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篇连载 >>《毛泽东的家世渊源》
第十四章 卷起农奴戟:一、舍小家,为大家
2009-02-18 15:33:52
作者:《毛泽东的家世渊源》龙剑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到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才离开北京,历时4个月,这是毛泽东一生中第二次到北京。驱张运动胜利之后,毛泽东在天津、济南、泰山、曲阜、南京等地“游览一晌”,25天后才到上海。他以中华赤子身份,省视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的曲阜之行,则似乎是向孔子、向儒家思想作最后的告别。毛泽东的不成熟的少年与青年,可以以此为界线而宣告结束,他将走向更成熟的壮年,向马克思主义方向转变。
    7月上旬,毛泽东由上海回到长沙。
    就在他领导着驱张运动节节胜利的时候,他的家庭又发生了一场大变故――他的父亲毛顺生去世了!
    我们现在能看到一张毛泽东与父亲、堂伯父及弟弟的合影。照片上,毛泽东右臂缠黑纱,他的脸部表情告诉我们,他尚处在失去母亲的悲哀之中;而毛顺生已明显消瘦,他浓黑的眉毛,突起的颊骨,显示着他性格上的倔傲。他是由小儿子扶着的,他的腰已显得弯曲无力,他不得不双手强撑在膝上――老人家17岁开始当家,到33年后的此时,已非常憔悴。
    这张照片,摄于毛泽东服丧期内,即母亲去世后不久。毛泽东于十——十一月间接了父亲,由堂伯父毛福生和弟弟陪同到了长沙,一来给父亲治病(父亲患了严重的伤寒),二来让父亲消除一些忧愁。
    毛顺生在省城目睹驱张运动的盛况,他极为儿子担心――10多年前,儿子在故乡就曾无数次与他、与族长和一切看不顺眼的事情作对,如今竟然与堂堂省督干起来!
    毛顺生在忧虑中回到韶山,儿子已是高飞的鸟,父亲已管不着。
    1920年1月23日(农历1919年十二月初一),即文氏过世后仅三个半月,50岁的毛顺生亦相跟着去世。他临终未能合上双眼。他的年岁不大,发家之梦才实现一半;两个儿子泽东、泽覃都未能回来见上最后一面,只有次子泽民守在身旁。
    毛顺生一辈子备受艰辛,养育三个儿子,但长子总不合他的心意。晚年,他已感到苍凉。妻子的去世给了他最大的打击,他们自1880年前后一起生活,到1919年已40年!妻子的灵柩尚在晒谷坪停着,她似乎在等他一起走向冥冥。毛泽东既未送终,又未奔丧,直到1921年,他才来到父母坟前。

    毛泽东彻底抛弃上屋场这个小家庭,是在父亲去世之后。
    1919年冬到1920年夏,他奔走在长沙与北京之间,忙于领导和组织驱张运动,结果,连父亲去世也未能赶回韶山。
    这虽然也可以从他与父亲的感情相对疏淡上寻到一些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毛泽东处在人民革命中,看不到或顾不上家庭的不幸;小家是一滴水,毛泽东已将它汇入人民这条大河之中。
    1921年春节,毛泽东回到故乡。在父母坟上祭扫之后,便将他父亲33年艰辛所创下的家业抛之脑后,把弟妹们全部带出韶山。
    据毛泽东的表兄文东仙回忆:
    1921年正月初,毛泽东同志到了唐家岮我家里拜年。他对我父亲讲:“舅舅,我这次是到湘潭贴招生广告,顺便回来打一个转,看看您的,我还要到宁乡去贴广告,不能久住。”
    第二天我和文雨生同毛泽东同志一道到毛泽东同志家来了。正月初八,毛泽东同志母亲生日的这天晚上,炉火烧得通红,毛泽东同志、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王淑兰、文南生、文东生等,一边烤火,一边吃东西,一边谈家常。
    毛泽东同志对毛泽民讲:
    “这几年我不在家,泽覃也在长沙读书,家里只有你们俩口子撑着。母亲死了,父亲死了,都是你们安葬的,我没有尽孝,你们费了不少心。”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四章 卷起农奴戟:二、回乡闹农运
·下一篇:第十章 审视韶山毛家人物:二、良师毛麓钟
·毛泽东遗物馆的大数据与展出内容(组图)
·从毛主席遗物中学习艰苦朴素的精神
·毛泽东遗物馆是“三严三实”的标本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清洗100件毛泽东晚年穿过的衣物
·毛泽东遗物馆列为湖南省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
·【毛泽东遗物故事】不同寻常的单腿眼镜
·【毛泽东遗物故事】“结实耐用”的旧毛巾
·【毛泽东遗物故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毛泽东遗物故事】补了73个补丁的睡衣
·【毛泽东遗物故事】英文单词卡片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