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反运动
一、又回师教导队
1951 年 3 月底,我又调回师教导队——这是我第三次进教导队了。但这次不是当学员,先在政治队学员队当指导员,从事教导队学员的管理工作,熟悉教导队教学和行政管理运作。教导队政委郭原,是原 391 团的老营职干部。
师组织科对营以上干部家庭困难的进行救济,我家只有老婆孩子,无劳动力,对我救济 40 元人民币,我寄回家了。
不久,郭原调回391 团当政委,师里安排我先接手他的工作,边等候任职命令。
二、祸从天降
6 月份,突然收到表姐来的电报:“去了几封信,没有回音,现在快回家向县政府报仇……”
“向县政府报仇”——这是怎么回事?我知道表姐不识字,这个电报不是她写的。我拿起电报赶忙去师政治部找王主任。
王焰主任是彭德怀的秘书,到部队代职锻炼。他说:“你不来找我,我正要找你呢。你老婆前两封来信和这次电报,都被保卫科扣押了。这次电报是我叫保卫科给你看的……”
“我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你看看吧,你们开原县政府来信告你了。”
我接过县政府的信“……纵使家属违反政策,破坏征粮支援朝鲜战争……” “这件事我实在不知道啊,更没有纵使她……”
“你是不知道。县政府来信后,我立即派人去你们县调查,现在已调查清楚了才找你来。为了支援志愿军出国作战,东北各地征粮,当然首先是向地主征粮。你们县是解放后和平土改的,没有没收地主浮财,而你们村的地主刘 ×× 在你老婆支持下抗粮不交。你老婆和地主关系好,四八年国民党军队打来,刘地主掩护过你老婆……以后村、区干部对地主采取措施,地主刘 ×× 上吊死了。你老婆和地主家属闹事,打骂村干部,区长来了骂区长,县政府干部来了也大骂,说‘我男人在前方打仗,你们在后方享受,逼死人’,叫你回家找他们算账、报仇……这样全区都无法征粮了,所以才写信来部队告你。你老婆替地主鸣冤叫屈,完全是丧失阶级立场的行为!你要好好考虑一下。”
三、离婚
这下我才明白事情经过。去年老婆来探亲时就说过她对村干部杨老大、冉二愰等人看不起,和人家关系不好,这次果然和村干部们闹起来了,还闯了祸。我对主任说:“我老婆脾气不好,又不识字,可能是受别人挑唆,这信、电报都是别人写的,能不能来队随军以免再上别人当……”
“随军不行,你不够条件。干部家属随军是有条件的:一是在战争中被敌人杀害现在确实困难的;二是完全丧失劳力无法生活的;三是团职干部家属。你现在虽已是团职干部,但三条你有两条不够,不能批准随军。你知道,家属随军是要拿一个兵的粮饷的。392 团副团长郭庆隆万山群岛作战牺牲,他的老婆和 10岁孩子批准随军,此外全师没有哪个家属随军 *1。”
“这……这可怎么办呢?她在农村,以后还会闯祸的……” “该怎么办你要好好考虑一下,你老婆丧失阶级立场,你也要划清界限……
几天来我吃不好睡不好,反复思考王主任的讲话:叫我划清阶级界线,就是要大义灭亲离婚,不离婚就是丧失阶级立场,结果是开除党籍……不是党员就没有干籍,军队、地方都不能当干部,后果是回农村,这样我的前途命运也就完了……我深知:不管是地方还是军队,对干部政治上的要求就是任何时候都要站稳阶级立场,四八年的两忆三查中,有地主亲朋的、与地主女儿结婚的,干部不划清界限的一律开除党籍。
但若要离婚实在是于心不忍。我和表姐是在外婆家从小一起长大的,感情很好。结婚后她和我在舅舅家一同受苦,今天全国解放了,却要和她离婚,对她将是天大的打击……虽然是组织上叫我离婚,但乡亲们又会怎样看我呢?当官了,不要老婆孩子了,忘恩负义,背一辈子骂名……思前想后,我十分痛苦。
一周后王主任来教导队看我:“我知道这几天你很苦恼,怎么样?考虑好了没有?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党员必须站稳阶级立场,好多地主剥削家庭出身的人,都与家庭划清界限背叛了阶级……现在国家新婚姻法公布了,你好好考虑一下怎样选择。”这次讲得更明确了。
第二天,组织科长于永慎来找我谈话:“你已是团职干部了,组织上对你是很器重的,这次主任派我亲自去开原调查。昨天主任已对你明确指出了……你必须要表明态度了。”
四九年南下时我在组织科和于永慎一起当干事,关系很好。党管干部,组织科是掌握干部任免的。这次组织科长出面,如不表明态度,就会采取组织行动了。
