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3日,《雄关漫道——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宣传融媒体报道火种采集仪式在江西于都举行,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中央红军长征总出发地,想起了拜访过的老红军,于是重温2004年发表在解放军报上的《万里长征起于都》,似乎脑海里又浮现红军当年告别于都的过程。《万里长征起于都》全文如下:
人们习惯上把红都“瑞金”当作中央红军长征的起点,经过党史专家多年的研究和确认,于都才是红军长征的主要集结地和出发地,是红军长征的起点。长征出发的时间也证实为1934年10月16日,现在重走长征路的人们也都是从于都开始。
笔者重走红军长征路时,在瑞金遇到94岁的老红军、曾担任周恩来警卫员的顾玉平老人。老人回忆说,1934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我们离开瑞金到于都集结,当时军民将山上的毛竹编成竹排拖到渡口,有关部门集中调剂各路船只和老表家的门板床板,在于都河上架起了八座浮桥。随后在瑞金的中央党政机关人员以及从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宁化等战场上过来的红军将士陆续来到于都集结,拉开突围转移的帷幕。1934年10月16日傍晚,中央红军部队分别从于都的山峰坝、东门、南门、西门、孟口、鲤鱼、石尾、渔翁埠等8个渡口过桥,标志着长征的开始。10月18日是红军长征史上不可磨灭的一天,生病躺在担架上的毛泽东噙泪挥别老区的乡亲,周恩来等向苏区百姓鞠躬拜谢,依依不舍地从于都的东门渡口过浮桥,几天内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86000余人全部渡河西征,并首先粉碎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西去湖南。当时于都河上灯火通明,唢呐声声,人如潮涌,老百姓拿着鸡蛋、花生、布鞋……送给红军,他们出动了上万劳力和800多条船只为红军壮行,唱起了悲怆感人的送红军的歌曲。
于都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馆长钟南昌、讲解组长钟敏告诉笔者,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已经全部集中在于都附近时,中革军委作出了长征的决定,发出长征的命令。随即对部队进行动员部署,总共在于都集结休整了10多天时间。于都人民帮助安置留在于都的6000余名红军伤病员,有6万儿女参加红军,10万余人支前参战,有史可查的烈士多达16300余人。红军在于都结集的十多天里,蒋介石连一点音讯都没有得到,以致一个月后才发现红军转移了。为了纪念红军长征,早在50年代初,于都人就筹建了长征第一渡的纪念塔和纪念亭,80年代又建起1.1万平方米的烈士纪念馆,1996年再建“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碑,1998年全县党员民兵捐款建成“长征第一渡”纪念碑群。长征第一渡纪念碑高为10.18米,寓意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及中央和红军机关于10月18日在东门渡踏上长征征途;碑身为双帆造型,寓意是中央红军由此扬帆出征;底座宽大厚实象征中央红军出征脚步坚实有力、一往无前、充满希望;四周有栅栏环绕,用以围护花草树木,以使环境优美、四季如春,象征长征精神万古长青。碑座左边为陆定一的手书《长征歌》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这正是中央红军当年夜渡于都河的真实写照。右边为叶剑英1962年建军节为缅怀当年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写的诗,诗中追忆当年长征夜渡于都河时,刘伯坚同志为叶剑英送行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对先烈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现在于都人民不仅新建了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而且还将建中央红军人物景园。
到了于都就会被长征的字眼所吸引,长征村、长征小学、长征大道、长征大桥、长征广场……长征与于都紧紧相连相依,每年来于都参观的人与日俱增。如今的于都人民正用长征精神开拓进取,发展经济,建设老区,相信于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2004年6月4日,瑞金老干局的林有生骑摩托将重走长征路的练红宁带到94岁老红军、周恩来长征时四大警卫员之一的顾玉平家。
2004年6月4日,瑞金老红军顾玉平为练红宁题字。
2004年6月4日,瑞金老红军顾玉平为练红宁题字手迹。
2004年6月4日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时任副馆长黄忠优(31军转业干部)为重走长征路的练红宁题字。
2004年6月5日,于都老红军杨仁照为练红宁题字。
2004年6月5日,于都老红军杨仁照为重走长征路的练红宁题字。
2004年6月5日,于都长征出发纪念馆馆长钟南昌为练红宁题字。
2004年6月5日,于都长征出发纪念馆长钟南昌为重走长征路的练红宁题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