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女儿带走,让她上了大学。张月霞走后曾多次给村干部来信,并给房东寄过照片,捎过布鞋。
中组部进京后,得知就近搬迁的西柏坡乡南庄村人多地少,交通闭塞,村民们生活困难时,就把南庄作为中组部的联系点和机关团委的教育基地,每年有一名副部长带领,回南庄慰问考察,帮助解决问题。中组部先后为村里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投资35万元为村架设管道,修建倒洪吸,宽开浆砌渠道,扩浇南庄和北庄等村土地700多亩。1996年8月遭灾后,中组部又捐献了现金和救灾物资。2002年6月,中组部协调中央交通部下拨专款170多万元,为南庄修建了5.5华里的通村柏油路,并硬化了村内5华里的街道胡同。2005年,中组部协调国土资源部门投资230万元,为南庄造地190多亩,北庄造地102亩。
在中组部的帮助下,2005年南庄已跃入了平山县文明生态村和先进党支部行列。
三、山沟里有马列主义
1947年春,中央马列学院和法制委员会随中央工委来到了距西柏坡9公里的李家沟口村。为了保密,对外统称“工校”。董必武、陈伯达、谢觉哉、王明、杨献珍、艾思奇、何其芳、张苏以及许多著名学者都来到了这里。
马列学院1938年5月成立于延安,是一所以学习、研究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为重点的学院,1947年3月中央撤离延安时停办。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为迎接全国解放,为培养有理论知识的领导干部和宣传干部,1948年7月,中央决定恢复马列学院。任命刘少奇兼任院长,陈伯达、侯维煜为副院长,杨献珍为教育长。下设若干科室,学习时间暂定1年。1948年11月8日,马列学院第一批学员在李家沟口开学。学员从全国各地党政军中的地师级以上干部中选拔。由于条件限制,领导和学员均住在老乡家里,董必武住在杨弘济家,陈伯达住在杨英毛家,校部设在杨正秀家。学习方式采用小集中大分散,隔一段时间利用李家沟口完小大教室上一次大课,学员们平时都分散在老乡家里自学。在大决战的紧张岁月里,马列学院为新中国的建立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
马列学院来到李家沟口后,就把李家沟口完小作为联系和帮扶点,积极协助完小工作,完小的政治、时事、音乐和社会发展简史等课程均由学院老师兼任。
学院的消息十分灵通,前方刚刚打过胜仗,报纸还未刊登,任时事课的陈老师就在完小宣讲了。每节课陈老师都讲得生动活泼,活灵活现。每节时事课讲完后,由完小老师把战役时间、地点、规模、解放城市、消灭敌人数量、激获武器数量、击毙活捉敌军首领等要点摘录下来,让各村的走读生当晚在村里宣传出去,二三日内出在黑板报上,形成了以李家沟口为中心,辐射周围几十个村庄的宣传网络。
教音乐的寒枫老师水平很高,既教唱歌,也教识谱。教社会发展简史的王老师,围绕课文讲得很细致,但从不让学生³笔记、照答案死背,对改变同学们死读书的习惯有很深的启迪。
学院干部科科长程昆经常到完小与校长杨德秀、教师李修文、刘梦达等座谈了解学校情况。当了解到学校经济拮据,缺少图书时,主动向学校赠送挂钟一个、图书千余册。有时还带走六年级的学生作文帮助修改,与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马列学院随党中央离开了李家沟口,迁往北平。临行前,学院领导陈伯达、杨献珍、艾思奇、何其芳到完小话别。陈伯达勉励同学们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还引用了一首古诗:“春日不是读书天,夏日南风正好眠,秋多蚊虫冬又冷,一心收拾待明年。”并把“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两句话写在黑板上。
马列学院进京后,没有忘记李家沟口完小师生,1951年春节前后,从李家沟口招走完小毕业未能升学的杨三法、李学山等十几位同学到马列学院和中直机关做服务工作。
四、大院今昔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