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中华传统>>正文
河北惊现8000年前文字实物!抱雪斋全球独家首家实证中华文明万年文字史(组图)
来源:抱雪斋读易笔记
作者:抱雪斋读易笔记
浏览次数:
2025-01-13 14:03:07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抱雪斋反复证明,中国文字是1.1万年以前的虞朝末期,上山文化有虞氏广泛使用的成熟文字。
    中华文明的礼制,也是起源于浙江上山文化。
    俎豆,就是中华文明礼制中最具代表性的礼器组合。《论语·卫灵公》就记载,孔子自称: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地球上最早的豆,就是浙江上山文化出土的,这就是中华文明起源于上山文化的铁证之一。
    那么,俎呢?
    先来看看什么是俎。
    西周金文里的“俎”,和八千年前的河北磁山文化石俎一模一样。
    看下图,这是金文里的“俎”字。

    下图是磁山文化的俎。

    这个俎仿佛一个冲浪板的形状,一头尖,一头平,底下长着四条腿。独一无二的造型,与金文里的俎字一模一样。
    有人说,这不是磨盘吗?怎么会是俎?
    没错,俎,本来是一种起源于磨盘的礼器。
    石磨盘通常和磨棒搭配使用,是一种最少2.5万年以前就已经产生的石器,其用途主要是给谷物脱粒、碾压成粉并用来酿酒的。
    这是2.5万年以前的石磨盘。

    说到底,石磨盘的产生就是为了酿酒。
    酿酒,则是为了祭祀。
    俎豆,就是祭祀的最重要的两种礼器。
    所以,河北磁山文化发现的这些石磨盘,就是石俎。不是日常使用的工具,而是祭祀时才会用到的礼器!
    我们要把这些礼器和实用器区分开来。普通的日常用具根本就没有必要用石头打磨成如此光滑的形象,也没有必要加上四条腿。
    这些腿的目的毫无疑问是仿造木制的俎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八千年前的河北磁山,一定存在着木制的俎,只是年代久远,只有石制的留存至今罢了。
    新郑裴李岗也出土了石制的俎,就埋在墓主人身边,显然是一种很重要的礼器,这位墓主人很可能也是一位掌管俎豆祭祀的首领。如下图所示:

    我们也可以看到,新郑裴李岗的石俎虽然和河北磁山的一样都是打磨光滑的礼器,但是上部几案的形状却是不一样的。
    河北磁山的石俎与金文里的形状一模一样,一头尖一头平。如下图所示。

    新郑裴李岗的石俎则是两头都是圆的,和金文里的俎字形状不同。

    后世所见的很多商周时期青铜俎,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和裴李岗文化的石俎一样,四条腿,两头一样宽。如下图所示。

    河北磁山的这个与金文“俎”字一样造型的石俎,也就成了目前所见唯一能够和文字记录完全吻合的俎。
    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发明的俎?
    答案是:浙江上山文化。一万年以前。有虞氏。
    《礼记》记载,有虞氏发明了木制的俎:

    俎,有虞氏以梡。
    郑注云:梡,断木为四足而已。
    孔疏云:虞俎名梡,梡形四足如案,以有虞氏尚质未有余饰,故知但四足如案耳。
    最后的夏商周三代都延续了有虞氏发明的俎豆,如下图所示:

    上山文化当然也有日常使用的石磨盘,长这样。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心在,梦在,成就在——记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二届八次理事会暨迎春年会(组图)
·下一篇:无
·心在,梦在,成就在——记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二届八次理事会暨迎春年会(组图
·腊八快乐(二零二五)
·诗人江庸大雄宝殿楹柱联佳话(组图)
·古今修身励志对联100幅
·10个朝代,10首代表作,全是顶级名篇
·高可为:老子故里就在这里(组图)
·中红网-韩敬体:《成语辨析千组》序
·道德经何以能化行今古、普惠世界(图)
·师尊对道德经原文作者的考证——师尊对中华道学的重要贡献之一(组图)
·师尊《道德经注解》采用河上公本章名独有深意——师尊对中华道学重要贡献之二(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河北惊现8000年前文字实物!抱雪斋全球独家
远航:人民警察节——中国感叹!
石继增:感慨系之
张亚东:《薪火传承》(组图)
革命后代践初心 红色基因代代传——中关村中
红色头条:“神剑将军”张爱萍诞辰115周年座
乳山市委宣传部与青岛黄海学院共同召开新时
大型画册《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首发式暨周
中红网-杜岩:追寻红色足迹,建设红色校园,
华为领航科技路,任余风采获世瞩(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