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姚老庚(广西融水苗族县林业局木材检查站)>>正文
说说不知廉耻的“耻”
2013-05-10 16:44:54
作者:姚老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三字经》开篇有言:“人之初,性本善”,自从娘肚子出来,做父母或长辈的就先于学校而教之为人向善从善、远恶弃恶,“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耻”首先指羞愧之心《书·说命下》:“其心愧耻,若挞于市”;“耻”还指受辱之事:《吕氏春秋·顺民》“越王苦会稽之耻”;“耻”又指侮辱:《左传·昭公五年》“耻匹夫,不可以无备,况耻国乎”;“耻”更指以某事为耻辱:《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这里,耻感是一条事关善恶美丑和大是大非、事关声誉、正邪两立的界线,在“法”之外给出了人的道德行为准则。这条界线是不能随便逾越的,触碰了它,便可能被主流社会所抛弃。因此,耻成了社会行为的约束力量。清末康有为就曾引用《孟子微》卷六:“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耻者,治教之大端”,足见耻之重要。《战国策》上讲:“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唐代魏征说:“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上述观点都强调要把知荣辱当作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内化为信念人格,增进自身美德,外化为高尚行为,从自身、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地践行之。

    欧阳修《新五代史·杂传》说:“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如果说以修齐治达到天下大同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境界的话,那么耻感文化则是维系儒家基本文化价值的道德底线。知荣耻是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标志之一。《孟子·公孙丑上》:“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恰如宋代大儒朱熹《孟子·尽心上》所说:“耻,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禽兽没有羞耻感,完全依靠本能而行动,弱肉强食。人世间总有极少数丧尽天良的异类,贬荣崇耻,荣耻颠倒,无异于把自己打入“非人”的禽兽之行。管仲把作为个人操守的耻与国家社稷的兴衰密切联系起来,认为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人们若识羞知耻、有耻便不会顺从邪妄,《管子·牧民》“邪事不生”足以守国治民。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把“耻”提到了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耻感从来都与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相一致,与本社会集团的荣辱观相统一。受人赞许即为荣,为人诟病则为耻。时代不同,阶级、社会地位不同,耻的含义也各不尽相同。但是,在古老的礼仪之邦中国,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悠久文化中,耻的很多含义是恒久未变的。例如,骄奢淫逸、好逸恶劳、损人利己、坑蒙拐骗、见利忘义等等从来都被视为“耻”,为人所不齿。正因有这样一条道德底线的维系,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得以绵久不绝。

    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总难免会犯错误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还强词夺理,不知廉耻,就和动物没有区别了。所以古人还说:“为人而无耻,不知其可也。”知耻是人类超越动物,升华自我的重要界标。 然而,10年浩劫使文化传统遭到了极大破坏,本来界限清晰的“耻”变得模糊起来。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观念的巨大变化,一些旧有的荣辱观被废弃,新的观念却迟迟未见健全,耻文化处于被“解构”状态。一时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至上等本应以为耻的东西在某些人眼里变成了“荣”,相反公而忘私、奉公守法、清正廉洁、先人后己、乐于奉献等传统美德却被视为“无能”、“迂腐”、“傻瓜”,简直就是耻辱。如此荣辱错位的价值倒置,对社会的破坏之大,是可以想见的。

    知耻是一种对自我的反思。古代圣贤的“每日三省吾身”就是一种每天对自我的反思,就是一种知耻的行为。值得众所关注的是,某些作为“国家机器”代表的个别干部,耻感不清,荣辱不明,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巨大。某些人不知耻,是非、正邪、善恶、好丑都没有了界限,对各种无耻现象麻木不仁;某些人明知是耻却偏为之,国法、党纪、人民的厚望,都视若无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了一纸空文,以权谋私全然没有了约束和顾忌;更有甚者,某些人的心灵和行为简直就是无耻至极,追逐腐朽丑恶的生活方式,公然违法乱纪,不顾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死活。这些不以耻为耻,反以耻为荣的丑恶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给党、国家造成了恶劣影响,成为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真可谓“脸皮比城墙厚,子弹打不透”。用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的话说,叫做:“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几十年来,我们不断宣传英雄模范、树立供人学习的道德楷模。同时也不断加强法制,力图以刑法制止道德的滑坡。然而这些努力却不断遭到不知耻和无耻行为的破坏。这验证了明代吕坤《呻吟语·治道》的名言:“五刑不如一耻”。说明教育人民和各级干部懂得知廉耻,防止因道德底线崩溃带来的危机是多么重要。要明耻、知耻,重树与禽兽本质区别的羞耻之心,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的起点和基石。树立新时期道德规范的典型与楷模,以学习和实践这些楷模的行为为荣。荣辱相映,美丑自清,善恶自明。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从历代名人廉正联文警语荟萃谈起
·下一篇:拜读少平先生挽携着时代韵律的《官德赋》有感
·漫游融水县元宝山醉笔拾掇
·家乡的糯米酒、油茶甜醉千年
·大理蝴蝶泉诗楹联集萃赏读
·源自大山恩赐的灵芝正欲破土而出
·赏读三首情趣盎然的咏蝉诗拾掇
·闲来为大苗山游客撰联请笔
·漫游广西大苗山元宝山醉笔拾掇 越调《天净沙》叠韵有寄小桥流水农家
·古代奇妙的藏头诗作趣谈
·姚翁岩前官僧唱和趣笔
·四川武侯祠蜀汉英雄何处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漫游融水县元宝山醉笔拾掇
特稿:北京首批通讯女兵举行进藏50周年联谊会(组图
新疆尼勒克县七旬维吾尔族老党员40多年痴心收藏毛主
刘姣:瓮安县2014年入伍新兵到猴场会址接受革命传统
特稿:瓮安县2014年入伍新兵到猴场会址接受革命传统
罗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声华参观刘少奇同志纪念
特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声华参观刘少奇同志纪念
从太行山到上甘岭的岁月——忆秦基伟同志
山东根据地42烈士列入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抗战老兵,我们永远的战士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