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曾随全国十一家电台(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湖北、浙江、上海、四川等省市电台)组织的“长江魂”诗会,从武汉出发,沿长江上行,到宜昌换乘小汽艇,经三峡,逐一参观游览沿江景点,采风写作。之后我曾写有“长江诗话”数篇,分两期连载于《星星》诗刊。其中包括写西陵峡口“三游洞”和“香溪”两篇。其实这次也是到过秭归县城和屈原祠的,可惜没能留下有关的印象文字。
关于这次到秭归的情况,由于时间久了,记忆已经较为模糊,只记得那时秭归古城位于江北岸,船到秭归,离船上岸,我就随同行诗人们,沿古城狭窄街道上行,并怀着一种朝圣的心理,直奔屈原祠的。中国人,特别是文化人,对屈原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爱国主义大诗人,都有一种格外的景仰和崇敬。我们到屈原塑像前瞻仰之后,就参观陈列的各种文物字画。唯一有印象的是看到了原曾和我一起工作过的一位老同志的一幅题词。那时他已到中国书法家协会工作,字幅写的什么内容我已记不清了,但这种时候,这种地方能见到熟人的墨迹,感到亲切,所以印象深刻。这次好象我们同行的诗人,都有签名留念,当然那不过只是表示到此一游了。
2004年中国诗歌学会组织的“诗歌万里行”活动,启动仪式在秭归举行。我有幸被邀参加了这次活动。秭归是屈原的故乡,“诗歌万里行”活动的启动仪式能在这里举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秭归文联和县领导非常重视,为当代一百多名诗人签名刻石,树立了诗的记念石碑。另外到会的诗人们还和当地骚坛诗社成员一起开了诗会,朗诵自己的诗歌作品。说实在的,各种诗歌活动和会议,我也参加过不少,但在一个县,并且是和农民诗人一起参加这样的诗的活动,似乎还是第一次。在这次会上我并没发言,也没有作品朗诵,只是作为一个参加者,也留下了许多的感慨。这些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精神情感表现的诗歌,影响力的确也有些势微了。但在这里,使我们看到了诗魂尤在!而诗在民间,中国的诗歌还是大有希望的。
2007年由中国诗歌学会、《湖北日报》和秭归县人民政府举办的“九畹溪•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我又有幸作为评委,能有机会再到秭归参加颁奖大会和屈原故里端午诗会。我曾想过,作为一个县能搞全国的诗歌大赛,恐怕也只有秭归才能办到。因为这里是屈原的出生地,而县领导又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文化建设,可见对文化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是深刻的,因而才能有这样的信心和魄力举办这样的活动,从实际效果看也是不错的。参加这次诗歌大赛的作者来自全国各地,而且一些著名诗人和当今活跃在诗坛上的,一些有创作实力的中青年诗人,也都寄作品积极参赛。这不但是一次诗的盛事,从另一方面,也是让秭归这个地方声名远播了。而诗和文化的影响力是可以穿越时空而存在,决不是一般广告宣传的作用能与之比拟的。
现在屈原已属世界文化名人,在中国爱国主义大诗人屈原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但除了文化人之外,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秭归是屈原的故乡,以及屈原留下的诗魂和文脉,了解的人可能就并不太多了。于是秭归县利用屈原这张文化名片做文章,对宣传秭归促发展,政府在这方面是做了大量工作的。每年端午节已经成为了秭归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节日,龙舟竞赛、诗歌活动,今年还有九畹溪的漂流竞赛活动等,影响都是很广泛的。
我虽然三到秭归,还仍说不上对秭归有了深入细致的真正了解。但从我的印象中,秭归的发展变化的确与屈原和文化是分不开的。原来的秭归旧城,由于三峡库区蓄水已不复存在了。现在的新城在南岸距原旧城相距数十公里,面对着三峡大坝这个世界的宏伟工程。和旧城不同的是,新城的确是十分现代化的,几乎全是高楼大厦的新建筑,街道整齐,繁华热闹,人们完全是生活在现代城市环境中,享有现代的一切物质文明。但因有屈原的诗魂和文脉在,秭归人的传统文明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持和发展。每年的龙舟竞渡,已成为一种民间文化活动影响深远,而且已更有了现代体育的竞技内容,也不属秭归独有,但纪念屈原的性质并未改变。而唯有屈原诗魂长留秭归,从明清以来,这里的诗人们自由结社,缅怀屈原击壤而歌,唱酬咏怀。为了发扬这一传统,秭归文联特别把骚坛诗人们组织起来,经常进行诗歌活动。他们有组织、有章程,成员大多为农民。从2006年秭归文联编印的《骚坛》诗集,就收了有数十人的作品。特别是我在读到县文联主办的文学刊物《屈原文学》上,文联主席周凌云写的“骚坛人物谱”,更了解了许多他们普通而又具有传奇色彩的追寻诗的经历,他们的真诚执著让我感动。骚坛诗人和他们的作品,可以说更是秭归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