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蜀相》一诗中描绘锦官城外的武侯祠景观。翠柏红墙,两棵古榕为屏,一对石狮拱卫,当街一座朱红飞檐的庙门,上方写有“汉昭烈庙”四个醒目的大字,这就是武侯祠。
据《中华散文珍藏本•梁衡卷》记载,公元234年,诸葛亮对魏作战病死军中,一时国倾梁柱,民失相父,举国上下无限悲恸。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李雄为纪念三国蜀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在成都最早建起祠堂,以后多次变迂。先是武侯祠与刘备庙毗邻,然而,武侯祠前香火不断,刘备庙前车马凋稀,十分冷落。明初,帝室之胄朱椿来拜,见此情景,遂下令废武侯祠,只许在刘备殿旁附近带供诸葛亮。但事与愿违,百姓反把整座庙称武侯祠,香火更甚。到了清康熙年间,为解决这一问题,朝廷干脆改建为君臣合庙,刘备在前,诸葛亮于后,以后多次重申正名为昭烈庙(刘备谥号昭烈帝),并在大门上悬以巨匾。
虽然历史上形成君臣合庙的规模,但人们一直把昭烈庙称为“武侯祠”。为什么人们总把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称之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功高盖主。他在百姓心中为忠臣良相、智慧的化身,威望超过了刘备,所以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习惯地把这座庙称武侯祠。假如时光倒流,他生在古周、盛唐,他会成为周公、魏征;假如上天再给他十年时间,他也许会再造一个盛汉;假如他少一点愚忠,真按刘备的遗言,将阿斗取而代之,也许会又建一个什么新朝。胸中四海翻腾作着这许多的“假如”,肃穆中抬头一看,诸葛亮还是那样安静地坐着,目光更加明净,手中的羽扇像刚刚轻挥过一下。他已经这样静坐默想了一千七百余年,他知道天命不可违,天数已定,英雄无奈,也无法造一个时势。
漫步其中,严整均衡的古建筑群掩映在苍翠的古柏之中,以古柏为基调,楼亭轩榭、荷池假山、花墙甬道、小桥园门相得益彰,四周灌木丛生,清雅秀丽,景色怡人,慈竹、桂花、荷花、玉兰、紫薇、腊梅多姿多彩,倍增园林的神韵。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高大而庄重的朱红大门被两株树冠浓密、姿态自然的古榕树所覆盖,显得浑厚典雅。祠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古柏。杜甫游观而留下了“柏森森”的句子和《古柏行》等名诗,李商隐游祠后以《武侯祠古柏》为题,写下了“蜀相阶前柏,龙蛇捧宓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一诗。唐穆宗时,剑南西川节度使段文昌著《武侯祠古柏铭》,刻石立于祠内,名为颂扬古柏,而实乃咏赞武侯之永垂之功,可见,一个人能有益于世,遗爱于民,就会受到人民的尊敬。穿过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诸葛亮殿走去。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样深暗,他为丞相治国之地,殿柱矗立,贯天地正气,殿门前敞,容万民之情。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砻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
大拜殿墙壁嵌满了历代迁客骚人,文人学士讴歌诸葛亮的诗赋或凭吊祭文,特别是大殿北侧碑廊内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其字铁划银勾、涩势潇洒,奔放淋漓,丞相撰词,名将手书,游人驻足观摩,既能见武侯之胸怀志略,又可赏岳飞之翰墨神工。据说岳飞行军途中,在一个暮雨秋风的晚上,夜宿武侯祠,读起三国,不由得感慨万千,悲愁交加,在读到前后出师表时,挥泪如雨,即而提笔疾书,写下前后出师表,被后人刻与石碑上,共游人瞻仰。在那样一个秋雨沥沥的夜晚,岳飞是一个怎样的心情,他只有把满腔的悲壮融与笔中,和孔明先生共酌长饮。观看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碑刻,久久不能离去,不知是愐怀诸葛先生的忠诚与高风亮节,还是深思岳将军的人生悲痛,这时候,院内的古楸、银杏和千年古柏也好象黯然起来,以千年的守望诉说着古人的功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