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曰:“松下新竹续旧竹,路上长亭接短亭。”
平生好游,每到一块地方,都想到处去走走看看,感受感受,精神上一定会得到若干无形的补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早些年我看了《常州地名录》上“半山亭拟意图”,强烈地生出有机会要去“半山亭”遗址谒拜谒拜,寻找王安石在常州足迹的念头。最近,整理书稿,不经意间翻开泛黄的黑白照片,又忆起那年常州武进县之行。
常州老街最闹中取静处要数半山亭,树影婆娑,叠石堆景,座落在红梅公园青峦倒影区绿肥红瘦的“半山”顶上。“半山”实为土山,高约5、6层楼,有千余米缓坡,拾级长廊连通山上山下。你的视野里全都是绿色。在一座现代化城市里,心告诉你这一片绿的珍贵。这里种植诸多红枫、桂花、栀子花、合欢树等花木,一位古道热肠的日本老人草野真男捐赠的2001株樱花,其中的1000株已在这里蔚然成林。半山亭是常州人为纪念曾经在这里做过知州、关心民瘼的王安石(号半山)而立,原建在他乘船出入常州的惠民桥西北堍码头的石埠上;1989年移入红梅公园,重建了半山亭,六角六楹,形若远飞高举,亭名由著名书法家言恭达篆题。
“半山”脚下长廊入口处挂着一副门联:“花影一簾涛声半榻;长松千尺灵芝九茎”。 此联为现代书画家谢稚柳题书。半山亭借用谢联装饰,与王安石看似无涉却也不无关联。从联句上看,写的仅是“花影”、“涛声”、“长松”、“灵芝”等自然景物的声色形态,勾勒的是名园景点灵动高雅的风物特色,然而,联语所创造的意境又不仅仅限于自然景物,还隐约暗示着一种人格形象,一位隔簾赏花、卧榻听涛、具有松柏灵芝节气的智士贤人风范。这就有点接近王安石、与“半山”巧合了。不过百步,便路尽北折,仍是寻常巷陌。我看“拟意图”上画的景象是一弯小河,岸边小亭、青槐绿柳,可眼前怎么也设想不出这种情景来。
时光冉冉,也许不会错吧。这里原为后河沿岸,东接县直街,北通临川里。926年前(北宁嘉佑二年),政治家、文学家,当朝丞相王安石因改革受挫,贬来常州任知州。他轻装简从,驽马上任,寓居于此。虽然不到一年就调离常州,但他在常州躬身下民、察访州情。临别时赋诗曰:“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隐露对常州无限关切之情。以后常州人民深深怀念他,在他居住的地方建亭纪念。因王安石别号半山,故名“半山亭”。为着亭子的名字,你便少不了思接千载。这里原有石级高阜,圈门砖刻,如今孤亭已圯,非复旧观。我不禁茫然若失……。王安石为北宋名臣,两度出任宰相,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以太常博士的身份来常州任知州,他不坐轿,不鸣锣,只骑一匹驽马。到任伊始,便躬身下民,察访州情,兴修水利,革除时弊,留下了“驽马躬亲”的故事。他在常当政时间不长,但其德行、政声却十分彰显。常州百姓得其实惠,地域文风也受其影响为之一振。这副廊门联所描画的人格,像花间簾下的诗人,听涛忧国忧民的政治家,如青松之高拔、如灵芝之秀逸。
革命导师列宁曾经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胸怀“矫世变俗之志”,厉行改革,推行新法,然而,“鸣蝉更乱行人耳”,他不仅受到种种保守势力的阻挠干挠,还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非议。当时另一大家苏东坡就与他在改革上存有龃龉。苏东坡虽有革新思想,却无改革之意。后来事实使东坡复醒改革之必要,以致怅恨不迭。苏东坡一生十一次来常州并终老于此。历史悲剧性地(也许是喜剧性地)安排这两位伟人与常州结下不解之缘,为常州历史增添一笔传奇的彩绘。王安石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两位文坛泰斗、有识之士在改革上见解相悖。无奈,没能携手并肩,实在是留下千古的憾事。
苏轼诗有曰:“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松柏月中老,猿猴物外啼。禅师吟绝后,千古指人迷”。久违了,半山亭。你沐浴了百世风雨,染透了千载云霞。是的,即使是巍巍巨构,随着时代变迁,也会荒圯湮没的。如今,斗转星移任发思古之幽情,也挽留不住时代的步履匆匆。半山亭,不久,也许将你修葺一新,重新闪烁出璀灿的光华。也许将你和根推倒,让出一隅废墟,挺立起向阳新屋、摩天大楼。时代的车轮在呼啸前进,赶上开向未来的班车。常州既是文化古城,又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应该保留悠久的历史陈迹,更要开拓前进的现代。这样在巷子里踏着青石板、设想着,若得若失,不觉又回到了巷口。猛抬头,才发现“半山亭”巷牌是搪瓷白底红字,特别的鲜艳醒目。这巷名已延用千年了,任凭改朝换代,始终也没有变掉。这半山亭巷牌即使再渡千年,亦当风韵犹存!我就这么想着想着,仿佛寻觅到了十一世纪改革家在半山亭的萍踪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