我思想激烈地斗争:要前途还是要老婆?今年我才 24 岁,团职干部,34 岁能当上什么干部? 44 岁呢?回家,当老百姓?六年的流血牺牲,战场上的拼杀奋斗,也将如水流逝,白费了……最后当官思想战胜了我对表姐的感情。
“好吧,我离婚。怎么办手续?”“好办。你写个离婚报告交组织科,经主任批准,开原法院就判决了。” 怎样写这个离婚报告呢?我写了撕撕了写,反反复复,最后决定不能写她与地主的关系,阶级立场不稳,这样犯政治错误永不能翻身,只能写外祖母包办婚姻,感情不好。我家的一切东西及二亩地全部给她以抚养孩子:我还提出孩子应享受军属待遇,这样在政治上不受歧视……我将对她的感情寄托在对孩子的感情中……
第二天报告交给组织科长于永慎,经王主任批准,9 月份开原法院判决书转回来,于永慎交给我 *2。
这是我一生中最遗憾的事。
四、三反运动
“三反”,即“反浪费,反贪污,反官僚主义”。1949 年 3 月中共七届二
中全会毛主席报告第十个问题中特别强调“革命胜利后,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被资产阶级糖衣炮弹打败……”
郭沫若先生又再版了他在 1944 年发表的《申甲三百年祭》文章,说明农民革命军李闯王进北京失败的过程来警告我党。
不出毛主席所料,有些干部中了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腐化堕落。典型的大贪污犯,天津市委书记张子善、市长刘青山,经毛主席批准杀了。基层类似事情也有,去年打完万山群岛撤到中山县清查五 О 年年初生产自救账目,我营发生几个连干部贪污之事也是很好的例子。
中央根据 1951 年秋季全国工农业战线开展爱国增产运动中揭发出来的大量贪污、浪费现象和官僚主义问题,向全党指出:必须注意干部中的贪污行为,注意发现、揭发和惩处。以后又不断作出相应决定和指示,于是三反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我师经过大小会议,开展三反运动,大小干部人人过关。除了现有贪污行为,还加上过去在战场上发洋财,私藏缴获敌人东西的都要交代。
师直侦察连有个班长,家住法库县城,四七年我们打法库时,他拾了一麻袋红军钱 *3 拿回家,他父亲在四八年买了几百垧地,解放后被划为地主,现在被打成“老虎”,大贪污犯。
通过此事领导号召:凡是听到的,见到的,怀疑的,都要大胆检举揭发,都可检举。
1、我“贪污”
我的警卫员背的 200 发手枪子弹和我的左轮小手枪,没有登记造册;一个脸盆,30 张信封、信纸,都列为贪污。
我们师教导队有干部,揭发前政委郭原有贪污行为,伙食超过中灶标准。
2、揭批郭原
郭原 1946 年就是 391 团 1 营教导员,为人正直,391 团人所公认的好领导。
五〇年调教导大队接刘云的班当政委,今年春后调 391 团当政委,我是接他的班当政委的。
这种无中生有的事我实在反感,在大队党委会上我与人争吵起来,事后汇报到王主任,说我右倾包庇郭原。
师直开大会,郭原和各团首长都参加,揭发批判郭原。这时王主任写条子,点名叫我发言,说“不知道事实可从理论上批判”,我拒绝了。
大队部王焕章管理员发言:“郭政委有什么别的贪污的事我不知道,就说吃中灶超标准我可以作证,是绝对没有的事。每天四菜一汤,一般都是从大灶打来的菜,另外炒个鸡蛋,他老婆都不能吃,都是去大灶吃饭……
说他老婆每天吃鸡,这也不是事实。他老婆怀孕,吃个鸡都是政委自己拿钱买的……”
管理员的发言被王主任打断:“这些事以后再调查,主要是郭原有许多银元,这是哪来的?必须交代清楚……”
南下时国民党的钞票老百姓不要,部队伙食费、买东西都是上级发的银元,进广州后五〇年发行人民币就停止发银元了,很多干部将每月发的津贴费换成银元作为纪念。
运动大哄一阵,少数有问题人立案审查,郭原及其他人都不了了之,我“贪污”的枪、子弹、脸盆、信纸、信封什么的也没上交,事后干部中议论王主任太左了。这是建国后的第一次政治运动,在以后连续政治运动中左的思想下,小人太多了。
11 月,为了加强部队文化学习,全军各部队教导队都改编为文化速成学校,我的任职命令也下达,任师文化速成学校副政委。
五、红娘于永慎
为了建设现代化军队,师以上派来苏联顾问。有一个顾问对我们一个参谋说: “你会跳舞吗?会拉手风琴吗?”
