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母亲早逝的原因,主要是长期积劳成疾,而又未遇良医;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她的丈夫毛顺生的关怀体贴不够,顺生公一心发家,脾气又较为暴燥,毛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自然难得到较好的将息,加之心爱的长子、幼子均不在身边,更使她心力交瘁。
从艺术上看,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情真意切。诗一开头,“呜呼吾母”四字,将当时作者哀恸至极的情态真实地再现出来,接着,回顾了母亲辛勤的一生,这为下面的高度评价打下基础,而对母亲的赞颂又紧紧扣住“爱”、“智”、“善”、“能”等字,在此基础上,痛述失母之悲,并抒继承遗志之心。真可谓字字血,声声泪。
这首诗第二个特点是用字择句极见文学功力,既简括,又自然。
据毛文臣老人1968年11月18日回忆:
主席的母亲死了,主席回来了。我亲自见主席点主,是咬破手指点的。…..母亲最喜欢贫苦人,我们叫她大伯母。主席的母亲非常好,只要主席的爹不在(贩布去了,粜米去了),就散米、散肉。
母亲的丧礼,按韶山的风俗进行,父亲以及他的乡邻,都未想到文氏50来岁年纪,就别离人世,以致于不曾预先择好葬地,但风水观念又使他们不愿意草率将这位老人下葬。于是,灵柩停在上屋场东侧的晒谷坪上,由毛泽民守灵。
毛泽东虽然在许多方面抛弃儒家思想的教诲,而且从更长远的、更广大的目的出发,挣脱了家庭、家族、家乡的羁绊,迎向广阔的社会——这位巨母的胸怀,但是他并未抛弃人类传统的一些美好的东西,他对母亲的一片赤诚便体现了这一点。
可贵的是,毛泽东与众不同,他没有沉浸在悲痛之中而不能自拔,他懂得化悲痛为力量是对母亲亡灵的最好安慰。更主要的是,1919年,他已处在五四运动之大潮中,这使他很快将目光从一个家庭的小范围移开。
毛泽东回到长沙,母亲那纯真、博爱的胸怀,促使他为了真理,更加努力地奋战――即使仅仅为了母亲那颗高尚无私的心灵,他也必须奋斗!更何况他还有更伟大的目标!
1920年前后是毛泽东事业的重要开端,但对于他的家来说,却是最不幸的时候。母亲于1919年10月5日溘然长逝,唯一维系毛泽东与故乡的感情之线断了。毛泽东在悲痛的深渊中用尽全力爬上岸来,然而,他没有在故乡留下――他虽然热爱这一片故土,却也认识到她也成了几千年来羁绊韶山人的“网”。他没有感觉到故土难离,他是一只雄鹰,已在中国广袤的天空――从南到北,飞翔近十年。他俯瞰着神州大地,觉出故乡太小。他的翅膀已逐渐练硬,他决意飞得更高、更远。
他以少年时代就已显露出来的沉着稳健,向真正的敌人――封建制度发起猛攻!他这一时期最大的和主要的对手是军阀张敬尧。
1918年,直皖联军与湘桂联军混战,南败北胜,皖系军阀张敬尧于该年3月入湘任都督。张氏入主湖南后,作恶多端。“张毒不除,湖南无望”,这是人民的呼声,湖南民众掀起驱张运动,毛泽东走在运动的最前面。这场运动从1918年8月《湘江评论》和学联被封开始,到12月初进入高潮。毛泽东丧期未满,便带孝北上,于12月上旬,率驱张代表团,于18日到达北京,其声势之浩大,震荡北京全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