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袁永涛,男,汉族,生于1963年6月,1984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专业,先后在永昌一中、永昌三中从事高中英语教学20多年。后从事《永昌县志》编撰工作,后调入永昌县委宣传部从事红西路军史料整理研究工作,再调入永昌县旅游局和金昌市委文明办,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成立后,被组织部门调入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专职从事红西路军史研究工作。目前是省委命名的红西路军史研究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天下骊靬》,在港台澳地区引起轰动。2014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西路军鏖战永昌》专著。先后下“中国共产党历史网”、“甘肃省委党史网”、“中国红色旅游网”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15年被永昌县委县政府授予“永昌县首批届拔尖人才”。
韩德录口述青年大队组建过程及其主要活动(二十三)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中旬未至十二月底,红西路军转战于永昌县境内停留期间,在所驻守的地方,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地方工作,在县城、农村组建了十多个基层政权,县上也组建了苏维埃政权,又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地方组织了青年大队,在基层的称为青年队或中队,县上的机构称大队。基层青年队或中队同属大队管理,而大队又受区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总政治部青年科的双重领导。它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地方政府,围绕支援红军这个中心工作行动,后来的事实表明,青年队又是地方上为扩大红军而准备的一支后备力量。
当时,我曾任县政府青年大队的副队长,亲历了这个组织的组建和参与了一些活动,现将我自己所熟悉的情况做个回忆。
青年队的组建过程及组织机构
那年秋天,社会上风风雨雨,对红军、共产党的传说很多。不久,又传来共产党、红军已经过了黄河,在一条山打仗的消息。国民党政府及其反动势力又加剧宣传煽动说,共产党红军来了,烧杀抢掠,共产共妻。曾遭受过兵匪祸患蹂躏、尤其是对一九二九年三月回、汉民族矛盾中马仲英的仇杀的悲惨记忆犹新,余悸尚存的永昌人民,更加人心惶惶、惊恐万状、动荡不安。
农历十月初四那天,城南的一家亲戚办喜事,我被请去,第二天吃完酒席,下午,红军的先头部队进了城,城内外群众陷于混乱。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硬着头皮进了城,平安的回到家里。
红军的先头部队(骑兵)抵达县城后,分别住在县城内和城外北海子附近。住了一夜,大部队开往山丹。先头部队走后的那天下午,红军大部队就相继到达永昌县城。城内外还有几百名群众到东关财神楼、邬家油坊路旁迎接,围观红军进城。
红军大部队进城后,在安排住宿、加强城防警戒的同时,派出人员张贴布告,安定民心、刷写标语,宣传红军的纪律、性质、任务,开始做群众工作。
我在家闲蹲到第三天下午,保长姚继海(姚三麻子)来找我,他很含糊地说,有个事要我干,但没有具体说干什么事,一直把我领到旧政府衙门的二堂上。看到城南狄家庄的狄万川,北街上的青年王思福,还有事后才知道是红军黄部长等几名红军干部在等候我。黄部长给我们讲了红军的宗旨、任务,还讲了许多我似懂非懂的革命道理,接着又解释了在永昌开辟革命根据地,创建抗日后方,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问题,还给我们教了如何做群众工作,发动群众的好办法。最后把话题转移到要我们发动青年,组织青年队的问题上,并提出了让王思福担任青年大队长,我担任副大队长的意图,征求我俩的意见,我未加犹豫就应承了。过了几天,又叫来了城内的赵玉天,也让他担任了副队长。青年队的架子就这样基本搭起来的。接着就在红军人员的具体指导下发动青年参加青年队,壮大力量。
经过四、五天的宣传发动工作,县城四隅内均建立了苏维埃政府,红军驻地的农村也正在筹备组建乡村苏维埃政府。县城内以四隅乡政权为单位,大体按照红军连队的编制形势,以街道为顺序,把发动起来的青年分编为四个中队。各中队均制定了临时的中队长,约十几天后,每个中队的队员(均男性)约达六十人左右,全大队共有二百多人。健全后的青年大队组织机构情形如下:
青年大队部队,设在盐店巷任家新院
