成栅栏,地上露出二三米高不等,地下埋有半米深。这道栅栏贴着土坯城墙而建,战士们攀爬起来手没处用力、脚扎子蹬不稳,守军却可以站在土坯城墙上往下射击投弹。攻城连队几次靠近木栅栏都无功而返。
王德泰见强攻不行,就下令让几位神枪手各带一个小组,掩护部队围着城墙三面各挖一条深沟,靠近木栅栏,再从木栅栏底下挖洞,从城墙底下突进去。
义勇军主动承担了挖洞的任务,挑选几十位车轴汉子,各个光着膀子日夜不停地挖。站在城墙上的守军士兵眼睁睁看着一土篮、一土篮的沙土从洞里运出来,觉得脚下咚咚作响。
由于一年前王德泰率部夺取过安图县城,对老百姓秋毫不犯,还把缴获的一部分粮食分给了穷苦百姓,老百姓都知道人民革命军是仁义之师,是真正抗日的队伍,因此周边村屯的老百姓纷纷过来慰劳子弟兵。虽然八月末还青黄不接,老百姓还是送来了舍不得吃的咸鸡蛋、咸鱼干、咸肉、荤油等好吃的。老百姓送来的各种蔬菜、香瓜、西瓜等堆在部队的帐篷前面,战士们可以敞开肚皮吃个够。
哗变的伪警察虽然自立山头,但经过政工人员一年的教育,特别是到随军学校学习的骨干人员,看到了学到了和当伪警察时候完全不同的思想作风和兵民关系,都纷纷提出要参加抗日队伍。在参战之前,王德泰安排政治部挑选其中表现积极并有亲属作保的,批准加入第二军;对愿意参加抗日但表现一般的,建议加入义勇军;对不愿意参军打仗,想回家的,发给路费。大多数伪警察都选择参加二军或义勇军,投身抗日战场。
当他们作为抗日部队的一员,看到老百姓真心拥护子弟兵,都在内心深处受到触动,各个干劲十足。挖洞的战士们很快穿过了城墙底下,只等出击的命令。只要王德泰一声令下,就挖开洞口,从洞里冲出去打击敌人。
第四天夜里,我军形成三面围攻之势,佯攻县城,激烈的枪声响彻夜空。守军以为我军这次是要强攻,纷纷登上土坯城墙、隔着木栅栏与我军激战,城中仅留少数人看守伪县公署、军营、监狱。
我军指战员于凌晨时分挖开洞口,冲进街道,一部向伪县公署等地进行攻击,一部转而从后面向守城的敌人射击。守军正焦头烂额依托木栅栏抵抗我军佯攻,做梦没想到子弹从后背打了过来,顿时乱了套,像没头的苍蝇乱窜乱撞,乱纷纷向娘娘库河一侧慌忙撤退。
城里枪声激烈、火光四起,最怕革命军破城的日本商人、伪职员、日本官员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原来,守军向娘娘库河一侧撤退是因为该处城墙有个小门,是城里老百姓平时进出到河里汲水用的,我军没发现,所以逃跑的人群背着抱着值钱的东西都往小门涌来。小门一打开,一群人黑压压向着河边疾跑。有的跑到河边直接跳下去就往对岸逃命,有的互相搀扶着头顶衣物涉水过河,有的抱着大腿粗的木头在河里出没。
在我军的攻击下,趴在小门附近掩护日本人和汉奸逃命的几十个伪警察和伪自卫团士兵支持不住,也从小门退出想过河逃走。我军战士随后追击,打死了几个跳河逃跑的日本军官,剩下的伪警察和伪自卫团士兵只得缴枪投降。
战斗胜利了,但是形势不容乐观。我军虽然破坏了电话线,但是守军配备了电台,周围的敌人还是及时获悉安图县城被围。由于我军破坏了本就泥泞不堪的公路,增援部队烧木炭的蒸汽汽车一路龟行,折腾一天也只能走三四十里,又遇我阻击连队袭击,更是小心翼翼,因此破城的时候没赶上,现在已经纷纷围了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