“不会。” “那你活着有什么意思。”
此时上级号召干部们都要学会跳舞,说是国际上文明的表现。师政治部每周组织舞会,又组织专职篮球队,跳舞、打球……
教导大队学员也要学习跳舞,一天宣传队来了五个女同志教学员跳舞。全大队学员集合,我进行动员:“……这是政治任务,人人都要学会……”讲完我要走,被一位女同志拉住:“干部带头,我来教你”。
我没好气地低声对她说“走开,我头疼”回宿舍去了。
第二天,组织科长于永慎来找我:“为什么骂人?装病不学跳舞。” “我看有的人跳舞,东倒西歪,一蹦一跳出洋相,真恶心。我是带兵打仗的,
如果我调到外交部工作,我跳得比谁都好……”
“告诉你吧,找你跳舞的那位女同志是我安排的。你离婚之事不翼而飞,许多女同志找我做媒……”
“啊?她东北人,我认识她,长两颗虎牙,但跳跳蹦蹦的我不喜欢。” “那你看上谁了你说。” “去年军文工团到部队采访写海陆英雄刘义材料的肖中霞,我觉得不错,落笔成章文才也好。”
“你敢找她?她是大学生,父亲是国民党将军去了台湾,这不又是阶级立场问题嘛?不然军部早就有人找她了。组织上能批准吗?……你看宣传队演老太太的那位怎么样?”
“啊……难怪这几天她常来我们大队找女同志聊天,有一次在门口挡住我,和我搭讪。”
“怎么样?她是党员,宣传队骨干,工作表现好……” “得……得了,她比我都大,本来就是个老太太。” “哎你们三队那个 19 岁的文化教员怎么样?” “这丫头疯疯癫癫的……”
“这个大了不行,那个小了也不行,你小子,到底找什么样的?端起臭架子来啦?”
“这么说,她们都找过你做媒啦?你这个‘媒婆’拿了多少好处?” “放屁!因为你小子年轻,24 岁的团级干部……只有你小子找了之后,其他的老红军、老八路才能找对象,有你小子在,女同志能找他们吗?不然我才不管你这屁事呢!”
“那你找了吗?”
“我找了。秘书科的刘奔……不过你要保密呀。这些老干部没结婚之前我们不能声张……”
391 团副团长林田山,一年前因病住院,现在出院了在师招待所休息,等待分配工作,也来三队听课。我是 391 团出来的,所以每次林田山来听课,我都陪着他。三队语文教员余凤英有时还单独给他补课。
余凤英 19 岁,稳重大方不爱说话,讲课时能根据成年人的特点,从课文中找出重点名词启发学员造句,举一反三,一堂课下来学员能写出短小文章,学员们反映很好,引起了我对她的注意。
林田山不来听课时我也时常去听课观察,饭后别人出去玩她却在备课,和其他女同志比起,可算是才貌出众。
我主动去找于永慎,要看余的档案。她原籍是江西奉新县,出生在江苏六合县城,家庭成分是城市贫民,南京会计学校毕业,1949年 10 月考入江西军大,1950 年 10月分配到我师,参加过三水县剿匪工作队,后到师宣传队,今年春调师政治部文化科,因教导大队缺语文教员才调到三队任教。
“你小子有眼力。你们大队有六个女同志,怎么看上她了?”
“看上谁是我的事,你不能包办。有没有人找她呢?”
![](http://www.crt.com.cn/2024images/11/hs1253.jpg)
当时教导队的语文教员——余凤英
“有。文化科长等几个老同志都找过她,她都不同意。她能不能看上你……这可不保险。”
“好……请你作红娘吧……敬礼。” “哈……哈,如果成了怎么谢我?” “请你吃馄饨面、白切鸡……”
过几天于科长告诉我:“她同意了。下一步你俩谈吧,我已给你登记上了,别人就不能再找她了。”
我叫余到我办公室谈话:“我本人离婚的情况于科长都对你说了。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孩子以后会来上学的,她妈妈无力供她读书……”
“我同意,孩子是无罪的。你是党员,我是共青团员,应该按党的政策办事……我也有个条件:你以后不要发脾气,骂人。”
“发脾气、骂人,这是我最大的毛病,也是职业病。因为带兵打仗,一着急就发脾气骂人了。我答应你,今后一定改掉。”
就这样,我和余凤英的关系定了下来,并向大队党委汇报,两年后再结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