大队长:王思福(后被选为苏维埃永昌区政府委员) 教导员:胡立清(红军干部、原系某营教导员、四川籍) 副队长:韩 义(现名韩德录) 赵玉天(在南泉田家庄搞窖子时被火药烧伤了脸部后有宗正学接任) 宗正学(继任副大队长)
下辖县城、农村的青年队(农村情况不熟悉),县城的中队长均派红军干部兼任,副队长由地方青年担任,其情形是:
一中队长:系宁夏藉的一名姓陈的红军担任 副队长:西县城的一青年担任,姓名不详 二中队长:系一名叫姚X天的红军担任 副队长:系县城青年常忠泰担任 三中队长:系一名姓谢的红军担任 副队长:系县城一青年担任,姓名不详 四中队长:系在一条山参加红军的姓吴的红军 副队长:系县城一青年担任,姓名不详
乡村各基层政权中的青年队,在形式上归青年大队领导,后来在工作上也曾配合过,但具体情况说不清楚。
每个中队还建立了检查组,每组由十六人组成,检查组的成员每人配发一枚书写“纠察队”字样的红色臂章,主要任务是:一是维持县城内的社会秩序;二是检查青年队自身的纪律。每个青年队队员还配发了“青年队”的红色臂章,在乡下执行任务中多数时间不佩戴。青年骨干成员还配发了枪械、弹药、刀矛,在乡村执行任务时,均携带武器。
青年队的主要工作和任务
刚刚组建起来的青年、纪律比较散乱,不时被集中起来,由红军干部出面讲话,进行红军军纪,政策教育,搞一些简单的军事训练以及安排部署外出执行任务等。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一次青年队员在抗战教育会上,黄部长做过一次讲话,他说,西路军的任务是要打通国际路线,接通苏联,取得军事援助。目前,处在国家民族的危亡时期,大敌当前,我们要从国家、民族的大局出发,动员团结,联合一切爱国力量,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战。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是打土豪、分田地、救穷人、求解放、闹翻身的。但是为了抗日的需要,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暂时不搞斗地主、分田地,到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后,再来完成这个任务。黄部长的这些讲话内容,至今留在我的脑海里。
青年队是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一支有生力量,自这个组织建立起来后,主要承担的工作任务是:
一、协助红军侦察敌情。红军人员多操南方口音,易于暴露身份。青年队常常被抽调,选拔一些机灵精干的青年,受红军人员的指派,深入到敌人占领区域,侦查敌人调动、去向、驻防、装备、火力布防等方面的情报,向红军作战部队提供,以便利用参考。
二、配合红军宣传部队搞政治宣传。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印刷的传单、标语、分发给青年队带到乡间散发、张贴。
三、承担当向导、抬担架任务。在永昌境内驻守的部队调动频繁,道路生疏,青年队时常抽调人员为行军作战部队当向导引路,直达目的地。东十里铺战斗和守城战斗延续时间长,青年队抽出一些队员组成担架队协同红军人员在战场上抢救抬运红军伤员,进城包扎医治。在部队转移时又承担担架、转运伤员。在战斗中,还组织人员,清理战场,把缴获的枪械、弹药等拣运回来。
四、征集粮食物资、筹集红军给养。红军初来的一段时间里,粮食、蔬菜、肉食等均向地方群众购买。不久,群众的粮食不多了,而地主老财囤积的粮食埋藏或转移又不肯拿出来,红军用粮发生困难,为了缓解缺粮问题,红军不得不采取“搞窖子”的办法来解决。这时,青年队分为两支力量,配合红军在城乡活动,一部分专门搞调查,“搞窖子”把粮食搞出来;另一部分力量专门动员地方群众,组织畜力量组成运输力量保卫,转送和押运粮物。这样基本解决了运输和保证了红军吃粮问题。
青年大队建立起来后,我带领一部分队员,在红军武装人员的配合下,具体从事了二十多天的“搞窖子”工作,先后去过水磨关、南泉、新城子乡南湾、红山窑“广泰裕”等处,搞开了王中伦、田有帧、王海龙、王中文等地主老财和商号的粮仓、夹屋、征集了大批的粮食、布匹、皮毛、毛毡、食盐、大烟、白洋等。除保证部队供应外,还将部分粮食物资散发给了群众。我们一行在南泉田家庄,在搞窖子中,已将田有帧、田有泽的夹屋打开,物资已经搞过,这时一女红军发现了一只盛满火药的瓷坛,遂将副队长赵玉天叫去查看,她擦着了一根火柴,引燃了坛内火药,烧伤了赵天玉的脸部,当即送往县城治疗。赵玉天受伤后,回城养病,至此,宗正学又相继担任了副大队长的职务。几天后,红军又打开了南湾大地主王中文囤积的数千石陈粮,县城内外,沿途群众和一百二、三十条毛驴组成的运输队、人背畜驮,日夜运送了二十七天半的时间,粮食未及运完,红军就撤离了。期间我参与过红山窑“广泰裕”和河西堡张子洲的“晋丰和”的粮仓和另外几户地主家的粮食的运输工作。在河西堡运送了八、九天,直到把粮仓全部运完才撤了回来。
在红军停留期间,我们城乡青年队密切配合红军部队做了不少工作,为支援红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