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言联有曰:“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唐·陆贽“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惟治乱在庶官也。
古格言联廉有曰:“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好好干;如果自身贪邪不正,即使三令五申亦不过如此。《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财富和高官显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但对有道德的人来说,如果它们来路不正,就不要它们。《论语·子路》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汉《淮南子·兵略训》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释义:做事为群众谋利益,大家就会跟着他帮助他;做事为个人捞好处,大家就会离开他抛弃他。《元史•高鸣传》政事贵在选用好官员,而不在于官多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考察官吏政府之六条原则,并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六条中以廉洁为根本,只有做到廉洁、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义。一是廉善,即善于治理,享有辞誉。二是廉能,不仅要有辞誉,而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即恪守职位,忠于职守。四是廉正,即作风正派,公正无私。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没有过失。六是廉辨,辨别能力强,没有疑惑。
《尚书·商书•说命》要治理国家混乱,在于先整顿多数官吏的作风。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荀子•王制》搜刮钱财是一条招致外国侵略,对敌人有利,使国家灭亡,危及自身的道路,所以贤明的君主决不会走这条路。蝎盛则木折,欲炽则身亡。北齐·刘昼《刘子·防欲》蝎子多了,树木就会朽折;欲望太强烈了,身心就自取灭亡。尽公者政之本也;树私者, 乱之源也。《晋书·刘颂传》为公尽职是从事政务的基本,为己谋私是社会混乱的根源。政不正,则事不可理。《管子·乘马》政务不端正,事物就无法治理。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 汉·扬雄《法言·先知篇》从事政务的根本,在于端正自身;自身端正政府权威也就树立了。政者莫大于官贤。《大戴礼记·王言》治理政务没有比选用贤能的官员更为重要的了。政贵得人,不贵多官。《宋史·叶梦鼎传》廉耻事大,死生事小。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宋·朱熹: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杭州西湖岳墓联:“不爱钱,不惜命,乃太平根基,名将名言,贪婪者跽跪; 取束刍,取缕麻,定斩徇军律,保民保国,正气壮河山”。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不求不争于民,而民知逊;不求不贪于民,而民知廉。明·洪应明《菜根谭》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巧机械,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释义:显赫的权势、优厚的利益及令人眼花缭乱的虚名,不去接近就可以保持自身贞洁;接近而不为所动者尤其高洁。机谋巧诈,还是不知道的好;知道而不去运用,那就更加高尚了。明·洪应明《菜根谭》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释义:肝脏感染了疾病,眼睛就看不清楚,肾脏感染了疾病,耳朵就听不清楚;病虽然生在人们看不见的内脏,但症状却发作于人们能看到了解的地方;
清·朱圭在浙江做主考官时自署大门联:“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清代贵州巡抚署斋联:“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时自题挂于厅堂的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古格言联 :“ 廉吏无宦乐,达人不折腰”。 清·周凤楞再题学款经理处联:“人谁无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明朝某吏部自署门联:“仕于朝者以馈遣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人都为羞”。明·袁崇焕联:“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清·纪昀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清·姚步瀛撰联:“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桂林抚署联:“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柳州侯祠联:“洁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
《清碑·官箴》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清·王永彬《围炉夜话》心能辨事非,往事方能决断;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能够用心去辨别哪些事情是不正确的,处理事情时才能果决地作出决定;品行良好常有廉耻之心的人,为人处事就不会有卑劣的行径。所以,清·王永彬《围炉夜话》君子要想没有过错,必须从人们看不见的细微处下功夫。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只能见到小小的利益,就不能创下大的功绩;存有私心,就不能为公众谋事。
元·张养浩《风宪忠告》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释义:官僚士大夫有天下为公的心,然后才能举荐天下的贤德之才。战国《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释义:上面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就会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厉害。唐·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释义:人老了,更应当有雄心壮志,岂能因为满头白发改变过去的意志?境况艰难困苦,应当更加坚强,不能因此而丧失凌云壮志。金•元好问《元遗山集》口贪得饵,终将为钓者所虐;翅缚重金,永不能振翅高飞。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误;同清正廉洁“长相守”,方可成才。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唐·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