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袁永涛,男,汉族,生于1963年6月,1984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专业,先后在永昌一中、永昌三中从事高中英语教学20多年。后从事《永昌县志》编撰工作,后调入永昌县委宣传部从事红西路军史料整理研究工作,再调入永昌县旅游局和金昌市委文明办,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成立后,被组织部门调入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专职从事红西路军史研究工作。目前是省委命名的红西路军史研究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天下骊靬》,在港台澳地区引起轰动。2014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西路军鏖战永昌》专著。先后下“中国共产党历史网”、“甘肃省委党史网”、“中国红色旅游网”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15年被永昌县委县政府授予“永昌县首批届拔尖人才”。
郭家南庄村苏维埃政府组建情况(二十一)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中旬(农历十月初五、六),红军的一个供给部和一个师政治部的部队到达新城子西湾一线,供给部的男、女红军分别住在郭家南庄、梁家庄及其附近的徐家庄等村庄。师政治部的部队分别驻守在宦家庄、新庄、上庄等五、六个村庄,还有新城子的城隍庙、财神阁等庙宇、公廨均住满部队。
红军一落脚,就分赴各村庄和公共场所张贴、刷写标语,开展政治宣传,向群众讲解红军的任务、性质、纪律、解除群众对红军的恐惧心理,调查了解群众情况,劝阻外逃群众回家。经过一、二天的宣传发动工作,第三天早晨女红军方排长等干部战士分头动员了附近唐家坡、梁家庄、李家庄、徐家庄、宦家庄等村庄的近二百名群众在郭家南庄庄院集会。政治部的吴部长讲话,进一步说明了红军是抗日的红军,是救过救民的军队,要打通国际路线,接通苏联,取得军事援助后抗击日寇。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联合起来打日本,停止内战,一致联合抗日等政策和主张。吴部长还为地方群众郭积帧书写了“达到团结目的,一致联合抗日”的对联条幅,还宣讲了红军要帮助人民求解放闹翻身、打土豪、分田地,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的革命道理,提出了建立苏维埃政权,人民当家作主的问题。讲话结束后,经参加集会群众酝酿,成立苏维埃组织选举政府的成员,在红军干部的提名推举和众人的讨论下成立了郭家南庄苏维埃政府、青年队,选出了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和青年队队员。
主 席:岳明康(古浪人,其父亲为小炉匠) 副主席:郭积帧(郭家庄人,皮匠) 文 书:赵金玉(教师) 委 员:赵杏子(小商贩,分管土地委员) 张文成(分管土地委员) 李 明(军事委员兼青年队队长) 徐存仁(分工粮秣委员) 郭克俊(分工财政经济委员) 杨成才(分工粮秣委员)
青年队队员有五、六十人,村政府委员李明兼任青年大队长,政权办事机构设在陆子福庄院内。
新当选的村政权成员每人胸前佩戴一块由政治部制作的红布条做成写有职务、姓名的证件。在接受了政治部和供给部分配的任务后,带领青年队员和地方群众,在几十天的时间里,配合红军人员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协助红军搞宣传,动员人民支援红军
起初,红军向群众购买粮食、猪羊、蔬菜,后来,由于地主老财将大批的粮食埋藏、转移,无法满足部队的需要,通过青年队员和地方群众侦查了解,调查出地主老财的夹屋、地窖,先后配合红军搞开了田中祥、鲁玉泽、王中俭等七、八户地主的粮仓、征集没收了这些财主的二、三千石粮食和大批物资,部分供应了部队,部分分给贫苦老百姓。一次,青年队队长李明带领青年队队员和地方群众在红军武装人员的保护下,去马营沟山中搞地主田中祥转移的财物时,和马家军在头门丘山楞遭遇,为了掩护青年队队员和群众撤离,在激烈地战斗中,五名红军,其中有一位女红军壮烈牺牲。
二、调集地方工匠配合红军供给部赶制部队御寒急用装备
皮匠出身的村政权副主席郭积帧,接受了为红军缝制皮帽、皮手套的紧急任务后,带着儿子、妻子,组织了十多名男女庄邻在供给部为红军日夜缝手套六百双、皮帽三百顶和一些皮背心。部分青年群众还配合红军到山林中驱赶地主的牛羊,供红军食用,将皮毛做了御寒装备。为解决这一带部队吃面粉问题还借给了牲畜、石磨。这里群众冬季只能靠化冰供人畜饮水。地方群众给红军背送冰块,融冰化水解决红军饮水问题。同时还为红军取暖煮饭提供了大批的烧煤、柴禾。
三、安置养护红军伤员
与红军驻守的同时,转移来了不少伤员。村政权配合部队将伤员分别安置到梁家庄、宦家庄、城隍庙、财神阁、尤家院等十多处公廨和村庄的群众家中养伤。但因红军缺乏药品,天气严寒,有的伤势急剧恶化,地方群众用土办法帮助疗伤。红军撤离后,分发伤员的安置费用被敌军抢劫一空。地方群众不顾敌军和保政人员的监视,冒着风险,养护了大批伤员。如这一带的尤德福、常浩义、方少君(商人)、赵培钧、赵培谋等几十名男女老人和他们的家人用隐蔽转移,昼藏夜归等多种形式应付势力,掩护红军伤员躲过敌人搜捕,并精心关照、送水送饭,擦洗包扎伤口,直到他们病愈。伤员能够生活自理后,有的东返寻找革命队伍,有的被旧政府下令收容。失散在这里的四十多名红军人员,也由当地群众帮助寻找了生活出路,有的招亲入赘成家定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