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当中就有四五户佃农被吃了“河漏”。姜占春和梁雨睛两家同时破产,在捡到党的传单,加入党组织以后,两人便在险溢河和蒿天河各自发展了近百名党员,全都是苦大仇深的破产农民。这年春天,全县的党团员总人数达到880多名,其中西部山区占到将近一半,这为全县党的工作重心向山区转移,为开展小规模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
3月份,于光汉再次回平山视察,要求县委派人直接到直南特委汇报工作,开始欲让李法庄去,后来在东回舍遇上张惠森积极要求,遂使张担任了县委联络员。此是张在同李的较劲中胜出的关键一局。张惠森急于上进,也很善于表现自己,他的汇报不仅引起直南特委重视,而且很快就将中共北方局特派员引到了平山。
特派员手记之一:第一次平山之行
为完成北方局指示的任务,我于1935年4月,亲自专程到平山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在一个正下小雨的早上,我从邢台出发乘火车到达石家庄,按照行前安排,出城后雇一辆马车沿滹沱河西上,到了洪子店一个小学校。来接关系的是一个女人,大约三四十岁。暗语对上后,她说:“你稍等一下,我陪你找人去。”这样,她就陪着我来到一个有水磨的村镇,路不太远。在靠河边的小学校里,先找到张惠森,简单谈话以后,他就将我带到杜家庄南沟栗再温的家里。我见到了其侄儿栗政清。经介绍,栗问我什么时间,从什么地方,怎么来的?我述说一遍,接上了关系。就这样,我在这里住了两三天,在我和张惠森、栗政清接触交谈中,经他们介绍,平山一带给我的印象是好的,深刻的。同时,我也将当前国内形势及党的要求介绍给他们。三天后,我觉得接触范围还可以稍大一点儿,便随同栗政清、姜占春等人从南沟出来上了北山。住到了半山腰上的崔秋子家,崔是栗再温的表哥,也是姜占春的姐夫。这儿只住他这一户,环境很好,而且还有一个山洞,活动起来也很方便。在这里先后同一些党员进行过小范围的座谈¡¡我这次来平山,虽仅十来天,但对我教育很大,印象是深刻的。我看到平山党组织正日益发展壮大,看到了广大农民的革命激情,看到了革命烈火将在平山点起,将迅速燃烧!
油画:起义 作者:严敦勋 翁元章
特派员手记之二:第二次平山之行
1935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当时,一方面是日蒋签订《何梅协定》致使华北平津局势日趋紧张;另一方面,是我党发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提出了北上抗日、联合抗日的政治主张。这更坚定我们开展武装斗争以配合红军北上和打击日寇的决心。在农历8月中秋前后,我从天津出发再次赶赴平山。这次我仍住在栗家,还是由栗政清、张惠森出面接待我。所不同的是,这次在这里我见到了栗再温同志。他身材不高,是个非常精明而又能干的年轻人。他不仅有读书人的雅气,而且具有朴实的农民素质。我们虽是初次会面,互相寒暄说明情况之后,又谈了我走后的许多工作情况,及他对平山工作的想法和意见。通过接触交谈,我觉得这个同志有头脑,对问题有分析有看法,给我的印象很好。对栗再温同志的印象和看法,我以后在回天津谈工作时,都跟北方局讲了。随后,我又在一个学校里,见到了姜占春等一些同志。在与栗再温等接触中,我向他们传达了北方局对平山开展游击战争的想法、意见,听取了他们最近组织开展游击战争的情况。最后,我以临时负责人身份,讲了对平山近期工作的要求。根据当时斗争需要,在我参加主持下,召开了一个党的主要负责人会议,决定成立统管平山、获鹿、井陉、灵寿一带党的统一组织——直西特委。由张惠森担任书记,栗再温任宣传部长,贾良田任组织部长(我原考虑:栗虑事周密, 拟由栗任书记,张言谈举止较“愣”,搞游击队较合适。因栗刚回平山不久,就先让张担任书记)。因原县委主要负责人已任特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