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之重走长征路系列第一期
追寻红色记忆,重温长征历史。7月20日8:30,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传承”小队先行三人于河南省郑州市出发,途经陕西西安,于21日20:30抵达革命圣地——陕西省延安市。在途中,由于突发的暴雨天气造成火车线路暂时瘫痪,但并没有减少小队成员对此次实践活动的热情,经过数十小时的等待后,队员们迎来了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与第四名成员会合,一同抵达目的地。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延安市吴旗(当时称吴起)镇,进入西北苏区,从而胜利地结束了中央红军的长征。陕西延安是中国革命的红都,也是全国红色革命旧址数量最大、分布最广、规格最高的地方。全市共有革命旧址445处,遍布全市1区11县,仅市区就有168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党中央在延安时留存的重要旧址。延安革命遗址、瓦窑堡革命旧址、洛川会议旧址等5处18个点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7处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市建有革命纪念馆9个,馆藏革命文物52807件。
当今国际风云变幻,形势复杂,做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理应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并发扬革命先辈当年敢于献身,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重温红色革命遗址,有助于青年大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红军长征内涵,传承红军长征精神。
在经过讨论后,“红色传承”实践团队决定把本次实践活动分为:参观游览纪念馆、祭奠革命先烈、采访老红军及家属、宣传及呼吁对红色文化与精神的传承。在接下来的时间,相信“红色传承”实践团队能够将“重走长征路”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做的更加精彩,更加有意义。重走长征路,工大在路上!
暑期社会实践之“重走长征路”第二期
7月22日清晨,长征小分队成员整装待发,向着“红色传承”活动第一站延安革命纪念馆进发。途中队员们看到半山腰上的窑洞遗迹,怀揣着对革命圣地的敬仰之情,抵达了目的地。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巍然耸立一座名为“高瞻远瞩”的毛泽东铜像。进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巨型青铜群雕——展现了陕北红色岁月里白求恩等国际友人奔赴延安的情景和人民群众支持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的情景。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对纪念馆进行了参观。馆内陈列了1935-1949年间大量的珍贵革命文物,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其以真实的文献资料和照片向小分队生动的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的丰功伟绩以及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
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有幸采访到行为艺术家张先生(模仿毛主席),并向他讲了此次暑期实践的目的。他深表支持并讲到,即使在当下社会生活水平优越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忘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红军长征精神;并指出人要有向前看的精神,要守住社会主义的道德底线,弘扬毛泽东主义精神。队员们还与前来参观的老教育工作者、解放军军官和游客进行交流,从而对于这段延安历史深有感触。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在延安纪念馆门前进行合影留念。接下来,队员们参观了王家坪革命遗址。
艰苦奋斗的红色历史需要我们学习,自立更生的延安精神需要当代大学生传承。长征——工大在路上。下一站枣园革命旧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